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视频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2.你可以形成语感。有些句子不用背语法就能脱口而出,这是突破英语一些难点的关键。
3.你可以积累词汇短语的数量。你可以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下尽可能多的记住有用的短语和词汇,而这些可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如果你想给老师同学一个惊喜,不妨多试试这个方法!
观看英文电影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英文电影是一种集图片、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的信息媒体。它能营造生动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了英语电影如何影响学习者的语言知识结构和心理素质,介绍了英语电影的文化艺术特点,总结了观看英语电影的独特学习方法。
关键词:英文电影,语言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文化艺术鉴赏。
一,语言知识的结构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杨,2005: 9)如今,英语电影受到越来越多当代大学生的青睐。适当利用电影进行学习可以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于是,我们利用外国语学院的视听课,对200多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每月八次)的电影视听说实验。结果如下:
1)经过这种强化训练,大概有70%的人听力准确率真的提高了。而且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视觉和听觉属于两种不同的感觉神经通路,在大脑皮层有不同的兴奋点。一般来说,一个激动点的激动会影响另一个激动点的激动[1]。所以这个数据也支持了电影可以提高听力的说法。
2)在两个月的实验中,有一项数据也表明,约73%的人在观看时模仿对话,并取得显著效果;约68%经常模仿修辞、逻辑、含糊、委婉、幽默、机变等各种口语表达技巧。经过反复练习,他们的口语表达特点也呈现出一些特质和多样性,摆脱了中国传统僵化的语法教学法的影响,提高了表达能力。同时,电影加强了学生对句子的语调、语气和节奏的敏感性,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是模仿英语口语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3)1973年,加拿大毕晓普大学的莱昂内尔·斯坦丁(Lionel Standing)的一个实验证明,一张图片相当于至少10个单词的价值[1]。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大约70%的学习者发现他们的词汇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而且,语言学家Terrel也认为,外语学习者如果词汇量足够,语法知识不多,就能更好地用外语理解和表达自己。因此,这种方法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
4)在实验中,约98%的人经常遇到电影中的生词或怪句,约68%的人根据当时的语言环境进行一系列有机的逻辑推理和主观判断,猜测出的意思与原文非常接近。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对白:阿甘:我以为我会回到越南,但他们却认为我对抗社会的最佳方式是打乒乓球。所以我在特勤部门,在全国各地旅行,用“老兵”这个词给所有受伤的老兵打气,并展示如何打乒乓球。是一个新词,但是有同学猜测意思是这样的:第一,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到越战归来的人又负伤了,所以大意应该是伤兵或者老兵。可见,看电影学英语不仅是提高自我主动性的表现,更是一种特殊的能力——猜词和理解意思。
5)锻炼翻译能力。影视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部分,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中外文基础。发现反复看同一部电影可以培养两种翻译能力: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2]。
当影片中的人物停止简短对话时,学习者可以立即进行口头翻译。实验中发现97%的学生缺乏这种能力。由于难度很大,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系统、文化背景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和记忆能力、信息组合能力和高超的即兴水平。因此,只要进行持续的听说训练,学习者的交替传译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另外,由于故事的需要或者导演的有意安排,有时人物之间的对话是连续的或者不间断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这样的语境来练习同声传译。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练习同声传译的人数几乎为零。因为要求译者和对话几乎同时进行,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又由于节奏紧迫,耳脑和听写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译者不仅要保持高度的专注,还要保持半句之间的差异,或者比对话慢一句的间歇翻译。
6)学会使用经典句型。如《乱世佳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卡萨布兰卡“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镇,有那么多城镇,有那么多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勇敢的心:“战斗,你可能会死。快跑,你至少还能活一会儿。许多年后死在你的床上。你愿意交换吗?从今天到那天的所有日子,就为了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可以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等等。
