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辅导案例

九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辅导案例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寻找情感句,欣赏其中蕴含的情感,欣赏重点句。

(3)学习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和排比、设问的修辞手法。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三,教学过程

第一类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程

1.播放西北高原杨树的信息片,让学生对杨树有一些感性认识。

2.解释:“李”,崇敬,书名意为崇敬地赞美杨树。

3.了解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读课文注释①,老师补充:

茅盾,原名沈德鸿、闫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堡》等。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茅盾1938年底在新疆大学文学院讲课,1940年3月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课,后来离开延安去重庆。这期间,他欣喜地看到广大北方军民在* * *生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粉碎了日寇的一次次“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作者从抗日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饱满。他满怀激情地写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作者当时生活在国统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接表达思想,所以他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热情歌颂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整体感知,初步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1?教师模拟全文。

要求学生正确听语音语调,清除课文障碍。

在文中是指文学造诣深的人偶然得到的东西。陆游《文章》诗出:“文章自然,妙手偶得。”巧手是指技艺高超的人。秀琪:漂亮又高挑。齐,高。通常也指掌握和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

意思是(树枝)从树干侧面倾斜伸出。逃,逃,逃。

2?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的抒情线索。

明晰:歌颂白杨的“不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文中五次提到了不平凡的白杨,并逐一找出了相关的句子。

讨论:如何划分这篇文章的段落层次?

经过讨论,同学们明确表示,要分段落,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的段落级别划分如下:

第一部分(1段):直接表达对白杨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说明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述白杨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其与众不同。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白杨的象征意义,指出主题。

第五部分(第九段):将白杨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1?学生阅读第一和第二部分。

2?思考:开篇段落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清晰:开门见山,点出文章主题,直接表达对白杨的崇敬和赞美,为下文定下情感基调。

3?自由阅读2-3段,要求找出表达以下内容的词语:黄土高原的特点,看到黄土高原的感受,看到杨树时的情绪变化。

净度:特点:是黄绿错综的大地毯,无边无际,坦荡荡。

感觉:雄伟,伟大,单调。

情绪:我困了,发出惊喜的叫声。

4?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①说明杨树的生长环境,“雄伟”“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出杨树的不凡。(2)写高原单调使人昏昏欲睡,从反面为白杨的不凡形象做了铺垫。

㈣结束语

赞美白杨是一篇“美文”,处处洋溢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述了杨树生长的“环境美”。气势磅礴的黄土高原就像远山的山峰并肩而立,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但是西北之行看到的杨树是什么树呢?作者赞美白杨是想赞美什么?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美丽。

(5)赋值1?反复阅读课文,感受课文中表达的情感。2?掌握“单词积累”中的单词。

第二节课

(A)复习课堂内容,引入新课。

作者在歌颂白杨之前,描绘了黄土高原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壮丽、辽阔、无边的画卷。本文不仅介绍了杨树非凡的生长环境,展示了“美丽的风景”,而且渲染了非凡的氛围,衬托出杨树的高耸、刚强、挺拔之美。在赞美了高原之后,他称之为“单调”,然后突然把白杨推到读者面前,在雄伟的高原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晰、分明、高大。西北之行看到的杨树是什么树?

(二)学习探究,继续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1?学生大声朗读,并要求其他学生在听时注意画出课文中关于杨树的直接描述的句子。

2?思考几个问题:

(1)选择哪些词语来概括杨树的形象特征?(2)文章从哪些角度描写白杨?

(3)作者认为白杨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同学们讨论后明确表示:(1)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的形象特征。(2)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描述杨树的特性。干写突出白杨的挺拔;写枝突出其直、近;写一片叶子,突出它的向上;写皮革的时候主要指出是“微蓝”。(3)在文章中,其性格特征总是用“顽强挺立”来描述,用“巍峨”、“不屈”等词语来深化,突出了白杨在恶劣环境中坚强不屈的奋斗性格。

(三)学会探究,继续学习第四部分的课文。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白杨树的“外貌之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文章的主旨是展示白杨的“内在美”。

1?老师大声朗读了第四部分。要求:教师朗读时,学生画出文章中赞美白杨的关联词。

2?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在第7段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2)文章是如何把人和树联系起来的?

(3)这一部分使用了四个反问句。这组反问句的含义是如何逐渐加深的?

学生讨论并总结:

(1)热情地用感情强烈的七个赞字称赞他是“树上的大丈夫”——伟岸、正直、朴实、严肃、温柔、不屈、挺拔,采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

(2)以亲切推心置腹的笔调,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雪域融化的高原,用四个设问写出白杨树和人的象征意义。

(3)第一句讲的是树和人,启发人们深入思考,不应该只认为是树,为下文做铺垫。后三个“不要”由浅入深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我不认为”、“我不认为”、“我不进一步认为”揭示了白杨的象征意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指出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实、认真、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傲然挺立”的形象入手,象征它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哨兵,在敌后守卫着自己的家乡。第四句,从白杨“团结紧密,奋发向上”的品质出发,象征着它作为中国* * *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气势饱满,酣畅淋漓,呈现出博大深远的境界。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4)学生可以自由阅读第7段,体验排比和反问的表达功能。

(5)小结:第八段进一步指出:“我赞美白杨树,是因为它不仅象征着北方的农民,而且象征着我们今天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素、坚定、奋进的精神。”它深化了四个反问句的含义,所以水到渠成,揭示了整篇文章的主旨。

(4)继续学习正文的第五部分。

1?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五部分。

2?讨论:作者对比杨树和楠木的目的是什么?

老师补充:茅盾同志曾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着国民党反动派。我是这样写这篇短文的。”经过讨论,同学们明确表示,作者之所以在这里写楠木,其实是为了将楠木与白杨相提并论,重新强调白杨的不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恨情仇,歌颂抗日军民,与标题相呼应。

(五)全文总结

1?这篇文章使用了象征手法。白杨挺拔、向上却又极其平凡的特质,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形象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作者把自己所有光明的政治主张和歌颂党和抗日军民的炽热感情都献给了白杨树。

2?以白杨的“不凡”为抒情线索。1、4、6、8段分别歌颂白杨的“不凡”,句子结构相似,含义更深。“非凡”二字反复出现,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完美地结合了非凡的“景”、非凡的“形”、非凡的“神”,白杨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6)作业以一棵树为题,描述其形态特征,并赋予其象征意义。

板书设计

白色?环境之美

杨?非凡?形神之美

树木?象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