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维尔和他的莫比迪克

一、梅尔维尔生平简介

1.生活经历:

?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年出生于一个破产的进口商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母亲是美国独立战争英雄甘·斯瓦特将军的女儿。当他十一岁时,他的父亲在生意上失败了,当他十二岁时,他失去了父亲。此后,他不得不辍学谋生,并在十五岁时加入社会。他当过银行职员、办事员、小学教师和农场工人。1837年,他以服务员的身份登上帆船“汉兰达”,开始了航海生活。梅尔维尔从他的第一次航行回来后,在匹兹堡、马萨诸塞州和纽约当了一名教师。自1939年以来,他在当地小报上发表了他的练习。

?1841年,梅尔维尔作为捕鲸水手登上了“阿库斯骑士”号。难怪他日后感叹:“捕鲸船是我的耶鲁和哈佛!”1844年10月,他被美国军舰驱逐出波士顿,结束了他的航海生涯。在这三年里,他待在三艘捕鲸船上。起初,因为无法忍受“阿库斯骑士”非人的生活,他逃到努库什瓦岛,在泰国人中间生活了一个月左右。1842年8月,他乘坐澳大利亚帆船“露西·安”号离开努库什瓦。几周后,他和其他九名水手在塔希提岛附近上岸。因涉嫌参与骚乱被短期拘留后,他在南太平洋群岛待了约一年。后来,他在檀香山当过店员和商船水手。

?1844年,梅尔维尔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他四年的海上生涯是他六部作品的来源,从他的处女作《泰比》到《莫比·迪克》。1844年,他的《塔伊比》一书出版,该书描写了塔伊比人民的生活,批判了帝国主义者以传播基督教的名义推行殖民政策,引起轰动,受到美国著名作家霍桑和惠特曼的好评。然而,1851年根据梅尔维尔的个人经历写成的《莫比·迪克》出版后却受到了文学界的不公正对待。此后,虽然作品陆续出版,但他始终无法摆脱生活的困境。1863年,梅尔维尔和他的家人搬到了纽约。1866年,他被迫在纽约海关做现场检查员,直到1885年退休。1891年9月27日,梅尔维尔在纽约去世。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梅尔维尔是谁。直到他死后第三天,报纸上才刊登了一条不起眼的新闻。

2.代表作品

?梅尔维尔的作品除了《泰比》和《莫比·迪克》之外,还有《奥姆》、《麦蒂》、《雷德伯恩》、《白大褂》、《皮耶》、《贝尼托·切列诺》、《骗子》、《比利·巴德》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和诗歌。

在毛姆的文学回忆录中,莫比·迪克被列为世界十大小说家之一。在讨论小说艺术时,E.M .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将它与《香狄传》和《使者》六部作品并列为最佳小说。威廉·福克纳曾说,莫比·迪克想成为他的书;他最接近这本书的小说是《押沙龙,押沙龙!书中被附身的主人公托马斯·萨德本,可以看作是福克纳的亚哈。福克纳用他最高调的口才说,亚哈的结局是"灵魂的某个痛苦的地方,它变得像青铜一样,在它暴跌破坏的响度中是不可改变的"。“毁灭”不是贬义,因为福克纳补充道,“看,一种死亡在等待着一个人。”这本书也被称为“捕鲸业的百科全书”,剑桥文学史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海洋传奇小说之一。就其文学价值而言,它也被称为美国的哈姆雷特。这样的评论足以说明莫比·迪克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莫比·迪克本身

1.莫比·迪克

在一望无际的蓝色海面上,一群捕鲸者和白鲸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腥战争。歌的最后,鲸鱼死了……什么样的鲸鱼能有这么大的力量?这是莫比·迪克。它是一条凶猛而诡诈的白鲸,曾多次导致许多捕鲸者在海中失去四肢和手臂,船只失事,成为捕鲸者眼中凶猛的怪物。

