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信息。
乙型肝炎病毒
导致人类急性和慢性肝炎的DNA病毒,也称为丹氏颗粒,缩写为HBV。
乙肝病毒(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基因长约3.2kb,是双链环状DNA的一部分。HBV的抗性较强,但HBV可在65℃10小时、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中灭活。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碘伏也有很好的灭活效果。
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约为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以此计算,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其中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他们的亲情、婚姻、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是歧视,不可避免地给他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生命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这群弱势群体更重要。他们对治疗和健康不知所措,从太空到地球什么都有。最后都以无奈和失落告终。因为这个,我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就是很多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机会,但受害的都是患者。由于长期未治疗,工作繁忙,心理压力大,病毒持续发展,延误了治疗时间,发展为肝硬化、腹水、肝癌。形势越来越严峻,刻不容缓。
编辑这种病毒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
HBV只有3200bp,是一个相当小的病毒。它的基因组* * *有四个orf,分别编码以下蛋白:核心蛋白和前核心蛋白、Pol蛋白、X蛋白、S蛋白(L,M,S)。核心是核壳蛋白;Pre-core不知道现在有什么功能。它不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但可能与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有关。x蛋白对病毒复制很重要,也与肝癌的发生有关。s蛋白是病毒的包膜蛋白,与病毒进入细胞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核衣壳-cc CNA-mRNA-RC DNA-核衣壳-组装释放。因此,实际上HB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而HBV的复制离不开逆转录。
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史
乙肝病毒的活性是由人体免疫系统控制的,所以它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但是病毒的内化、适应和变异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来说,免疫系统忽略了病毒的存在,维持免疫耐受就是一种免疫平衡;免疫系统强大到足以控制病毒是另一种平衡;双方反复打斗的过程会造成肝损伤。
近年来,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肝癌等肝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最新统计,我国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4%。正是因为这两种病毒性肝炎携带者对家庭、爱情、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有不同程度的爱,甚至歧视。也正因为如此,患者被紧急送往医院,不仅得不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还延误了治疗时间,使病情加重,发展为肝纤维化、肝腹水、肝腹膜、肝癌。更赞同乙肝无药可治的说法,因为这句话让病毒性乙肝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让病毒在体内反复复制,产生病变。这也是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原因。因此,每年有一百多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
秋冬季节更要注意自我保健,防止慢性肝炎的复发或发生。这方面应该怎么做?
慢性肝炎的表现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是治疗的原则是一样的,就是以适当的休息和营养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自我保健:
第一,要注意黄疸加深时的危害性。肝炎患者一旦出现黄疸,就意味着肝脏有明显的炎症,甚至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坏死越明显,黄疸就会越深。因此,当肝炎患者出现深度黄疸时,要警惕大面积肝细胞坏死导致重型肝炎的可能。就目前的治疗水平而言,重型肝炎早期治疗效果更好;中期治疗效果差,治愈好转率仅50%左右;晚期失去抢救治疗的机会,其死亡率高达90%。所以肝炎患者出现黄疸时,要及时卧床休息,尽早去医院。
第二,忌酒。因为酒精不仅直接损害肝脏,会加重病情,还会影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
第三,休息和营养要适度。过度休息和营养会导致营养过剩、脂肪肝等相关疾病,而无所事事则会加重心理压力,产生神经衰弱。所以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正常学习生活。
第四,禁止多用药和滥用药物。无症状慢性肝炎患者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有些患者总认为有病就一定要吃药,吃了药就会有安全感。事实上,大多数乙肝、丙肝患者是不需要吃药的。用药不当不仅不安全,还常引起药物性肝炎或其他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第五,吸毒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肝炎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应遵医嘱,坚持按时服药。如果不按时服药,会影响疗效,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也容易引起耐药性。
第六,要树立信心,充分认识慢性肝炎的长期治疗。无论是慢性乙肝还是慢性丙肝,治疗时间,尤其是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对于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对于疗效差或晚期的患者,要树立信心,坚持服药,病情会一天天好起来。
乙肝五项指标有哪些表现和临床意义?
