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演讲大约70个单词,讲述了我学习英语的经历。

浅谈我的英语学习经历

(附:本人已熟练掌握英语的读、听、说、写,也能熟练掌握日语的读、听、说、写,德语中级,韩语中级,西班牙语初级,入门越南语。)

自从我在网上连载了学习各种小语种(包括德语、韩语、西班牙语、越南语)的笔记后,很多朋友加了我的QQ,然后问我各方面的学习心得。有的朋友还问怎么学最重要的英语。英语是我的第一外语,是我十多年前学的。我已经忘了刚开始是什么样子了,我发现很难回答这些朋友的问题。

后来我想了想。学了那么多语言,我得到的感觉是语言学习都是全合一,全合一,有相通之处。或者我可以说说我之前学英语的经历,不仅对更大数量的想学英语的朋友有帮助,对学其他小语种的朋友也有好处。其实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德语,韩语,西班牙语入门经验的谈话。即使不是学这些语言的朋友也可以去我的QQ空间看看,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简单总结一下,一门语言的习得,无非是读、听、写、说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涉及词汇(不仅仅指单个单词,还包括成语)和语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4×2的矩阵平面。我就从这个矩阵平面来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学习过程。

另外,以防读者不了解我的情况,我来说说我当时的英语学习情况。那时候我的学校初中开始学英语,我住在一个小镇上。在我18之前,除了在电视上,我从来没有见过身边有外国人,所以也没有外国人可以帮我练习听说。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提供大量免费的学习资料。所以我学英语的条件可以说是一点优势都没有,所以我觉得我现在的大部分朋友只会比当时的我更好,不会更差。

首先,看(读)

我得到的是最传统的中国英语教学。所以一开始最强的训练就是看(读)的能力。其实我个人认为传统的中式英语教学并没有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个不错的方法。阅读、听力、写作、口语都涉及词汇和语法,所以在入门阶段就要尽快解决这两个要素,然后当你觉得缺了什么的时候,就可以集中精力去解决那个方面的“短板”了。传统的中国式英语教学可以快速而扎实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在读、听、写、说四个方面把这两个积累要素的能量发挥出来。

还有词汇和语法,没什么好说的,背就行了。很多人不喜欢背诵,但我觉得最省力的方式其实就是背诵。背单词,能体现语法的典型例题,背课文,这些东西在初级阶段会做一段时间,词汇和语法的要素很快就解决了,同时也完成了“看”的方面。

词汇

以我学习英语为例。那时候初中课程很宽松,我们学校严格执行“减负”的要求,下午几乎都是自习课。我记得只有周一下午一节常规课,周四一节课外兴趣课,周五一节班会课。但是每天下午有两节课,所以至少有一节自习课。而第三节课是学校留给我们出去操场运动的。如果不需要每天做运动,那种课其实就是自习课。所以我经常很快就把当天的作业全部做完,剩下的时间就是在那里反复背单词。

一直背单词到大学阶段。上中学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的词汇量还不错。考试时偶尔会出现一些课本上没有教过的单词。当其他同学遇到他们时,他们不得不交空白试卷。我平时认识他们,甚至在课堂上纠正英语老师的词汇错误,让老师在多年后还记得我。当我大学毕业后去拜访他时,他感叹说,虽然现在的学生很早就开始学习英语,但他们的词汇量没有那时丰富。

但是进了大学,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因为我毕竟来自一个小镇,和那个小镇的学生相比,我的英语词汇量是很厉害的;但是一旦进了全国重点大学,和全国的精英学生比起来,真的差远了。第一学期初的英语考试,我的英语成绩只够进二级班,却没有考上英语精英云集的快班。我一直都是尖子生,对此我很兴奋,所以我在尽我最大的努力追赶。当时我反思了一下成绩达不到快班的原因,总结了两点:一是词汇量不够。第二,听力完全不好。这都是因为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小镇。那时候高考不考听力,中学根本懒得给我们练听力。其实我初中的英语老师很好,一直坚持用英语给我们讲课,学校不要求。但是到了高中,英语老师换了,我就没做了。

后面再说听力。先说如何增加词汇量。当时我先去找了一本四六级词汇手册来背,然后找了一本清华大学编的托福词汇手册,然后背完这个又找了一本3万字左右的袖珍小词典。后来,这成了我学习其他语言时增加词汇量的唯一方法——用一个3万词汇量的袖珍小词典做背单词。

背单词的方法是这样的:不是从头到尾一个一个背。相反,找这种语言的书。当你遇到不懂的单词时,就在这本小词典里查找,并在生词下面画线。当你一天读完一定量的书,你会遇到一定量的生词,你会在当天记住这些生词。因为这些生词都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有语境。背单词的时候,回想一下生词出现的语境。因为阅读的内容是有故事的,在讲故事的背景下更容易记住这些生词的意思,不需要孤立地记住生词。

