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抑郁障碍的历史回顾
“抑郁”这个词来自拉丁语动词“deprimere”,意思是“压下去”。从14世纪开始,“压抑”就被用来表示压抑情绪。1665年,作家理查德·贝克在他的著作《编年史》中第一次在英语中使用了抑郁症这个词,而在1753年,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也以类似的方式使用了这个词。很快,这个词开始被用在生理学和经济学领域。1856年,法国精神病学家Louis Delasiauve首先用它来描述一种精神症状。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在医学词典中,用来描述情绪功能的生理性和隐喻性下降。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抑郁症就被认为与才华出众、知识丰富的男性相关联,被认为是深度思考和创新带来的危害。随着观念的更新,这种观点逐渐被抛弃,从19世纪开始,与女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他的论文《哀悼与忧郁》(1917)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忧郁状态比作哀悼。他假设,客体的丧失,如重要关系的丧失或死亡导致的失恋,可能会造成主体(自我)的丧失,因为抑郁的个体会通过潜意识的自恋与情感客体产生密切的联系。这种损失会导致比哀悼更严重的精神抑郁症状。患者不仅对外界有负面看法,还会自残。患者自我认知能力的下降体现在:自责、自卑、无自我价值感。弗洛伊德还强调早期经验是诱发因素。阿道夫·迈耶提出了一个结合社会和生物因素的模型。他强调个体在其特定环境中的反应,认为应该用“抑郁”这个词来代替“精神抑郁”。《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1952)第一版包括“抑郁反应”的诊断标准,而DSM-II(1968)称之为“抑郁性神经症”。早期的DSM将抑郁症定义为对内心冲突或确切事件的过度反应,抑郁症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被归类为主要情感障碍。
到20世纪中叶,研究人员提出了化学失衡理论:抑郁症是由于大脑中神经递质的紊乱引起的。利血平和异烟肼可以改变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20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这两种药物对抑郁症状的作用,提出了“单胺假说”。
“重性抑郁障碍”这个术语是由一些美国临床医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最初是作为“研究的诊断标准”的一部分,1980正式纳入DSM-III。为了保持一致性,ICD-10使用几乎相同的诊断标准。它使用DSM的最低阈值作为轻度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并使用比DSM更高的标准来诊断中度和重度抑郁发作。之前的“精神抑郁症”概念,作为重性抑郁障碍的一个亚型依然存在。
抑郁症的新定义已被广泛接受,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和发现。关于是否回归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论,这些标准一般都是基于经验的。新标准扩大了抑郁症的覆盖范围,也受到了批评,被认为与20世纪50年代末抗抑郁药的研发和抑郁症生物模型的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