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做起的节水综合实践是一种怎样的成果?
水是生命营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工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地球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然而,人类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认识不足,保护措施不力,导致淡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使用不当造成的巨大污染,导致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短缺,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这种意识必须从小学生开始培养。
一直以来,学生对“节水”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于是,举办“节约用水”综合实践活动的想法油然而生。无独有偶,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项荣耀向我提出:“水是生命之源,但我们身边却到处存在浪费水的现象。老师,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我很惊讶。项荣耀平时老实安静,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观点。今天他大胆客观的谈自己的想法,大概是被什么东西感动了。不出所料!
“星期天,我和朋友一起玩游戏。时间长了,大家都汗流浃背,口干舌燥,而我们身处荒野,一时半会儿很难找到饮用水。无奈之下,只好停止游戏,跑到村子里找水喝。很难找到水源。一个家庭正在打开水龙头,将水储存在下面的一个大缸中。主人可能不在家。大缸里的水已经满了,溢出的水不停地流进下水道。我们好好喝了一杯。事后,我越来越感受到水对人的重要性,也对浪费的水感到更加心疼。后来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浪费水的地方很多!”向荣的话在班里引起了不小的骂声,同学们议论纷纷。殷,一个“快嘴”站起来说:“沙漠中对水的渴望就是对生命的渴望。我们周围不仅有水的浪费,还有水的污染。真的好难过!”当时学生们都在说话。我顺势道:“那么,作为小主的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想想吧!”于是,师生们讨论确定了下一次实践活动的主题:“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2)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水资源是被浪费和污染的,从而培养学生对水污染和节约用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整理信息、设计简单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学习简单调查,填写调查问卷,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合作、进取的个性。
(3)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集体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
2、实践形式:
(1)调查与访谈(2)研究与设计(3)合作与交流(4)体验、表达与反思。
三。活动的实施: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讨论确定调研内容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研究范围很广。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围绕主题积极讨论和发言,确定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1)对水资源与生活密切关系的初步认识。
(2)了解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研究消除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方法。
2、自愿选择,组建团队。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然形成三个课题组。
在这个过程的开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部分同学成为了“抢手货”,如尹、等聪明漂亮、口齿伶俐、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班干部;余光阔和王思忠一直很冷静,很负责;还有陈向东,学习正常,但很坚强,很努力,很受欢迎;更值得一提的是向荣。虽然他平时不善言谈,交的朋友也不多,但是因为他是这个活动的发起者,所以各个团体都争着要。但也有一些同学成了“弃儿”,平时安静不爱交际的同学在集体活动中往往是“孤雁”。
鉴于这种情况,我组织同学开展了“请到我们学校来”交友活动。通过活动,同学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和同学,小组很快就建立起来了。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所有小组成员都信任的组长。第一组组长为,第二组组长为乔文静,第三组组长为尹,第四组组长为赵玉丽,第五组组长为。各组组长对组员进行登记,带领组员制定自己的活动计划。
3.小组选择讲师。
因为是比较大型的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监督和指导。除了我之外,我也允许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这个群体研究问题的需求去点击老师。学生们自己的想法真的出乎意料。有的老师同时被三组点击,有的老师没有。平日里看起来很威严,能让学生服从命令的老师并不受大家欢迎,而那些热情、知识渊博、动手能力强的老师却很受学生欢迎。
我们来听听学生们对老师的“评价”:“我们希望邀请的是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帮助我们解决活动中的疑难问题。有些老师好像很害怕,我们不敢邀请他们。”“我们很喜欢教英语的李老师,正好有机会和她一起活动。”“杨老师和张老师平时和蔼、幽默、博学,我们就选了他们。”
通过协调,每组请了一位导师。
第二阶段:组织与实施。
一切准备就绪,同学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忙得不亦乐乎,小组展开了大比拼!
1,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活动。
第一批学生对探究有浓厚的兴趣。在组长胡馨月的带领下,他们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了大量关于水与生命密切关系的资料,了解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工业、农业和社会生活等对水的需求。,但内容庞杂。教师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有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通过集体收藏,同学们大大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
项光荣:地球是一个水球,其表面70%被水覆盖,但淡水只占2.5%,可利用的水少得可怜,只占全部淡水的13%,不能盲目乐观。我让我的高年级学生用扇形统计图展示水量之间的关系。展示蔡一凡制作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从数字中直接感受。
胡: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体的含水量是体重的65%,植物的平均含水量是50%。
尹:水是工业的血液,农业的命脉。城市发展,环境美化,日常生活,都太离不开水了。
胡馨月:我们这里水资源丰富。我从未对水有过危机感。通过这次活动,我被震撼了。世界上很多地方水资源相当短缺,有的地方比石油还贵。通过资料的收集,我了解了很多严重缺水地区的情况。
在收集活动开始时,学生对一些信息提出了质疑。一天,胡来找我。她从百科全书上了解到的“水母的含水量占体重的98%”的信息让她惊叹不已。怎么会有几乎全是水做的动物?这么多水,它怎么动,怎么活?它怀疑收集的信息不真实。首先,我赞扬了她的质疑精神,并鼓励她继续收集和观察其他动植物的含水量,然后从其他地方寻找关于水母的信息。随着收集的深入,徐媛媛在大量事实面前打消了这种疑虑,感叹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她还专门写了一篇关于自己经历的文章。
尹、向荣耀等同学不仅收集,还调查了家乡的蓄水、配水、用水情况,并用学校的数码相机拍了一些照片。和胡已经简单地验证了一些动植物的含水量...