那天记下的生词,以后会反复背。把那本小词典(或者词汇手册)按照页数分成六七等份,每天复习其中的一本,这样你就可以在一周内(六天不算周日,七天算周日)复习完你在这本小词典里划过的所有单词。如果你发现你记不住什么,把那一页上的小字典折起来,当天和后天再复习一遍。

事实上,我用这种方法学会了所有其他语言。我曾经用过一个小小的日语字典,因为字典纸质差,经不起反复翻看和折叠。最后我被“折磨”到书页断裂,装订线断裂。另一本德语小词典,虽然纸质好一点,没给我弄破书页,但是外面的软皮给我弄破了。后来我干脆把软皮拆了扔了。其他语言的小词典虽然不是破烂不堪,但是因为每天都在重复阅读,所以又脏又黑。

是的,当你翻开小字典,你就可以停止背单词了。(现在我不用每天背英语、日语、德语单词,韩语学完TOPIK Advanced也差不多可以放下了。)每种语言,大致1000为入门水平,2000为初级水平,3000为中级水平,5000-6000为高级水平。(日语要求词汇量较高,3000是初级,6000是中级,10000是高级。但是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中国人其实没必要去记忆。所以需要记忆的日语词汇其实没那么多。当然,这样的词汇量是指你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它,而不是说你只知道这个单词,模糊地记得它的意思。所以其实不需要追求太多的词汇量。我没有背GRE词汇手册,因为我没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而且里面的单词大部分都很偏,平日里根本用不到。

当然,根据你自己的专业或者职业需求,你还得扩充相关领域的词汇量,这个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2)语法

语法是要学的,一开始就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到了中高级阶段,就不用再考虑了。

现在很多人鄙视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推崇国外的“交际型”语文教学法。是的,国外的那种教学方法能让你很快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对话,好像马上就有用了。但是,我想说,仅此而已。语法掌握不好,永远不会深入,只会留下来跟人说“今天天气真好”“你好吗?”这种开玩笑的谈话。如果你在国外,也可以有一个语言环境,让你慢慢潜移默化的学习中级水平。然而,由于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中国,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我们只能永远停留在入门和初级的低水平。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精通多种外语的年轻欧洲人。他在介绍自己学外语的经验时,只说了一句:语法很重要!

我还记得丘吉尔,他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并以政治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谈到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这是他的母语!)能力也说了:要学语法!

语法怎么学?快速入门的方法是背诵:背诵能反映语法要点的典型例句。这一点对于日语、韩语等语言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些语言几乎都是由成语支撑的。但是,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言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背诵课文,理解语法在上下文中的作用。

初中英语课本上的课文我背了三年。那时候每天走路上学,单程15分钟,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一天就是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只是边走边低声把那一学期英语课本上的课文一篇一篇背下来(有的老师还没教,但我已经预习过,背过了)。

学日语也是如此。每天坐车上学,单程一个小时,一天往返两个小时。也是背诵日语二级、一级考试要考的惯用例的时候。

后来学了德语,现在学西班牙语和韩语。至少从开始到结束的三个月里,你得背书。背句子和课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背语法,还背词汇和成语,还培养语感,有了初步的口语基础,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3)阅读

当然,这一节的重点其实还是在阅读上。这一方面似乎是传统语文教学最擅长的,但并不意味着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就可以了。课内阅读量远远不够,课后还要大量阅读。

我开始大量阅读英语,尤其是在大学的时候,觉得词汇量不够,就开始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词汇量。当时我的做法也很简单:去大学图书馆找“英语”这一类的书。我总是找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因为这类作品有情节,有趣味性,能吸引你克服语言障碍,坚持读下去。先是看了中国人改编的删节版(我还记得我当时看的第一本删节版英文小说是史蒂文森的《金银岛》),然后在积累了相当的词汇量后直接看原著。

找一本合适的读物的方法也很简单。如果你打开一页读下去,你会发现一页之内你不理解的生词大概有五个,最多不超过10,说明这本书的难度适合你。这本书每天从5页读到10页。先不要查字典,从上下文大致猜测意思。读完当天规定的量,去查字典确定自己猜对了,把这些生词背下来。当然,在记忆的时候,回忆一下它出现在小说中的哪一句话,什么样的情节背景,从而为这个生词构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出处。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小时候学语文。我不知道我如何能阅读,因为我在上学之前就能阅读,我的父母没有专门教我。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在舅舅家他的书架上看到一本《一千零一夜》,就拿下来看了看。我姑姑看到我这样的孩子读这么大的书,以为我是在装腔作势。她逗我说:“不懂就别装了。”我马上回复她:“我没有装,我什么都懂。”她不相信我,就从中选了一个故事,让我念给她听。除了几个不理解的词,我都读了。然后根据我妈后来的回忆,我每天都背着这本大书去幼儿园,给同学们读故事。孩子们都喜欢我读故事,但他们不喜欢我阿姨在幼儿园讲的故事。

