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是中考必考题之一,比重较大,分值较高(其中任务型阅读占50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能力(1)。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较差,必然会影响中考成绩,甚至影响高中英语学习。因此,培养和提高农村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在新课程理念下,研究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及教学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教学对策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指出1。他们可以从上下文和构词法中推断并理解新单词的意思。2.能够理解段落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能够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够阅读常见类型的阅读材料(2)。初中生要求阅读英语,阅读理解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理解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英语听、说、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决定着他们的英语考试成绩。另一方面,农村初中教师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远不如高中教师重视,没有很好地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因此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

1,农村初中生英语基础差,害怕阅读理解题。

由于农村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积累不足,很多学过的单词没有背下来。阅读时,他们学过的一些单词变成了新单词。加上原阅读文本中的一些生词,整篇阅读文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单词对学生来说是生词,导致学生对阅读理解产生恐惧心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无法理解。很难理解文章的语境、段落的过渡、衔接、文章的结构和行文风格的逻辑关系,于是他们猜测答案,得到答案,这样阅读理解题的分数就低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当学生遇到阅读题时,个别学生甚至不看文章内容就直接选择答案。

2.课外阅读少,知识面窄,阅读理解能力低。

由于农村初中生缺乏阅读实践,教师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农村初中生阅读量很少,对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及相关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学生知识面窄,无法在特定的背景知识和环境中理解文本,阅读时无法掌握特定背景和情境中的知识,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农村初中生没有掌握阅读技能,得分率低。

农村初中的英语老师更注重讲解学生的语言点,比如讲解词义、短语、句法等。阅读课变成了语法分析课或者单词解释课。遇到生词时,教师主要以解释为主,忽视了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略读跳读、预测等必要的阅读技巧。导致学生没有掌握阅读技巧,得分低。

二、针对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平时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要解决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教学对策:

1.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农村初中生的阅读理解教学。

针对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应重视农村初中生阅读理解的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阅读,为学生今后的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结合课本阅读课文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他们对阅读的恐惧。

让学生把“阅读”变成“阅读的乐趣”,教师要注重阅读课有趣的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兴趣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要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他们就会对阅读英语感兴趣。《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任务型教学。我在教每一节的时候,经常使用任务型阅读教学。让学生快速阅读5-8分钟左右,同时做对话或课文理解题,或设计几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与文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完成,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课。然后根据精读的要求,让他们自己找出自己的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采取课堂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没有确定的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也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此外,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英文报刊杂志、原创音像作品也可以丰富英语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以提高英语基础,克服阅读恐惧。

3.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拓宽实践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理解各种主题和体裁的书面材料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3)。《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阅读语言能力的要求是“除课本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5万字以上。”语言学规律表明,英语教学应该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和大量的信息。应该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入口入手。因此,有必要加强课外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选择一些题材和体裁广泛实用、内容有趣的书籍给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快乐的学习过程。我经常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让学生接触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英语阅读材料,如短文、广告、海报等。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学期订阅《英语周报》、《英语教程》、《中学英语花园》等内容广泛、丰富、实用、有趣的英语报刊杂志,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语言材料,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更多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发展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文化生活经验。同时,鼓励学生多关注公共场所中英文提示或公告的内容,以拓宽知识面。

4.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题的得分率。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遵循英语阅读策略,掌握解题技巧:(1) A .解题时,首先要了解课文的体裁,快速浏览文末的题目要求,找出考点和题目类型,带着问题阅读,做到有的放矢。b .快速阅读,把握文意,理清层次关系。c .理解了大意之后,还要注意具体细节,辅助图片、表格、背景知识,以及题目中隐含的思想。d .认真审题,仔细推敲,开始答题。(2)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词汇,教给学生一些猜词技巧。《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进行推断,理解生词的意思。初中生词汇量有限,直接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文章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词汇。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生词,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既不能查字典,也不能互相讨论,所以学会猜词是非常重要的。猜词一般利用上下文线索、构词法等。虽然一个词通常有不同的词性和意义,但在其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只有一种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或者上下义的关系来猜测一个词的意思。他把轮胎放了一点气。从给出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根据上下文猜测出tires的意思是“轮胎”。答题后要仔细检查,提高阅读题的得分率。

5.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保证(5)。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a、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试卷中英语阅读题量的增加,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这体现了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必须在单元中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效率。每节课留出1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根据不同年级,选择一篇难度适中的短文,加上4-5道理解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全文并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性,并给予指导和点评。b、养成默读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初中生还是可以朗读的。在基础阶段,当然需要选择一些精彩的对话、短文或广告进行朗读和背诵,但在考试中,如果有时间限制,则需要默读。因为读音会影响速度。c、养成“理解意义”的阅读习惯。即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或语言结构来猜测和确定生词的意思。有些学生在字典里查生词,一方面浪费了很多时间,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边学习一边查字典,有时候难免会忘记文章的一些意思,甚至不得不重读一遍。d、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有些学生喜欢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从一个词“爬到”另一个词。这种阅读方法既浪费时间又抓不住中心信息,无法对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改变学生逐字阅读的方式,养成分组阅读的习惯。例如:计算机/需要/定期/维护/在/订购/去/执行/在/他们的/最好。逐字阅读不仅速度慢,而且很难一下子掌握整个句子的中心意思。如果你在《计算机需要定期维护/以便/以最佳状态运行》中读到它,你会很快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总之,通过改变阅读课的教学理念,采取正确可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克服学生的阅读恐惧,培养农村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掌握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一定能够逐步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包:英语奥数八级(2008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3)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4)杨进长:如何克服阅读障碍――猜词义,《中学外语教学》,2005年第5期。

(5)、、杨达亮。基础阶段英语阅读课教学之我见。现代中国教育,2007.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