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学校工作一年。

终于又到暑假了,在国际学校工作的第一年顺利通关,我觉得是时候总结了~

我的职务是EAL老师,“英语外语老师”。EAL,英语作为附加语言?翻译过来就是“英语作为附加语言”。当然,学校开设的英语课程都是外教授课,只是有些孩子跟不上。EAL老师的工作是每周几次帮助这些孩子,以便他们能尽快跟上进度。实现这个目标很难,但让这份工作更难的是,整个EAL系的工作面向所有学生(1-12年级),一个EAL老师至少要面对一个年级以上的学生。

工作模式有趣,可分为推入式和拉出式推入式是指EAL老师走进教室,陪学生上外教英语课,及时提供帮助;拉出去就是EAL老师把EAL学生拉出来,和外教同时给他们上课。

正是因为这种工作目标和方法,我需要经常与外教密切沟通和配合,也可以时不时地“观摩课堂”,所以有更多的感触:

很多人都知道,国外没有英语课程的教材。外教备课就是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寻找合适的素材和资源。相对于国内的英语教材,这种教学体系看似不太系统,但却给了老师更多的自由,发挥更多的创造力。

2)外教现成的教学资源真的很丰富。他们经常用的Twinkl?几乎所有的东西,从课件到习题,习题纸还是有层次的。相比我之前的外国语学校(英语课程挺好的),每推出一本新教材或者整合一本,老师备课量猛增。用朋友的话说,是真正的“刀耕火种”。

3)“准备学生”是外教最大的问题。在备课的过程中,准备学生其实比准备教材和教法更重要。我以前很奇怪,为什么有的老师专业素质一般,但是教出来的孩子却可以这么优秀。当了老师之后,我发现这和“准备学生”有很大关系。找到学生的I,让他们踩一下,然后+1。

说起来,双语部的孩子(中国籍)其实都是?EAL,哪个国家不把英语作为附加语言?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更难搞清楚这些孩子的I。

在这一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从EAL部门和中外同事那里学到了一些东西:

1)教室布局。以前经常听说外教的环境创新能力,今年才真正见识到。很多外教把教室装修的很好,细节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我选择了一张我在学年开始时拍的角落照片。当时老师还在装修教室,用的材料叫了很多。可惜完工时我没有多拍一张照片?《糖果店》(是的,每个学年教室的主题都不一样)

2)我的网盘和书签渐渐变成了叮叮当当的猫。今年收集的资源呈指数增长。这两天光是整理就花了我不少时间。我感觉我可以拿出一两个我需要的资源。是不是像个蓝胖子?

3)标准化评价。中国烹饪的“少”和感觉,与外国烹饪准确结合,似乎还不错。在这里,学生们“经受”了大量有意或无意的评估。可以质疑的一点当然是这个频率是否合适。好处是老师会更了解每个孩子的弱点和优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这也是EAL学生实现流动的基础。

4)同伴压力(可变动机)。来自中国的同事非常优秀,我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中年女性读书,张先森也是压力很大。他居然要拿证,哈哈~

当然,我也要吐槽:

1)工作量大。我的教学周是21,加上每日家教时间,每周两次拓展课程,每周一次家教课,每周一次服务时间,每周一次午餐值班。换算下来,一周的工作量接近30个课时。

2)EAL教师遭受的“歧视”。一些家长拒绝让他们的孩子参加EAL的课程,认为花这么多学费只是为了参加外教的英语课程。年纪小一点的孩子也许能这么坚强沉浸,有些高年级的学生真的太纠结了。《鸭子听雷》比中国的课好吗?此外,这个EAL体系是流动的,学生不会永远是EAL。我有一个夸张的案例。这个孩子一直在和父母吵架。每当他妈妈不让的时候,我只能在推的时候多帮他一点。每当他“劝他妈”的时候,他就会来上我的拔拉课,等等。)。

明年,我将在一个新的部门工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