第二,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由三个因素组成:心理潜能、心理特征和心理素质[3]。英语电影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也值得思考,了解和掌握这一点对正确指导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心理潜力。在看电影的时候,学习者的心理潜能也会得到开发,优秀的智力和非智力潜能也会得到培养。对此,我们对200多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约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观察能力可以提高。比如看《达芬奇密码》,一部充满复杂悬疑、西方宗教史、神学、心理惊悚的作品。如果一个学生有很强的观察力,他能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细节,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经验。②约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记忆力有所提高。通过看电影学习英语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记忆力,还可以掌握更多的外语知识。③约76%的学生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丰富。比如看《越狱》、《肖申克的救赎》、《魔术师》和《致命魔法》这样的推理片,没有敏捷的思维,很难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高水平的思维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习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更高级、更复杂的过程。④约75%的同学觉得可以提高对事物的注意力。注意力不仅是智力活动的门户,也是智力活动的组织维护者。拥有良好的注意力品质也会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2)心理特征是指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多种心理特征,如感知的直接性、情绪的波动性和传染性、意志的调节性等。然而,在纷繁复杂、亘古不变的影视传播中,由于影片中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和多维度的人际关系,以及美国电影等西方电影也充斥着低俗和暴力,调查中约有71%的受访者认同部分大学生对不良诱惑的抵抗力较差,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刻意寻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
3)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后天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如观察的敏锐度、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情感的倾向性、意志的坚持性和自制力、理性力量的严谨性和创造性等。调查显示,约87%的人认为,由于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趋于盲目,使得部分人缺乏基于道德和价值的情感、责任、信仰、理想等心理机制的内在张力。
三。文化艺术欣赏
语言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证明,任何人想学好一门外语,在不了解西方文化传统、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细节的情况下,想学好英语,简直是异想天开(杨清平,2000: 23)。英语电影是一种能反映民族信仰和情感的文化载体,让学习者不出国门就能接触到西方的各种文化习俗,欣赏到真正有意义的文化艺术。
1)了解其他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倾向。以好莱坞的西部故事片为例。它以19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对西部荒原的开发为背景,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比如电影《火车大劫案》。它勾勒出以文明和野蛮为中心的一系列对立;影片中的牛仔、警长、牧场主、歹徒、印第安人分别代表了善与恶。
2)以新颖的思路了解时代特征和社会现状。这类电影包括《徐彬传》、《飘》、《音乐之声》、《断桥》等。比如经典电影《断蓝桥》,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描写,揭示了战争对人们幸福生活的破坏,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其反战倾向非常明显;猛烈抨击英国的正统观念。
3)了解西方国家的传统历史、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比如《一个国家的诞生》以美国内战为背景,描述了白人在南方被所谓残暴的黑人杀害、抢劫、强奸,甚至不得不组织三k党共同对抗黑人的历史故事,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公民凯恩》通过对报业大王凯恩的描写,嘲讽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问题,发扬了以卓别林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揭露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丑恶历史,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一夜情表现了富人和穷人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反映了遭受经济危机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4)了解外国经典戏剧艺术。比如《断蓝桥》的艺术结构就是传统的戏剧结构。它的开始为后来的悲剧结局奠定了合理可信的基础;发展部分潜在的级差,矛盾加深到了极点;高潮表现在纯爱与传统观念的较量;第二次高潮后展示结局。影片的叙事手法是传统的倒叙手法:从结尾开始,中间有完整的长记忆。它在细节处理上也非常出色:重复出现的“吉祥符号”的细节;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抹去口红的细节。
四。结论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得知,看电影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将学习融入到有趣的影视作品中,让学习者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和应用。因此,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宝贵的多媒体资源加深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掌握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学会批判性学习,培养正确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资料:
[1]由沃尔夫(美国);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翻译。大脑的功能: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
[2]赵俊峰。商务英语口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438+0
[3]王立新,郑宽明,.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舒。影视课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4年6月1版。
[5]端木一碗。大学英语外文报刊阅读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