介绍一下关于乙肝的知识:20世纪50年代末,Baruch Blumber为了研究有遗传变异的血液蛋白成分,开始从世界各地收集血液样本。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确定了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首次发现的抗原物质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此后更多的研究发现了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eAg(乙肝病毒E抗原)抗HBe(乙肝病毒E抗体)抗HBc(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编辑本段的临床意义
(1) (2) (3) (4) (5)
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1,——过去和现在都没有感染HBV。
2.-+一旦感染了HBV,从急性感染中恢复过来。
3.-++HBV在过去和现在都受到了感染。
4.-+-疫苗接种预防;或者HBV感染已经痊愈。
5,-+-++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6.-+-+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已经痊愈。
7.+++急性HBV感染;慢性HBsAg携带者
8.+++急性HBV感染趋于恢复;慢性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期持续癌变
9.+-+-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具有高度传染性。
10,+-HBsAg携带者在急性HBV感染早期
11,+-+-急性HBV感染发病早,传染性强。
12,-+++中期急性感染
13,+-++急性感染趋于恢复;慢性携带者
14,+-+-急性感染趋于恢复。
15,-+-急性感染趋于恢复。
HBV感染已经恢复。
附:乙肝如何营养恢复?
由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专家研发的护肝营养素干宝胃疡散,得到了越来越多肝病患者的肯定,肝病的营养康复时代正如同糖尿病一样悄然来临。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请继续阅读下文,参考推荐的养肝手术。
众所周知,过去很多糖尿病患者只想快速治愈,大量用药,导致并发症过早死亡。后来人们终于发现,对付慢性病,必须非常注重营养。结果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合理营养后,活到八九十岁。那么,慢性肝病营养康复可以吗?
肝病是一种慢性病,在我国患者极其广泛。市场上没有特效药,传统医学也无法完全治愈。长期以来,广大肝病朋友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折磨。用养肝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乙型肝炎病人的常见心理及护理。
第一,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阴郁压抑的消极情绪,主要是由于对现实或期望的丧失而引起的。因为生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而且伴随着失落感,所以大部分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但是,患者的抑郁表现在各种方面。比如有的摆姿势,试图掩盖;有的话很少,对外面的任何事都不感兴趣;有些人抽泣着或哭着;还有人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严重的抑郁症往往会导致无助和绝望。这是一种无助、悲痛、自怜的情绪状态,多发生于预后不良或危及生命的患者。塞利格曼认为,当一个人失去对局势的控制,并且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时,他会感到无助和绝望。这种情绪状态大多是不稳定的,所以只要病情稍有好转或者外部环境稍有改善,就会消失。但这种情绪状态在少数人身上可以持续,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有的还可诱发继发性疾病。
第二,焦虑
任何人的一生都难免会因为某种原因而焦虑。病人的病,当然无法避免焦虑。焦虑是一个人感到受到威胁的恐惧和沮丧。这种威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身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二是人格受到威胁。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威胁往往是统一的,会持续到患者再次安全稳定。
引起患者焦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疾病早期对病因和预后尤其是预后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与疾病无关的焦虑,或者对病因、预后和预后的过度关注。这时,如果医生护士没有及时向患者解释清楚,就会有夸大病情严重性的倾向。正如弗莱彻所说:“不评论不是好事,会诱发病人的恐惧。“有些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带有身体的威胁,而预后不良的疾病,如癌症,会引起强烈的焦虑。举个例子,一个准备手术的病人,入院后就盼着尽快手术。一旦他被告知明天要做手术,他就会变得焦虑和恐慌。在对住院患者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患者在入院时都有焦虑反应。