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词的由来
汉语中“史”字多被学界认为是清末从日语传入,在中国古籍中找不到。究其原因,是古人的文字尽量做到简洁明了,能使用单字的尽量不用双字。所以中国古籍中的名词多为单字,“史”字在古代汉语中很少见到。大型权威工具书《辞源》中并无“史”字,其“舶来品”地位似乎已有定论。其实并不是。就我所掌握的史料来看,“历史”一词在中国古籍中不止一处出现,其含义非常接近甚至等同于今天的词汇。中国古籍不计其数,种类繁多,名目繁多。尤其是先秦时期,史书的名称都没有冠以“史”字。据说初夏时中国有四部非常著名的史书,名为三坟、五经、八类、九丘。《左赵专公》十二年,楚灵王赞《左氏倚相》:“是好史,能读三坟五经八文九丘。”可见,早在2500年前,楚国的左氏就以其学古名篇的能力而闻名朝野,但可惜的是,《左传》并没有对上述四部古代名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说明。据说孔子写的《尚书·序》中有云:“伏羲(xi)、神农、黄帝之书,名曰‘三坟’,亦为道;、颛顼、(齐)、唐(尧)、禹(舜)的书合称为“五经”。至于夏商周的书,虽然不伦不类,典雅高贵,但属于巴掌大,是历代的瑰宝,被视为大训。八卦称为“八类”,求其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秋,集齐,谓全九州,地,气皆宜,皆集于此书。”考虑到广义上的“史”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记录,从这个角度来说,“坟”、“典”、“所”、“丘”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史书名称。此后编年史一般称为“编年史”,如夏志、商志、周志等,即中国古代三代史也;春秋时期,孔子写了《春秋》,这是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影响深远。后来出现了陆的《春秋》、的《春秋》、的《春秋》等卓有成效的著作,《春秋》成为史书的名称。到了汉代,司马迁写了《史记》,班固写了《汉书》,所以《史记》和《书》都可以称为史书。后来,一些人把历史书叫做日历,比如李悟和李晶。在一段时间内,几个名字,如姬,舒,直一起使用。比如前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正史中,除了史记,以“史”为名者,始于《南史》、《北史》,成书于唐初年。把历和史合而为一,说“史”,始于的《吴书》,书中有一句:“(赵)曰:浮于江面,船百万,其智之能也。他虽有业余时间,但博览群书,传播历史,采取陌生化,并非对所有学生都有效的找章摘句”;《吴国十七王传》和《南齐书·祥子传》中也有“主二意加盛世,积替代品为美,史不靠云”的说法但相对于“史”字的频繁出现,“史”字却是凤毛麟角,在古籍中很难找到它的踪迹。到了明朝万历年间,袁了凡写了一部《史纲》,用“史”字作为书名,影响很大。大约在明朝末年,如果日本人得到了宝藏,他们会把它带到日本。日本学术界重印该书后,流传甚广。日本更新学制时,教育机构选择“历史”二字作为学科名称,其名称开始兴盛。清末民初,中国学术先驱在学术范畴上多受日本人影响,如皮、张、夏曾佑等人著书论辩,传播新知。说到史学,他们喜欢用“历史”这个词,受中国人的影响,“历史”这个词耳熟能详。其实“史”,即“历代史”,可以和“史”字的一般含义同等使用;“史学”与“史学”相比,除了多消耗一个字的笔墨,显得臃肿冗长之外,实在难以分辨其所指。可见,历史这个词绝不是舶来品,也是“出口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