我思考过我是如何在完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学会阅读的。我能想到的唯一可能是,弟弟已经上小学了,晚上父母会帮他做作业。那时候,别说互联网,连电视都没有。我,一个孩子,没有任何娱乐。我就坐着看父母监督弟弟读书。大概是这样,我是在父母教弟弟认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的。

然后,我也在完全没人教的情况下,学会了繁体字。我有点记得我是怎么学会这个繁体字的。因为是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我还能记得。应该是因为家里有很多繁体字印刷的旧书,父亲也经常从港台借来一些原版武侠小说在家里看,所以我就把这些繁体字的书一起看。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能够完整地阅读金庸的繁体中文版笑傲江湖。如果有一些我不认识的繁体字,或者从上下文猜的或者类似的简化字,我还是猜不出来,严重影响我对小说的理解,我就去新华字典查。(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同时在汉语词典里标注了繁体字。)

学习繁体字对我以后学习日语很有帮助。因为日语中的汉字基本都是繁体字,所以在记忆日语词汇的时候省了我不少力气。

(2)倾听

听力是学习英语(和许多其他外语)的一大痛苦。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意味着和其他国家接触的机会很少。不像欧洲有很多小国,随便听一个外语电台都很容易。

初级听力怎么练?英语(和日语)学了那么久,都不记得了。我只能说明一下我最近学的其他外语的听力是怎么练出来的。我写过一个帖子叫《神奇的三十分钟三个月》,讲的是初级阶段如何练习听力:

==============

最近帮助一个从零开始学日语的朋友。目标是一年到一年半后达到日语一级,这样他就可以去日本留学了。为此我在网上找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是如何在一年内考到日语一级的》,里面介绍了练习听力的方法,这正是我教朋友的方法,那就是听力练习:把所有的听力材料一个字一个字的记录下来,听懂了就记住一个单词,听懂了就记住一个句子,听不懂就反复听,实在听不懂就读课文。那篇文章介绍的方法比我说的更详细,但是增加了一个时间规则:每天至少听半个小时,坚持听至少三个月。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突然发现我能听懂日语了!”"

最近开始自己练习韩语听力。因为我已经学完了标准韩语第三册,同时在背TOPIK的词汇,高级词汇也差不多背完了。这么丰厚的词汇量,不太可能因为不认识一个字就听不懂,只是因为对声音没有反应。我把延世大学的“韩语”作为听力材料。这本书一课五节,所以我每晚听写一节(包括课文和练习),大概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听写完。现在刚听完第五课,也就是说实际上用了不到一个月(而且是断断续续的,因为要加班或者其他比较忙的事情,每天晚上都做不了这个听写练习),但是我已经感觉自己开始懂韩语了。这种所谓的“开窍”,就是听完一句话,虽然听不清每一个字,但能在脑子里迅速反应出句子的意思。这大大增加了我的信心,我决定以后不管多忙,每天还是要挤出至少半个小时来听写韩语,哪怕这半个小时都不够我听完一篇短文。

==============

初级听力的练习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购买任何专门的听力材料,只需要使用其他入门级材料的MP3进行听写练习即可。但是一般来说,听力练习是很难马上练出来的,因为没有相应的词汇,即使听到了声音,也还是因为听不懂单词而听不懂!韩语是因为我不是太急于学,所以没练过听力。直到现在,我的“看(读)”的能力已经达到了高级水平,于是我开始练习听力。如果你想均衡地发展你的阅读和听力水平,你应该在达到初级词汇量后开始练习听力。换句话说,你用一本教材学习一门语言,学完第一本书,就可以找其他教材的第一本书进行听写练习。同一种语言不同教材的第一本书的词汇和语法都差不多。有了一本书的基础后,再用另一本书练习听力,词汇作文的障碍不会太大。

至于高级听力,就是直接听广播看电视。如前所述,我进入大学后发现我的听力太差了,所以我必须迎头赶上。当然那时候我的英语已经过了初级阶段,所以是听力提高的高级水平。方法还是很简单的,就是每天听BBC和VOA。不管你懂不懂,你都努力去识别里面的单词和意思。我是这样鼓励自己的:只要每天多理解一个单词,就会有所收获,就会有所进步!