他们看到重症病人的情况,听到自己病人的介绍,看到医生护士来回奔波抢救危重病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不同寻常的恐怖感,仿佛自己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从而产生焦虑。他们希望对疾病进行深入调查,但他们害怕可怕的后果;他们反复询问病情,却对诊断半信半疑,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简而言之,患者生病,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刺激,容易形成不良情绪。心情不好的话,处处都不如意,总会心烦意乱。基于这种心态,你容易产生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反应。在男性身上,往往是为了一点小事吵吵闹闹,而在女性身上,则多是抑郁哭泣。特别是当病情发生变化,或者做了特殊检查,或者准备做手术时,心情更加烦躁,睡不好,吃不好,容易生气,甚至任性。有些人会有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比如有些人突然梳洗打扮,理发刮胡子,有些人写很多信,有些人狼吞虎咽,有些人看窗外很久,有些人睡着了。
要完全消除患者的焦虑并不容易,况且轻度的焦虑有利于治疗疾病。但对于极度焦虑和长期焦虑的患者,医生护士要特别注意,尽量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以免妨碍疾病的治疗,诱发其他疾病。
第三,怀疑
患者的怀疑多是一种自我否定的暗示,往往因为缺乏证据而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生病后,我常常变得异常敏感。当我听到有人小声说话时,我想我是在说我的病很严重或无法治愈。半信半疑地劝诫别人,甚至曲解了本意。疑惑,怕误诊,怕吃错药,打错针。有些人根据他们对医学和药理学的一知半解来推断药物和预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担心偶尔的医疗失误或意外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如果你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有点不正常,你就会做出猜测。如果你严重偏执,你甚至可能有病理性妄想。
有些患者文化程度低,缺乏生理、药理等科学知识,往往用封建迷信的方法来了解其生理功能的异常现象。当病程与自己的预期不一致时,他会陷入迷茫,甚至活在恐惧中。
医护人员需要在与患者的交谈中,或者从患者的反馈中,发现患者的疑惑,并设法解决。在给药、打针的时候,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严谨的态度,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医护人员之间在病人面前谈话,尽量大方自然,减少病人的猜疑。更要给那些对医学一知半解的患者耐心讲解,劝不懂医学的亲友不要在患者面前讲解。
第四,孤独
患者住院后,离开家人和工作单位,被陌生人包围。查房时医生每天只和病人说一次话,护士定时打针吃药,交谈的机会更少。这样,患者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他们在病房的第一天,常常感觉度日如年。他们希望尽快熟悉环境,尽快了解患者,也希望有亲友陪伴。长期住院的病人感到无聊和厌烦,希望病人之间多一些交谈和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病房生活。
有的病人夜里不安入睡,有的起身踱步,有的反复按信号灯与值班人员说几句话。医护人员要理解病人孤独的心情,耐心安慰病人,让他安静入睡。
社会信息的剥夺和对亲人的依恋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患者孤独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设备和管理水平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允许亲友经常探视或全天候陪伴。
动词 (verb的缩写)被动依赖
患者进入患者角色后,大多会产生一种被动依赖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一个人一旦生病,自然会受到家人和身边战友的照顾。就连平时在家里或工作中地位低下的成员也突然成了被照顾的中心。同时,通过自我暗示,患者自身也变得柔软而不像以前那么活泼,被动、顺从、愤怒、依赖,情感脆弱,甚至有点孩子气。只要有亲人在场,本来自己能做的事,就让别人去做;本来可以吃的,几次劝说都吃不下;一直有很强独立性的人会变得独立;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不自信;即使是习惯了领导和主导地位的人,现在也对医护人员百依百顺。此时,他们的爱和归属感增强,希望得到更多亲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会感到孤独和自怜。
坚强的意志是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务人员一方面要让患者觉得医院和医务工作者是可以信任的,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一旦他们觉得失去了同情,得不到足够的关怀,就会变得抑郁,甚至加重病情。
目前新的护理理论观点认为,病人病后的被动依赖对疾病不利,故提出“健康自控”理论,主张在病程中充分发挥病人的积极主动性。他们认为医院喜欢病人按照医嘱做事,认为这才是好病人,而那些坚持“自理权利”的人则经常受到批评。其实后者比前者恢复更快,效果更好。因此,他们主张不应该容忍病人的依赖,而应该鼓励病人主动照顾自己。
6.否认
