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初中外语教学应高度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创设一定的条件、环境和氛围,引导和启发学生模拟语言,通过联想、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归纳来学习语言。因此,有必要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宽松学习氛围。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相关语言知识的教学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符合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和训练策略,更加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敏捷、灵活、开放、独特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尽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

想象力是一种宝贵的心理素质,是创造的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我们可以用图形、表格、模型、语言描述和问题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做到:

1,要尊重学生,努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结构的开放,进行平等的双向交流。使学生对课堂创新活动持积极态度,产生强烈的参与需求,树立责任感,营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课堂学习氛围。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应该经常告诉学生“相信你自己!”“永不放弃!”“鼓起勇气!”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比如,向学生介绍自己时,不像往常一样描述自己的姓名、学历、兴趣爱好,而是问:你想了解我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再问:你想了解我什么?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起初有一阵沉默。当学生意识到他们真的可以向老师提问时,他们的注意力立即转向“我应该问什么问题?”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立刻被激活,问题接踵而至:你叫什么名字?你在哪里学的英语?你几岁了?你喜欢运动吗?你对坏学生有什么看法?你对什么感兴趣?等等。

2.培养兴趣,提供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改进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多种直观形象如幻灯片、简笔画、图片、对话、游戏等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辅以视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启发,以吸引学生,增加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班级授课制有利于教师高效地向全体学生传播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独特思维方式的发展。因此,创造性思维教学应采取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在操作上,主要有两点:集体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采用学生广泛参与思维活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或全班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等等。结对或小组活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或探索发现,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结对或小组讨论或其他活动,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结对活动可以给学生面对面交谈和独立使用语言的机会,产生信息交流,并在双方的互动中得到反馈和修正。小组活动可以让班里更多的学生同时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互动的课堂效果和互动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自由,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机会去说自己想说的话,会让他们更有责任感,更有自主性。结对或小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参与这些活动,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主要合作形式,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结对或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公平的参与机会,促进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创新思维能力与听、说、读、写能力的统一

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听、说、读、写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倾听是接受性活动,但也能培养创造力。例如,听完一小段后,要求学生用对话的形式表达所听内容;与听写相比,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说话是培养创造性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极好的活动形式。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你在湖上的一艘船上。你和你的朋友要去钓鱼。如果你掉进湖里,但你不会游泳。你要怎么办?这些都在挑战学生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在阅读中,分析文章主题、段落大意、人物性格、大师优秀品质等。能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分析、综合、抽象等思维方式。写作可以是各种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老师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小作文,或者设置一个写作情境。通过不断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创作能力会逐步提高。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学生想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原则。要给学生独立联想的时间和空间,否则创新思维无从谈起。需要是创造之母。只有当学生感到学习的需要时,他们才能继续学习,创新才成为可能。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被动的学习,如被动听老师讲解,背单词、语法规则、句型,变成主动的知识。为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训练想象力。

1我先问学生:如果你是电台记者,你是如何采访名人的?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相关的对话材料,然后用在自己的问题上,尽量自己编有自己特色的有创意的对话练习展示给全班同学。这种教学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既能巩固语言知识,又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有助于学生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的流畅性。同时,我们的目的不是为故事寻找一个标准的结尾,而是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机会为故事寻找一个结尾,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地使用英语。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根据教学内容,如某些社会现象的表现形式、某些历史事件的联系,让学生借此机会启发、诱导他们打开思路,尽可能地列出其他优缺点、用途、范围、形式、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同一问题,避免固定思维的负面影响,培养多元思维的习惯和探索精神。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许多可能结果,从而克服思维模式的负面影响,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通过这样的启发和诱导,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思维想象力,使学生的思路从书中提供的一个“点”展开,努力扩展到许多能解释、涉及或被教材内容触发的事例。这种发散性思维训练,还包括通过类比培养学生广泛的联想力和自学能力。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会让学生在受到触动的情况下,思维范围自然扩大,思维向多个方向发展,更有活力。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典型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概念,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思维的规律和方法,逐步形成集中思维的能力。如果让学生操作文字,他们会在这种对话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反复感受语言,运用语言,思维,语言得到相应的训练。研究表明,一项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只能通过从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的反复循环来完成。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同时也可以通过竞赛、串联、比较来训练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经过实践探索,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是开放活跃的,学习成绩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第四,开展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培养求异新思维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使用语言来完成各种任务。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习者用语言完成各种交际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如表达、交流、协商、解释和询问来学习和掌握语言。任务型课堂活动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手段。有了任务,学生的思维、直觉和想象会沿着一定的方向前进,思维活动会更少受阻、更顺畅,用更少的时间表达更多的思想,从而产生词语、概念和联想的流畅性。有了任务,语言学习才能从知识的讲解、规则的理解发展到意义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交际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则去思考新思想,表达新概念。所以很多任务型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学完数字后打电话;在学习了某种强制语言后,安排学生向机器人发送指令;在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后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可以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逐步满足创新思维对活动数量、速度和质量的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组织不同形式的任务型活动。创新能力是发散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理性质疑和归纳等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创新思维能力主要通过语言摄入和输出、意义理解和输出来触发和表现。因此,有必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活动来培养不同形式的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学生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因为这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符合启发教学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广泛而多变的思考,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透彻性,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