韦氏词典:“鲸:瑞典和丹麦hval。这种动物因其全身呈圆形或卷状而得名。因为在丹麦语中hvalt的意思是拱形的或形状像圆顶的。”鲸鱼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是海上霸主。除此之外,我一无所知!为了更形象具体地了解鲸鱼,没必要把这本书叫做《鲸鱼记录与捕鲸史》。书中描述了鲸鱼的分类和习性,从鲸鱼的头骨、喷水孔、嘴、牙齿、尾巴、前额、鳍和骨骼到重量、长度、腰围、肋骨数量、每根肋骨的长度、厚度和弯曲度。梅尔维尔像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一样,引用经典向读者解释有关鲸鱼的书籍和绘画。看似冗长、乏味甚至啰嗦,其实不然。只有知道这些细节,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捕鲸者要冒着生命危险。

鲸鱼全身都是宝,鲸油可以作为照明燃料(当时还没有发明电灯,捕鲸船、南塔凯特等与鲸鱼有关的地方都是用鲸油照明)。特别是抹香鲸巨大的头部可以获得数百桶鲸脑油,燃烧稳定性更好。还有体内呈灰黄色的珍贵龙涎香,可高价出售,用作香水。鲸骨不仅可以作为亚哈的残腿,还可以代替木头甚至铁来制作很多必需品。

总之,捕到一条鲸鱼的好处是不可想象的,以至于捕鲸者愿意用生命去抗争。

2.捕鲸船

“世间所有的喧嚣都是为了利益,世间所有的喧嚣都是为了利益。”船长、股东老板、水手、勇士、追随者等人赖以生存的捕鲸船,纯粹是利益的牺牲品。这些捕鲸船就像“老人”一样一次次出海,迎着海浪,忍受着大浪,被海水侵蚀。这次出航的“裴廓德号”是一艘罕见的老派船。它的船体不大,但经历了四大洋的台风和惊涛骇浪,久经风雨,似乎让它古老的船体更加坚不可摧。

捕鲸船大多奇形怪状,仿佛在宣示它的威慑力。“裴廓德号”的礼服更是由皮莱格精心设计:船身装饰着被猎杀的敌人的骨头,又长又尖的抹香鲸牙齿嵌在木板上作为栓住旧麻绳的塞子,象牙被用作滑轮,船舵被小心翼翼地从鲸鱼的下颌骨上雕刻出来,鲸脊和柔软的黑骨头被制成帐篷...

“裴廓德”本身就是一个生产中心,设备齐全,人力充足,也是一个小社会。?这里管理严格,各司其职,操作程序有序。亚哈是这个小社会的生产中心和至高无上的主人。这项工作让我们看到了捕鲸业是如何生产的,以及捕鲸者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和危险。同时也可以看到捕鲸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3.啊哈

《裴廓德号》的船长是亚哈,他只在故事大概1/3的时候出现过。在作者笔下,亚哈是一个相当神秘莫测的人物。他让以实玛利先从法勒船长那里听到一段难以捉摸的关于亚哈的对话,然后扮演先知以利亚听到两个语无伦次、令人费解的“黑话”,让亚哈成为一个神秘的人物。然而,当亚哈船长最终出现在后甲板时,亚哈的性格和意图逐渐显露出来。

?哈亚显然是个莎士比亚式的人物,与李尔王和麦克白关系密切。像麦克白一样,从技术上讲,他是一个英雄和恶棍。特别是,我听说“拉吉”前一天刚刚和莫比·迪克打了一架。亚哈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莫比·迪克的处境上,他果断地拒绝了这个陌生船长向他的两个儿子求助的请求。

在最后一次狩猎中,亚哈被凶猛的鲸鱼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条腿,因此他满怀复仇之心,想要猎杀白鲸,甚至失去了理智,成为一名特立独行的狂热分子。亚哈认为莫比·迪克是世界上所有罪恶的根源,并发誓要到天涯海角去追寻它。他纠集了一批所谓的社会渣滓,不顾船主的利益,以捕鲸为名扬帆起航,用威胁和利诱的手段强迫他们随他一起环球航行,专门搜寻莫比·迪克。在海上生活了很久,终于遇到了一条白鲸,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终于和这条白鲸在一起了。然而,亚哈本人、大船、小船和所有的水手都随莫比迪克号一起死去,只留下一个幸存的水手以实玛利将这个故事告诉世人。