临床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患者怀疑或否认自己有病。尤其是对于癌症等预后不良的疾病,否认更为常见。比如一个主任医师知道她得了癌症,却矢口否认。她看到病历上写的诊断,还说医生写错了。一些医务人员对这种现象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是部分患者应对危险情况的一种自卫方式。大量研究证明,一定程度的否认对缓解心理压力是可取的。否认就像瞳孔对光的反射。一旦受到外界强光刺激,瞳孔会自动收缩,防止视网膜受到过度刺激。病人的否认也有类似的效果。当无法忍受的不良状况袭来时,自我否定可以避免过度的焦虑和恐惧。严重烧伤、急性脊髓灰质炎和癌症患者容易否认。在一项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有明显否认反应的人比没有否认反应的人死亡率低。
否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在很多情况下也起到了延缓病情的负面作用。比如一个年轻女子得了肺癌,但她否认,拒绝治疗。半年后死于脑转移。有人对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过调查,发现延误诊治的多是有否认倾向的人。
七、同情
每个人都有同情心、怜悯心和亲和力。国外一位心理学家以女大学生为被试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发现越是身处险境的人,同命运的人亲和力越强。这个实验结果也可以在患者身上得到验证。医护人员可以看到,病人一旦生活在一起,很快就能相互认识和理解。他们很容易团结,而且这种团结大多不讲究职位高低、年龄大小等。只要是病人,就可以平等相待,无话不谈。他们关心病人病情的变化,愿意向医护人员介绍他们痛苦的症状,愿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比如一个年过六旬的老教授,因为冠心病住进了一个有七个病人的病房。其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干部。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只有21岁。他们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病人出院,都是道别,互相诉说,互相安慰,留下地址,希望永远保持联系。这种患者和朋友之间的相互怜悯和亲和,可以缓解大家的孤独感,增强安全感,也有助于活跃病房空气,调节患者情绪,对疾病的治疗无疑是有益的。但是,这种同病相怜有时也会起到负面作用。比如一个病人病情恶化,整个病房立刻变得死气沉沉,很可怕,每个人的脑海里都笼罩着一片乌云。一旦有些病人因为抢救无效而死亡,那就更加恐怖和难过了。另外,患者和朋友之间的负面暗示往往会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互相介绍偏方和所谓的经验,干扰医生的正确治疗。
八,靠运气
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幸运。比如在疾病早期,很多人不愿意进入患者的角色,希望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尤其是那些对疾病不敏感的人,运气特别严重。一些已经确诊的人。往往有一种侥幸心理。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自己疾病的诊断还半信半疑,所以有时不遵医嘱;第二,缺乏医学知识和科学态度的人说“不要听医生的威胁,上帝未必和我过不去”。事实上,经常有患者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认真解释,耐心劝导,尽力使患者树立科学的疾病态度,克服侥幸心理。
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处理
乙肝病毒的消毒对控制乙肝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90年代末发现乙肝病毒对许多常用的消毒方法敏感,如98 C2热消毒2分钟使乙肝病毒灭活,失去传染性;常用含氯制剂,如0.5%次氯酸钠,灭活HBV DNA聚合酶1分钟;而过氧乙酸、氯代环己烷、碘制剂、戊二醛对乙肝病毒均有积极确切的灭活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乙肝病毒的消毒方法。
高压蒸汽可以说是一种简单彻底的杀灭乙肝病毒的方法。但由于很多物品和设备经不起高压蒸汽消毒,建议使用对金属无腐蚀作用的戊二醛对被污染的设备(如电镜、内窥镜)进行消毒。效果中规中矩,就是贵。目前使用R射线、X射线、电子辐射对不耐高温的物品进行消毒,如疫苗、抗生素等。这些射线可以穿透塑料制品的包装,彻底杀死病毒,但往往会使人造纤维失去张力,改变一些药物的颜色,因此在中国很难普及。
目前纺织品、毛皮、塑料制品、文物、小型精密仪器、内窥镜、监控装置、假眼设备等。都是用环氧乙烷蒸汽消毒的。其他常用化学消毒剂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常用于杀灭乙型肝炎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如下:
(1)氯制剂:如3%漂白粉、含有效氯的二氯异氰尿酸钠250*106、氯化磷酸三钠等。,用于常温下清洗器皿、餐具15分钟,消毒效果满意。
(2)氧化剂:0.2%-0.5%的过氧乙酸和15%的过氧化氢,可作为外科植入物的消毒剂在室温下使用10-30分钟。用于浸泡病人餐具,可杀灭乙肝病毒。
(3)烷化剂:2%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和电子显微镜的擦拭消毒,10%甲醛可用于血液制品中乙肝病毒的消毒。
(4)加碘剂:1%碘酊25℃可用于消毒温度计、各种医用导管、牙科器械15分钟以上。但要注意密封,避免碘升华。消毒后,应消除表面的碘溶液。有条件时可使用碘伏(含有效碘200*10-6)效果更佳。与肝炎患者接触较密切者,如家属、医务人员等,提倡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两次,最大限度减少乙肝病毒对皮肤的感染,然后用含200*10-6有效碘的0.1%-0.5%过氧乙酸或碘伏浸泡双手1-2分钟。
乙肝病毒基因检测这一节的编辑方法有哪些?