当然现在有网络,网上有海量的听力材料。(尤其是英语!你不用担心找不到地道的听力材料来练习,你只要坚持就好。看美剧的时候,不要看字幕。打开一个空白的“记事本”文本,将窗口拉成细长的长条,遮挡住字幕。

先找一部语速比较慢,词汇比较复杂的剧,再看一遍。当然,我不可能什么都懂。我已经掌握了这一集的大纲,然后开始做上面的听写练习,逐句听台词。我每天也做半个小时。听了半个小时,再看一遍连续剧。你做听写的部分一定是听懂了,(虽然你可能因为语速的原因,听不清每个单词。)如果没做过听写练习,就再听一遍。尽量比第一次多抓单词,利用你看过整集的信息帮助耳朵抓单词。每天做半小时听写,每天再看一遍这一集。等到你把这一集都听写完的时候,你大概已经听了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了。当然,完成这样一集要花很多时间,刚开始可能要一个月才能听完(我建议你选择20分钟就讲完一个简单故事的动画,而不是练习45分钟长、集与集之间有关联性的肥皂剧),但是你会觉得自己的听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然后换一个难度更大的剧集来练习。其实很多集都不需要练。三个月或更多个月后,你会发现你已经达到了看懂电视剧的程度。以这种听力水平,在目前的中国,基本上是无敌的。

(3)写

在语言学习中,“看”是最容易的,“听”是其次,但看和听都属于被动接受,所以相对容易。但是后面要讨论的“写”和“说”都是主动表达,确实很难。说比写难,因为写可以慢慢想,但是说是有时间限制的。这和听比看难是一个道理。正因为如此,其实最难说的就是最后要付诸实践。先练写作,有了写作的基础,再练口语无非是练反应速度。这和我之前提倡的一样,就是先练听力:有了阅读的基础,词汇和语法就不会成为练听力前的障碍,而练听力无非就是练你对声音的反应速度。

虽然写作比看和听更难,但是写作可以很早就练,因为反正写什么都是你自己决定的。当你没有很多词汇和语法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些简单的,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之前说过,我初中开始学英语,但是初中开始用英语写日记。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了,应该是初二吧。也就是说,我只学了一年到一年半的英语(而且还是学校教的那种慢)之后,就已经开始练习写作了。

通过写日记来练习英文写作,其实无非是把我学中文写作的方法照搬到英文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读图作文比赛。在比赛回来的路上,我听到老师们在谈论练习写作的最好方法。我记得其中一位老师的话,那就是:每天写日记!老师没教我。她没让我按她说的做。但是当我听到她说的话,我立刻就去做了,一直坚持到上大学,每天写日记。现在在外工作,比较忙,不能天天写,但是只要遇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或者有重要的想法和感受,还是会写日记的。

写日记不难,难的是每天都写!我应该有写作的天赋,但是如果我没有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天写日记,我想我的写作能力不会凭空出现。到了初二,我会每周留出一天,用英语写我每天在写的中文日记。写完后交给当时的英语老师修改。英语老师只夸我学习积极:连这个学校的高中生都写不出这样的英语文章。

刚才我说了,写作可以容纳我的词汇和语法。不过我初中的时候练习过写英语日记,但是没有太多顾忌。我把本该用中文写的日记改成了英文,不会因为英语学的不多就想另一个简单的题目。反正有老师给我纠正了。我想不出一个字怎么写,就填了一个中文字。有时候甚至不知道整句怎么说,就把整句用中文写下来,让老师一个一个给我纠正。当然,有一些句子我是用英文写的,但是不符合英语习惯,老师给我重写了。回去我会好好对比,体会老师的修改。我从初中就开始学习如何用英语写作。

现在,除非是严谨的法律文本和文学小说,否则用英语写作是不需要使用难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我们学英语不是为了当作家,所以可以忽略小说。而严谨的法律文本,那件事还是留给律师去做吧。不要说英语,即使是中文。这些事情由专业人士处理,更安全可靠。所以,真的,初中练出来的英语写作能力,其实已经足够满足这一生的需求了。

再说一个题外话。其实我觉得写作能力主要不是语言能力,而是你的文学能力。中文写得好,其他语言也写得好。从小学到中学,我几乎每次写语文文章,语文老师都带着去上课,当范文读。我上大学时,我的英语老师特别喜欢给全班同学读我的英语文章。为此她还问我:“如果你英语那么好,为什么不去快班,去我的中班?”我在日本的时候,日语写作老师经常给同学读我的日语文章。其实我当时的日语水平,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都远远不及很多在日本待了很多年的中国学生和很多第一外语是日语的韩国学生。所以,绝不是因为我日语能力高,而是因为我文笔好。我知道如何避免使用自己不懂的单词和语法,简单直接的写句子,减少犯语法错误的概率。

然后,最重要的,我很会编故事!从小学开始,我就把学生的习题当成小说来写,所以文章的内容有很强的情节性,很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所以,大家要明白,那些英语老师和日语老师,其实是被我的故事所吸引,而不是被我的英语或日语水平所吸引。而且因为我用的词和句子简单,语法错误少,他们也能听懂。他们只要看得懂,就会爱看我写的故事(其实是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