我们看到亚哈真的竭尽全力追求莫比·迪克,实现了他复仇的夙愿。从航行准备、船员分配、天文现象和潮汐的观察、航海日志的查阅,甚至亲自看守和安排船只,他都表现出到处追捕莫比·迪克的紧迫感和坚定决心。就这样,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复仇的念头上。结果,他虽然在精神上实现了夙愿,但在肉体上与莫比·迪克同归于尽。这是亚哈的悲剧。作为19世纪的捕鲸船长,亚哈的命运也是当时一般捕鲸船长的命运。

4.以实玛利

?以实玛利的名字:在《旧约·创世纪》第26章中,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因为没有子嗣,就把使女夏甲给了丈夫作妾,后来夏甲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以实玛利(就是神听见了你们的苦难)。撒该后来生了一个自己的儿子,把夏甲和以实玛利赶出去,以实玛利是用来指一般被社会唾弃的人。在本书中,作者以此作为第一人称中主角的名字,这也反映了作者自己参与捕鲸航行时的心情和情感。

在以实玛利正式登上捕鲸船之前,他遇到了几件“不祥”的事情:他在捕鲸港口新贝德福德遇到了一个名叫“棺材”的客栈老板;我在教堂里看到一些被捕鲸杀害的水手的墓碑,在楠塔基特客栈门口看到一根像绞架一样的旧中桅。登船后,他成为船上的一员,承担起杀死莫比·迪克的任务。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独自生存了下来。

麦尔维尔清楚地引用了约拿书和约伯的话。父亲maple用Jonah作为经文,做了一个惊人的布道,而Ishmael用所有四个向Job报告他们的家庭和世俗财富已被摧毁的使者所用的公式作为他的“尾声”:“我是唯一一个逃出来告诉你的人。”

5.捕鲸者和捕鲸技术

?在19世纪的物质技术条件下,捕鲸是一个单纯依靠体力和经验的艰苦行业,绝大多数绝望的人都愿意用生命去抗争。梅尔维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忠实地描写了捕鲸者的生活和劳动,不禁对他们大加赞赏,尤其是那些黑人标枪运动员,他们写得那么高大,那么坦荡,节操那么高尚,可以成为白人的楷模,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一系列的动作,从准备登船到如何在桅顶发现抹香鲸,追,刺,拖到船边,砍头,剥皮,提炼,装桶,很有技术含量。如果苏格拉底说每个人只应该从事一种适合自己的工作,那么能完全掌握这种技术并从事捕鲸业的人一定是极少数。

?观鲸之夜,我看到一群鲨鱼围着鲸鱼嬉戏。突然,有一种呻吟声,看起来像是死海上的幽灵在齐声呼喊。鲸鱼观察者害怕讨论死亡和死亡后的事情。在赤道渔场,第一个上桅杆寻找白鲸的人被大海吞没了。他们将此事归因于前一天晚上发出悲伤、刺耳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的主人的报复。事实上,这是海豹突击队的杰作。这两起事件表明,捕鲸者绝不是无所畏惧的亡命之徒,而是有血有肉、敬畏自然的普通人。如果捕鲸者把自己奉献给大海,他很幸运能成为像魁魁格那样的“棺材”,但不幸的是,正如亚哈所说,没有一辆灵车在进入鲸鱼口中时不能让它安静一点。

第三,这本书的寓意

?作者对自然和大海的描写,不仅从侧面衬托出人们在与自然斗争中顽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且善于渲染环境,寄情于物,寄情于景,使人物与周围环境和自然现象融为一体,生动真实。尤其是与莫比·迪克最后决斗的惊心动魄的三天被写得栩栩如生。让人觉得感动。

在梅尔维尔的作品中,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处境,虽然亲身经历了捕鲸者的悲惨命运,看到了人间的种种人情,却未能找到任何解决的办法,更谈不上理智,只能同情他人,哀叹生命的无常,把一切都归结于命运,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宿命论色彩。但作者不仅写了一个曲折的故事,通过象征手法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表达了自己对英国与丑陋、善良与知识、文明与野蛮、民主与奴役、命运与自由的看法,表达了对普通人尤其是黑人的深切同情,揭露和讽刺了资产阶级的所谓文明,显示了作者的处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一百多年后,这部作品仍有其巨大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