用于乙肝病毒基因检测的主要方法有:荧光PCR、竞争PCR、PCR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标记法和PCR酶联化学发光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试剂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标准曲线和标准荧光也不一样。得到的值从左到右浮动,偏差很大,得到的检测值范围也不同。
乙肝病毒基因检测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ELISA)和乙肝病毒基因(HBV-DNA)的检测。ELISA一直是临床诊断HBV感染的传统方法,反映了HBV感染的免疫状态。在HBV-DNA的检测中,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特异性扩增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保守C基因区的270bp基因片段。在指数接近2n (n为循环数)的情况下,极少量的HBV-DNA特异性分子片段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扩增到1x 107 ~ 1x 108倍。
乙肝病毒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另一种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酒、使用肝毒性药物等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1.休息
在疾病活动期,应适当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要注意动静结合;可从事轻活,直至静止期;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3个月以上者,可恢复正常工作,但应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
2.中医治疗
根据当地情况,可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草药方剂辨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理气活血。热盛者可加减茵陈蒿汤、栀子白皮汤,或煎服龙胆草、板蓝根、金钱草、金银花等。湿盛者可用陈印四逆散、三仁汤加减。淤塞
3.营养应该是高蛋白饮食
热量摄入不宜过高,防止脂肪肝;也不宜吃太多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
4.抗病毒药物疗法
(1)干扰素α (IFN-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剂量不得少于每日1万U,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注射1次。疗程为3 ~ 6个月。可使约1/3患者血清HBV DNA转阴,HbeAg阳性转抗Hbe阳性,HBV DNA聚合酶活性下降,HCV RNA阴性,但部分患者停药后血清指标逆转。早期、大剂量、长期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包括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和疲劳,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以及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2)干扰素诱导剂多聚肌苷酸:多聚肌苷酸(poly inocinic acid。Peoly I:C)可以通过在体内诱导干扰素来阻断病毒复制,但诱导干扰素的能力较低。一般用量为肌肉注射2 ~ 4 mg,每周2次,3 ~ 6个月为一个疗程;还有大剂量(每次10 ~ 40)静脉滴注,每周两次。似乎对近期HbeAg转阴有一定作用。没有副作用。Ampligen (Poly I: C 12U)是一种新合成的新药,是一种比多核细胞作用更强的干扰素诱导剂。
(3) Ara-A和Ara-AMP主要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和核苷酸还原酶活性,从而阻断HBV的复制。它们的抗病毒作用很强但很短暂,停药后会反弹。Ara-A不溶于水。常用剂量为每日10 ~ 15 mg/kg,稀释于1000ml葡萄汁中,缓慢静脉输注12小时,持续2 ~ 8周。副作用是发热、不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全身肌肉和瘫痪。
为什么感染乙肝病毒后没有生病?
我国约有57%的人口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大多数人已经清除了乙肝病毒,恢复了健康。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染了乙肝病毒,什么时候清除了乙肝病毒。医护人员偶尔给他们抽血检查时,才发现他们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现在体内已经没有乙肝病毒了。并获得了对乙肝的免疫力,从此再也不会感染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