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和杏花村酒

昨天是清明节,下了一整天的雨。真的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但是我没有出门,所以很难说“路上行人都快死了”。刚好有时间,我又一次探索和研究了《清明》这首诗。“请问,餐厅在哪里?牧童指杏花村”,一首《遥指》最为出神入化,从此造就了杏花村的诗意。据说这首诗刚出现的时候不叫清明节,叫杏花村。所以,这次我就来探讨一下清明节和杏花村和杏花村酒。

据初步统计,中国有20多个杏花村。杜牧指的杏花村是谁?真的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用处。目前因为“杏花村”的经济价值,竞争最激烈的是山西汾阳的杏花村和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山西汾阳杏花村说汾阳和杏花村是一体的,说汾阳是杏花村的酒,杏花村指汾阳。安徽池州杏花村说他们那里也酿酒,而且杜牧在池州做过官,没有资料显示杜牧去过汾阳。再比如汾阳的杏花村。杜牧自己写了一首《并州道中》诗,池州杏花村认为诗不靠谱。

2000年,池州杏花村重修了古井址。一年后,他申请注册了“杏花村”旅游服务商标。此举一出,立刻引来汾阳杏花村的不满,因为早在1957,汾酒酒厂就已经在酒类产品上注册了“杏花村”的商标,后来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此后十年,两地为商标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打官司,多次起诉和上诉都是池州杏花村胜诉。媒体称,判决标志着杜牧写的《杏花村》分裂,“酒”在山西,“戏”在安徽。

可见杏花村是有自己的历史的,也是真实存在的。但各个杏花村的长期历史基本不为人知。它是什么时候得名的?不能追溯到唐宋时期。汾阳的杏花村名气太大了,唐代只有果扎镇有记载。就连民国初年的杏花村村民,也只说是唐代的“吴杏花”(1922作家萧湘游记《诗人歌唱的杏花村》)。在没有可靠资料的情况下,只要仔细阅读《清明》这首诗,就会知道“杏花村”的字面意思并不是村名,而是杏花盛开的村庄。除了杜牧的诗,杏花村还出现在晚唐其他三位诗人的诗中。许浑《夏迪归蒲城庄》:“失意归三径,伤春留九门。细烟柳路,小雨杏花村。牧场亦唤犊,邻翁亦抱孙。不知郑宇之苦,故迎马而问寒。”薛能《春回北舟》:“终日绕盘,回舟至蜀门。杨柳渡雨干,杏花村山热。净镜空山明,孤灯极昏。边城不是意思,回头不是最后。”文《送别友人》:“半醉送别诸门,含古之悲。晚风白杨社,冷食杏花村。暮色抽离心情,伤春忆词。岁月无限,何况孙岚。”这些杏花村无一例外都不是指村名。所不同的是,杜牧的《杏花村》与酒结缘,因其朗朗上口、意境深沉而广为流传,使得《杏花村》逐渐演变为一种诗意的酒意。

?根据历代酒文化书籍的记载,古代汾酒酿造需要杏仁。在众多的宋代酒类人物中,最具学术价值的是朱军的《北山酒经》。它在记载竹叶青羊肉酒配方时,多次提到杏仁:“杏仁曲,每边一百斤作杏仁十二两”。明代郜琏在《尊生八记》中也谈到了汾州羊酒的配方:“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杏仁一斤”。这意味着杏树自然会在汾州酒家附近大面积种植。很有可能是杜牧的《清明》诗流传后,汾酒最著名的酒厂慢慢叫杏花村,是在晚唐以后,甚至是南宋以后,因为学界认为《清明》诗很可能是“伪诗”,最早见于南宋中期的锦绣花谷。

汾酒是起源于唐朝以前的黄酒。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汾酒应该也是黄酒,但更“清”,质量更高,在北齐酒色皇帝高湛的宣传下更是声名远扬。《北齐书》中,高湛在晋阳写给他在邺城的侄子王小语康舒的信中说:“我喝两杯汾清,劝你在邺城喝两杯。”

