关于节约粮食的信息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为成为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公民而自豪,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与此同时,你担心我们的祖国吗?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根据1990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12亿。而中国的耕地面积呢?它只占世界耕地的7%,却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问题。你有没有担心过我们国家这个最大的问题?
是的,我们有* * *生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已经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都解决不了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但是,通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负担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有这样一组数据。从65438年到0998年,中国的粮棉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按人口平均计算,人均粮食只有362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今天的新中国,并不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代多多少倍。但由于人口急剧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唐宋时期少了200多斤。
有人打了个比方,6543.8+0.2亿人加起来的嘴,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大。这真是个大嘴巴!仅每年新增的1500万人就要吃掉50亿公斤粮食!因此,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国意义重大。
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10 10月16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那一周定为节约粮食周。要开展各种珍惜和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提炼出来的“珍惜粮食”的要求!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珍惜和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从现在开始,以实际行动,为党和国家分忧,扎扎实实地开展爱惜粮食活动。
从65438到0996,自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以来,中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10年来,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年均产量比上一个10年增长10%以上,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居民膳食结构明显改善,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对粮食实行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更加巩固,手段更加灵活,实现了立足国内的自给自足粮食生产的发展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问题的忧虑,解决了6543.8+0.3亿人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增产,达到9949亿斤,不仅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有望提前实现“十一五”末达到1万亿斤的计划目标。但是,当形势好转时,我们应该对存在的困难保持清醒的认识。
首先,粮食持续增产面临诸多制约。首先,土地和水资源的约束日益突出。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比粮食产量峰值1.98减少了1.2亿亩,接近1.8亿亩的底线,占用面积基本为优质耕地。同时,粮食播种面积也下降到6543.8+0.56亿亩,与农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6543.8+0.55亿亩粮食播种面积基本持平。中国的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已经到了不能再减少的临界水平。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13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年与年、地区之间分布很不均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二是人口总量仍将保持惯性增长的势头。根据相关报告,未来20年,中国总人口将继续增加,并缓慢下降,直至2033年左右达到654.38+0.5亿的峰值。人口的增加直接推动了粮食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这将使我国本已紧张的粮食产需形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更加严峻。第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加了。据统计,我国粮食年均损失约6543.8+000亿斤,相当于年产量的654.38+0/654.38+00。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趋于频繁,加剧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第四,农民通过种粮增加收入的空间有限。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有效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总体来看,农民种粮收入仍然较低,受人口多、土地少、经营分散、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未来提高种粮收入的空间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很多粮食主产区,年轻力壮的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导致投入粮食生产的物力、人力、技术不足。
其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基本平衡的同时,品种结构失衡成为主要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麦和水稻口粮品种基本实现了紧平衡的目标。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分析报告,2006年我国小麦产销略有盈余,约6543.8+000亿斤,水稻产销略有缺口,但没有超过6543.8+000亿斤,甚至更少。这两种配给处于一种紧密的平衡状态。尤其是大米,近20年来,城市大米消费量增长83%,以大米为口粮的人口比例达到60%,产量波动大,储存困难。是引起市场变化的先锋和敏感品种,一定要密切关注。二是玉米供需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食品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养殖业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的增加促进了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扩张,粮食深加工需求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这一特征在玉米品种中最为明显。2006年,中国玉米出口同比减少60%以上。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中国的玉米供求将从充裕转为紧张。三是大豆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进一步加深。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2827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面对跨国公司资金和产业优势的挤压,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呈下降趋势,市场萎缩,进一步加深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三是粮食综合供给能力仍有待提高。考察粮食安全水平,不仅要看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还要看粮食的投放和流通效率。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的粮食市场和物流体系还比较落后。在粮食市场体系方面,一是市场主体发展很不充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重组任务尚未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单户农户粮食种植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个体、私营和股份制市场主体的经营规模和业务量都很小,迫切需要大型粮食企业集团的出现。二是各类市场发展不完善。粮食市场网络不健全,市场交易不规范,管理水平差,硬件设施落后;市场运作方式不适应需要,服务功能不强。电子商务、期货等现代交易方式发展缓慢,发现价格、规避风险、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受到制约。
第二,节粮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浪费食物的现象。也许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他们认为浪费这一点点没什么,也许他们仍然认为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然而事实是:中国人口已经超过654.38+0.25亿,每年净增654.38+0.2万;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万亩以上的速度移交;中国40%的城市人口依赖进口食品消费。1981-1995期间,全国耕地减少81万亩,粮食每年减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还在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各种现象正在蚕食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不是说你生活好了就能吃得起就能浪费的。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只要有节约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的时候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把剩菜倒掉;在餐厅吃饭,要适量点菜,不要炫耀,不要乱点。
通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负担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有这样一组数据。从65438年到0998年,中国的粮棉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按人口平均计算,人均粮食只有362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今天的新中国,并不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代多多少倍。但由于人口急剧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唐宋时期少了200多斤。
有人打了个比方,6543.8+0.2亿人加起来的嘴,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大。这真是个大嘴巴!仅每年新增的1500万人就要吃掉50亿公斤粮食!因此,节约粮食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
平时有没有浪费粮食?在学校,早中晚在食堂吃饭真的很严重。每天都要浪费大量的米饭和馒头,真的很可惜,很难过!浪费是可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简直就是“犯罪”。坚持是一切的关键,节约要从零开始,尤其是坚持。一天两天都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为了食物,更是为了存进意识,成为习惯。
第三,节约粮食的措施。
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的“爱惜粮食”的要求!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珍惜和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有句古诗说“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半丝半缕,很难保持对物质资源的思考。“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党和国家分忧,扎扎实实地开展爱惜粮食活动。
为了有效地实施节约粮食,我们建议:
1,不要攀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2、米饭的量要合适,吃多少就吃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以免随便剩剩饭。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学生更是如此。刷完饭卡,做好饭,他们必须吃完。
3、提倡均衡饮食,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4.和父母一起去餐厅,点的菜也不算浪费。如果有剩余,你应该打包带回家。
5.当你看到浪费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阻止它,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减少它。积极监督身边的亲朋好友及时停止浪费食物。
6.垃圾分类,最大限度减少垃圾排放,减少农田污染。
7.积极参加田间劳动,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