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
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我天生内向。或者我天生是一个内向的女孩/人。
我天生是一个内向的人
我天生内向,这是一个更真实的英语表达。在西方,我不习惯说一个内向的女性/女孩/女人。性别对西方人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你通常会从英文名中知道自己的性别。
我天生是一个内向的女孩/人
我天生是个内向的女孩/人或者我是个内向的女孩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逻辑,直接把中文翻译成英文。
发展
汉英句子的差异
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形合是指英语注重“结构美”,强调句法的整体性和合理性。英语句子常用形态变化、虚词(如冠词、介词、连词)、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从句和独立主格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结构紧凑严密,注重以形表意。所以有人把英语的句法结构称为“树型结构”,树干上有分支,树枝上有节点,还有多余的分支。
汉语很重视意合,也就是说汉语讲究“意境之美”,几乎可以用任何语言单位表达思想,自由自在,语法不全不合理也没关系。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没有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独立主格从句和冠词。特别是虚词(尤其是连词)很多情况下是省略的。它经常一个接一个地使用短语和短句。它们虽然在外表上互不相连,但却包含着逻辑关系,讲究形神统一。所以有人把汉语的这种结构称为“竹结结构”,像竹竿一样简单活泼。
2.英语属于演绎思维,汉语属于归纳思维。
英语中的演绎思维是指,如果一个句子中既有叙述部分,又有陈述,那么英语的表达习惯往往是“直奔主题”,先表明结论,再论证或陈述事实,或者简单概括为“第一个结果是最后一个”,即重心第一。
而中国人的归纳思维恰恰相反,即中国人习惯于“按部就班”,往往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从事实到结论或从原因到结论进行论述,可以简单概括为“因果”,即重点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