中唐李昭《唐史补》所载的唐代名酒有:“河东干和声,葡萄,龙州富水,荥阳上洞泉,富石冻泉,剑南烧泉,岭南灵溪,博罗、翼城九云,浔阳之水,北京西城,虾子。”还有撒的三乐浆,法出波斯。三勒人被称为鼹鼠、皮里勒和胡里勒。“品种很惊人,但是粉青好像已经下架了。到了唐代,汾阳(即河东)兴起了“干河”和“葡萄”。

杏花村还出产一种羊酒,始于唐代,出现于宋代,盛于元代。《老》曾记载唐太宗与大臣许的一段对话:“臣以为大臣中只有卿仙,却有人说卿的错误,为什么?”许答道:“春雨如霜,孕育万物。农民喜欢湿润,行人讨厌泥泞;秋月如月桂树,普照四方。美女喜欢享受,小偷讨厌它的光彩。天地不能为人所欲,何况是大臣?我没有羊酒,怎么调节它的人群?”可见唐代的羊酒是很有名的。

宋代元老院孟在《东京梦》宣德楼前的宫殿中记载了它的价格:“本店是最受欢迎的酒店,银瓶酒七毛二,羊酒八毛一。”喇叭是盛酒的容器,也是测量工具。元代李德宰散曲说:“金瓶满羊酒,不似魂芽泛金瓯”。明代王世贞在《酒》中称赞:“羊酒出孝义等汾州诸县,洁白清澈,美如冰,风味十足,远出香菱。”关于羊酒的作用,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第二十五卷中评论说:“羊酒能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

杏花村人与少数民族接触频繁,对蒙古族的口味和习惯非常熟悉。到了元代,羊肉酒的工艺进行了改革,酒质更加独特,受到蒙古人的称赞,并远销英法等国。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里有一个瓷制的方形酒瓶,里面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柳树下,一男一女正在跳舞,还有一男一女两只山羊悠闲地四处张望;另一边,一男一女正要过桥。桥上立着一座牌坊,牌坊上写着“登仙桥”三个大字。在桥的上空,有几只鹤在飞来飞去,桥的旁边有一朵杏花。两边是一副对联:“金踏板高跨草原;娄宇人醉杏花。”酒瓶上刻着杏花,上面写着“杏花”,应该是杏花村商标出口的先例。杏花村的羊酒扬名世界,扬名海外。到了元末,杏花村各个酒厂生产的酒,作为汾州府最重要的特产,几乎成了汾州府的代名词。据说,杏花村各个酒厂的酒,此后都叫汾酒,出口时统一署名“山西汾酒”。

?汾酒走向世界,晋商心胸开阔。到18世纪中叶,汾酒在俄罗斯酿造,被俄罗斯人称为“中国的伏特加”,被山西商人称为“贝特加”。清末民初是汾酒的又一个大发展时期,工艺改进,产量增加,质量提高。2005年,汾酒在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得一等奖,获得一等金奖,跻身世界名酒之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全称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是美国国会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举办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在当时,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场合。参展国家31个,展品生产厂家和送样单位20万个,展品在农业、工业、食品、园艺等11展厅展出。开幕式首日参观人数达20万人,整个展览期间参观人数达19万余人,成为20世纪举世瞩目的国际博览会之一。

汾阳汾阳酒是白酒的总称,具体名称有很多。但是,不管叫什么名字,提到汾阳酒就可以叫杏花村酒,提到汾阳酒就可以说是汾水。汾酒集团公司在宣传材料中称,汾酒曾经有过三次辉煌:1500年前,北齐的武成帝、高湛对其推崇备至,二十四史有记载,一举使汾酒声名大噪;晚唐杜牧的《清明》诗让汾酒第二次出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得一级金奖,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事实上,《清明》这首诗不仅让汾酒第二次出名,也通过与杏花村的融合,让汾酒深入人心。

目前,汾酒集团以“杏花村”为商标生产了多个系列的酒,其中有一个直接叫杏花村。不知道它的质量如何,不如尝尝。

特别是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