通过数据收集、实际观察和统计,第一组制作了人类和自然需水量统计表。有的同学还展示了开水的联想。学生为有关水、水的功能、水循环、水的特性和水的联系的单词和短语建立不同的水联想树。
2.第三和第四组的活动。
第三组和第四组也不甘示弱,紧紧围绕主题开展活动。首先,他们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和书籍了解了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现状。他们收集了许多关于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文字和图片,其中许多让他们震惊。用组长乔文静的话来说,“我们彻底惊呆了!”许多学生心情沉重,对此感到非常担心。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把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于是团员们纷纷行动起来,利用橱窗广泛宣传,也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教育全校。更让我感动的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利用周末对邻居朋友进行节水教育。
以下是他们小组精彩发言的镜头:
韩湘子:我们的前辈生活在一个没有电和石油的时代。你有没有想过没有水会是什么样子?人类没有水一天都活不下去!那么,水资源的现状如何呢?数据显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个缺水,其中110严重缺水,缺水量达60亿立方米,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所以国家花了巨大的代价南水北调。然而,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每天仍有大量的水被浪费和污染。据统计,北京每天洗车要用1个昆明湖水,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浪费43升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天浪费960升水。因此,上海花了很大的代价更换所有的旧厕所。严峻的事实警示人们,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组长乔文静觉得自己有责任调查家乡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于是找到了我。我很支持,他也很开心。他们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农村乡镇的工厂不多,但一些私人作坊也不同程度地浪费和污染水源。比如镇上的一家化工厂,他们没有开采地下水的许可证,也没有节水意识,生产用水未经净化就随意排放,造成污染。村里的污染源主要是农民随意撒的化肥农药,还有一些病死的牲畜。在家庭用水调查中,学生发现大多数家庭节水意识薄弱。该小组将调查分为两个表格:水资源浪费和污染调查记录表和一周家庭用水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的节水防污染意识,第三组再次向指导老师请教,并联合其他两组,精心设计了一套面试问题:
(1)不喝水最多能呆几天?
(2)你知道水资源的现状吗?如果你不知道,你想知道更多吗?
(3)有没有发现周围的水没有以前清澈了?
(4)您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是否有节水防污染意识?你认为有必要吗?你想怎么做?
面试宣传学生问题不大。对学生来说,在市场上采访农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一次在组长的组织下进团,大部分同学都没能面试成功。大多数农民对学生的行为嗤之以鼻:“在学校不好好学习,瞎混!”“有些同学很气馁,我就劝他们不要气馁,指示他们继续想办法分解困难。于是我决定第二组继续面试,面试的时候要庄重礼貌,告诉对方自己的面试目的。第一组和第三组把采访内容做成问卷,取得班主任的支持,让学生把问卷拿回家让长辈填写,然后整理出来。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当,在同学和老师的努力下,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同学们感触良多。
余光阔:以前和人说话都会脸红。组长强迫我面试锻炼,派了两个同学来帮我。我只好硬着头皮去面试。一开始我很胆小,结巴,眼神无处可落。幸运的是,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免出丑。采访了两个人,渐渐感觉好多了,放松了,说话也大声了。这次面试锻炼了我,我觉得这次面试活动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王思忠:我以前觉得,知道主持人和记者的风光不容易,有时候不被理解。可见360行总是要努力才能有成绩的!
韩湘子: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学生家长问卷调查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部分家长表示平时没有节水防污染的意识,想了解一些水资源的现状,以后要注意节水防污染。通过活动,我也觉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我们遇到问题不害怕,不退缩。如果我们开动脑筋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讨论交流非常深入,很多地方都是学生真情流露,不时引来阵阵掌声。看来同学们真的从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活动过程已经过半,同学们依然兴致勃勃。
3.第五组的活动。
第五组也做得很好。他们的任务是研究消除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方法。他们收集整理了很多方法,很多同学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点子。
陈浩文、王亚南等同学了解到水具有自净作用:(1)物理净化: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沉淀而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的过程。(2)化学净化:由于氧化、还原和分解而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的过程。(3)生物净化:降低水中生物活动引起的污染物浓度的过程,特别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他们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赵玉丽、乔海荣和其他学生设计了一个反污染方案。大力植树造林;控制污染源;工厂执行排放标准。
陈向东、张洪宇和其他学生从“家庭”的角度开动脑筋。他们学了课外书上的方法,做了一些家庭节水方案。比如:洗脸、洗手水→洗衣服→拖地→冲厕所;淘米水→发酵后浇花;淘米水→洗菜→擦桌子→拖地→冲厕所。
第三阶段:展示沟通。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每个小组都收获颇丰,他们都渴望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所以我决定举办一次班级展示交流会。在展示会上,各个小组分享了前段时间收集到的信息,并一起讨论如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每个小组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文字、图片、访谈、研究和设计成果放出来,接受大家的建议和提问。我和其他几个教官都被我们同学的表现惊呆了。
第四,经验与反思:
本次活动容量大,学生对“珍惜生命之水”的理解不仅达到了更深层次,查阅整理资料、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方案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加强,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人格品质也得到了发展。正如学生们总结的那样,这次活动让我们变得更有知识,更有才华。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并不要求学生最终“作品”和“成果”的质量,而是注重学生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尽力解决;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经历,关注自然、社会和人;在实践中注重学生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当我问我的学生收获如何时,他们先是笑了笑,然后侃侃开口了。在最后一次交流会上,同学们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做出了一个决议: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建议书,给镇党委政府写一份建议书,在班里设立监测站,监督同学们的用水行为。学生们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让我感动。最后评选出了本次活动的“优秀标兵”和“实战能手”,最终曹振等十位选手获得了这一荣誉。活动即将结束。为了让活动的想法延续下去,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当我们长大后,我们都将成为社会的一员,可能是农民、工人、记者、发明家等。每个学生都会从不同的职业角色中以‘如果我是……’的形式说出一句关于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话,并以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为准则,陪伴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