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眉山市优秀教师支教活动纪实

2008年8月29日,偏远的九寨沟中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教师,他们是眉山市六名优秀教师。他们背着成堆的书籍,承载着眉山人炽热的爱心,翻山越岭,为灾区的孩子们送去爱、信心和知识...

教学“旗舰”

去九寨沟播种爱

谈起在九寨沟支教半年的生活和工作,65438年6月6日,高泽兰和唐和平两位寒假后回到亲人身边的老师感慨良多,思绪瞬间被拉回去年8月。他们说,这是一次特殊的支教经历,在他们的人生坐标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年42岁的高泽兰是仁寿县华强中学教学部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市人大代表。

去年8月初,校长通知他去九寨沟中学教书时,他没睡午觉就爽快地答应了。回家跟爱人说了一句话,立刻遭到全家人的炮轰。原因很简单:小儿子高二,没有他的指导学不下去;老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倒塌了,80岁的老母亲和身患癌症的弟弟需要他的照顾。大女儿刚刚接到川大的通知,希望父亲能亲自送她上学;他也是高三语文教学精英班,即将开花结果...去哪里?高泽兰犹豫了。

“华强中学负责教授九寨沟中学科学教学队的语文教学任务。”校长语重心长的话意味着人民教师的荣誉。他知道自己是华强中学唯一符合这个标准的人!最终,他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踏上了支教的征程。

在这个理科教学团队中,负责数学教学的是仁寿一中的高级骨干教师唐和平。这位儒雅的中年老师在学校当过尖子班班主任,教学经验丰富。接到支教任务后,心情复杂。他最放不下的是即将上三年级的儿子,还有在农村老家年迈的父母。他知道,当他离开的时候,所有的负担都输给了他虚弱的妻子。作为男人,他不能忍。

只有他和另一位年长的老师能满足在仁寿一中任教的要求。顾家还是以人为本?唐和平理清思路,反复做妻子的思想工作。一周后,他轻松的妻子郑重地告诉他:“我在家,你放心。”

半夜醒来

想想孩子的母亲

8月29日,当飞机缓缓降落在黄龙机场时,走下阶梯的老师们眼中的九寨沟,全是漆黑连绵的群山。凌晨到达九寨沟后,他们被安排在县医院的宿舍。有一间不足10平米的两人房,两张床,两张桌子,一台电视,简单的陈设构成了支教老师们的临时“家”。

半夜,老师们被随风飘下的猪粪味惊醒,房间里顿时弥漫着呕吐的恶臭。打开后窗一看,他们住的宿舍就在医院猪圈旁边。之后,6名老师开始在狭小的空间里用猪粪睡觉;每天晚上互相打呼噜,你刚睡着他就被吵醒;上厕所,在寒风中跑得远远的;食堂排队的人太多了,每天都要凑钱出去吃饭...艰苦的条件下,老师们只是咬咬牙,从不提出“过分”的要求,努力让自己尽快适应高原环境。

体力不支的高泽兰一到九寨沟,就严重水土不服,得了重感冒。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感冒会伴随他整整一个学期,直到寒假回到眉山。高老师说,刚到九寨沟,他有两个差距:一是吃住不方便。然后群山环绕的环境让他感到压抑,干燥的气候和强烈的紫外线让他极度不适。另外,作为高二10班的班主任,心理压力特别大。每当夜幕降临,叮当男往往会因为思念妻子而在半夜从睡梦中惊醒,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高原反应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几个教学老师感冒了。唐和平全身红肿起疙瘩,嘴唇起泡,嗓子疼得说不出话来。但为了不耽误教学任务,他不能用润喉糖撑住三尺讲台...

“灾区没有我们的人,灾区也没有我们的人。”由于担心妻子和孩子,九寨沟的唐先生感到孤独。每晚十分钟的电话交谈,是他和妻子吐槽相思的方式。

教师节那天,九寨沟县委书记到学校看望了他们,被这群支教老师在恶劣环境下兢兢业业的行为深深感动,为改善他们的吃住条件做出了努力。九寨沟中学校长王兴才也专门为他们送来了电热毯...

科学教学团队

“激活”九寨学生的学习热情

据支教组组长、九寨沟中学副校长贾老师介绍,眉山市采用全新的模式支教九寨沟中学,将眉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九寨沟中学的办学情况、学习情况相结合,促进九寨沟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九寨沟中学高二10班的学生,基础差,思想混乱,得过且过。”高泽兰说,学生中有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管理与内地不同,这就需要他这个班主任施展管理才能。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信仰和习惯,同时要规范和净化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原精英班优秀教师高老师在担任高二10班班主任后,首先从班集体做起,指导班委干部制定班规,建立“学生做人平台”,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写班歌《团结就是力量》,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坚持班主任“五到班”,早上6: 30准时到学生宿舍督促早操,晚上10: 30准时查床,中午在教室和学生一起学习午休。一个星期后,用当地老师的话说,“学生们彻底转变了!”他们的支教事迹被九寨沟电视台报道后,一位在九寨沟工作的家长主动把儿子从老家江油中学调到班里。一个上学期主动退学的学生强烈要求回来上课...

没有深刻的道理,只有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热爱诗歌的高,经常利用班会给学生讲生活。他为贫困学生写下了《闹钟》:“秒针完成一圈,分针开始前进;当分钟完成一圈时,时针开始变化。他们的速度有快有慢,他们的时刻有长有短,但他们坚持走完全程,钟声判断任何人都不晚。”鼓励贫困学生迎头赶上。

数学老师唐和平从眉山带来一大包资料和课本。摸清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后,他熬夜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改变本地学生不做作业的习惯,保证学生每节课都有时间实践知识。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教学教师不辜负他们的使命。

到学期末,六位老师已经完全融入九寨沟中学,和同学打成一片。父母被一次次翻山越岭的家访感动。孩子们说:“六教老师是我们可以信任的人。”

正是因为授课老师的敬业和创新灵活的教学方式,他们接手班级的时候,全年级前30没有一个学生,而半学期考试10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年级前30。期末考试,该班两名同学已进入全校前10,平均分与成都七中九寨沟中学线上班的差距明显缩小:语文分差由13.6缩小到6.2;数学由45.9分降为6.4分;英语差由21.9分降为16.1分;物理差由17.4分降为17.1分;化学由14.7分降为9.5分;生物超过网课6.7分。九寨沟中学校长王兴才说:“眉山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学生信服,让所有老师惊叹!”

放假回家那天,唐玉兰、刘、屠伟等从黑河乡、洛依乡、荷叶寨等地早上五点多赶到学校为老师送行的同学,拉着各科老师的手久久不肯放开。挥手告别时,学生们发自内心地说:“老师,你一定要放学回来”,让支教老师们感动不已。“这些灾区的孩子们,物质的匮乏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他们很高兴我们能带给他们清新的学风和活跃的思想。那一刻,我们觉得孩子们迫切需要我们。教九寨沟,逝去的如流年,留下无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