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inghouse遗忘曲线描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中可以看出我们正在如潮水般的遗忘。从中可以观察到20分钟、1小时、每天8-9小时、两天、31天的时间间隔,以及我们所学的内容中有多少百分比没有复习。第一个记忆周期为5分钟,第二个记忆周期为30分钟,第三个记忆周期为12小时。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时记忆的范畴。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周期:第四个记忆周期为1天,第五个记忆周期为2天,第六个记忆周期为4天,第七个记忆周期为7天第八个记忆周期大于15天,应用于背单词。八个复习点作为一个大的背单词周期,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背单词的效率。具体来说,人脑是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经历过的感受和情绪,实践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记忆的内容。比如英语学习中,单词、短语、句子,甚至文章内容都是靠记忆来完成的。从“记忆”到“回忆”有一个过程,包括记忆、保持、认知和回忆。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谁知道呢,要想做好学习记忆,需要付出一些努力。单纯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后期的维护和识别,也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

在信息处理中,记忆是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英语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编码输入的过程。从生理学上讲,人的记忆能力是惊人的。它可以存储1015位(字节)的信息,但每个人的记忆宝库只有10%被挖掘出来,还有更大的记忆空间。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当时记忆的效果,而忽略了记忆中更大的问题——记忆的牢固性,这就涉及到心理学上常说的记忆遗忘规律。

一、艾宾浩斯记忆定律曲线的解释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赫尔曼·艾宾浩斯(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成为心理学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据我们所知,记忆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我们平时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人的注意过程中学习后成为短时记忆,但如果不及时复习,这些记住的东西就会被遗忘,而及时复习后,这些短时记忆就会成为长时记忆,长时间留在大脑中。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什么叫做遗忘呢?遗忘是指我们不能认出或回忆起已经记住的东西,或者说我们不能认出和回忆错了。这些都是健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把自己作为测试对象,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择了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很多不会拼单词的字母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自我测试后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根据这些点画了一条曲线,这是一条非常著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学习中记住的知识量,横轴代表时间(天),曲线代表记忆变化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过程是不平衡的。不是固定一天丢几个,第二天丢几个,记忆初期遗忘的速度很快,之后就逐渐变慢了。时间久了,几乎不再遗忘。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一天之后,如果不快速复习,你就只剩下原来知识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变慢,遗忘的次数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了一篇课文。A组学完不久就复习了,B组没有复习。一天之后,A组保留98%,B组保留56%。一周后,A组保留83%,B组保留33%。B组的平均遗忘率高于A组..第二,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而且艾宾浩斯在记忆实验中还发现,记忆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16.5次重复;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的章节,需要重复54遍;背六首诗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遍!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我们所理解的所有知识都可以快速、全面、牢固地记住。否则死记硬背会吃力不讨好。所以那些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记住,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中更费功夫,后期也不容易回忆起来。所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一种关于遗忘的曲线,而对于无意义的音节,艾宾浩斯绘制不同材料的遗忘曲线与其他材料相比有所不同,但基本相同。所以艾宾浩斯的实验充分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速度就越慢。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个性化的艾宾浩斯上面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艾宾浩斯在实验室大量测试后生成的一条曲线,是一条带* * * *的群律。这种记忆曲线不考虑个体的性格特征,而是在一个平衡点上寻求一种记忆规律。但记忆的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和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的记忆习惯、方式、特点不同。法律只能对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起到催化作用。如果符合每个人的记忆特征,那就像逆水行舟,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的特点相违背,记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找到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作者是南开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