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核心词汇,提高语篇输出能力

一.导言

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在一个交际过程中由一系列连续的段落或句子构成的整体语言”。把目标文本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和训练,就是文本的分析能力。麦卡锡和卡特提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然而,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过于偏向于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学习精力多用于知识点的讲授、强化、练习、巩固和复习,导致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能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不足,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从2011中考阅读题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在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以语篇理解为目的的题型上的失分比其他以考核语言基础知识为目的的题型多。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既是《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客观需要。

第二,定性分析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杭州市2011各类高中文化考试命题实施细则》的要求,杭州市中考试卷命制侧重于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素养。

以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单词填空为代表,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测试目标的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新课程理念,在注重科学性、严谨性和基础骨干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学科能力和语用素养。卷内选文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旨在歌颂人性的美善,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社会性。

2.考点是面向全体学生设置的,考虑到了试卷的选择功能。试题形式保持相对稳定,测试目标有适当变化,主要侧重测试学生阅读文本、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多样性和科学性。

三,语篇分析与阅读提问

语篇分析在阅读题中的应用。

1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选择多以故事为主,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完形填空题的体裁多为记叙文,以叙述和讨论为主;题材多为励志情感故事,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语言地道简洁,以故事为中心;长度300字左右。

2011杭州中考试卷中的完形填空是一个与梦有关的小故事。应该说故事本身和考生的一些人生经历有相似之处,为考生理解句子、掌握解题方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11-31)他上九年级的时候,有人让他写一篇__31__关于他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做什么。

31.演讲论文通知日记

这个小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下面。考生可以找到相应的句子“两天后他收到了他的论文回来……”通过仔细阅读文本,最终成功锁定选项。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中关键词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2.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中考英语试卷至少有三篇阅读文章,阅读量在1000字以上。文章主题广泛,体裁多样。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看,阅读题的设置往往可以分为归纳概括题、细节理解题、句子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四种类型。

从考点分布来看,2001中考阅读有一半是细节理解和归纳,包括第二节的任务型阅读。只要仔细搜索,不难找到相应的细节。

(2011-50)50.从文章中可以得知______。

一个人必须努力工作才能达到他的目标

患难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

c .西瓜是最健康的水果

一个人应该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这个小题目重点考察考生对信息的把握、分析、整合和处理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全文,理解段落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概括全文中心,从特殊到一般概括主题。

选择单词填空

填空的选词有很好的辨别力。2011杭州中考试题选词填空,重点是实词的运用。考点的合理分布是语言知识和语篇结合的最好体现。

这个问题的错误主要有三种:

(1)形态变化错误。64题,动词过去式;67题,反身代词的变化;70题,被动语态动词过去分词的变化。

(2011-70)下一次我会打败你,因为你已经70)_成长_你将会成长...

(2)对意思的误解。对意义的理解造成的错误不在少数。

(3)词性判断的错误。68个问题,形容词。

该题型的考试目的决定了其考试的主要技能是:字形判断;语义理解;句间连接;抓住课文。它侧重于文本微观层面的选词、词形变化、逻辑、衔接和连贯。

第四,提高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语篇理论下的阅读教学应以目标文本为整体,从文本的层次结构和内容入手,要求学生掌握文本的主要信息。在此基础上,有序进行语篇层面的内部分析,实现从语义、衔接、连贯、修辞风格、信息结构等方面对语篇的解读,积极营造学生参与、体验、交流、分享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1.宏观感知,文化渗透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观察到一些突出文化语境作用、注重语言交际功能的题目,学生失分较多,这反映了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文化的缺失。

(1)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语言教学不能仅仅是单词和语法的积累,更应该是文化的渗透。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永远不会有生命力。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开阔视野”。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重语篇、重应用、重交际”的教学原则,努力创设交际语境,连接文化,增加阅读教学的文化内涵,有目的、有预设地提供与目标语篇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全面、宏观地掌握和理解语篇。

(2)文化差异决定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表达方式的差异。从词汇到句法,从语篇结构到交际环境,都有文化因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文化导入是有效语篇学习的保证。创造有效的语境是文化导入的前提。

2.语境对比,教学文本

有效的语境设置不仅能使文化渗透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还能起到烘托语言环境、理性感知语义的作用。

(1)现代教学与高科技手段融为一体。语篇教学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多媒体计算机语言课件的作用,使情境的创设符合语篇教学的需要,呈现出新鲜、直观、生动、多元、丰满的特点,成为语篇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力支撑。图片、幻灯片、电影和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英语文化的真谛,增强语言理解能力和对文本阅读的适应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能力。

(2)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是参与式的。学生只有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才有机会使用语言、感知语言、发展语言。阅读教学课堂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服务的对象——课堂的主体。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显示其动态交往活动的生命力。

(3)利用教材内容,创设表演情境,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首先,阅读教学要与课本教学紧密结合,科学充分地挖掘课本资源,以此为源,拓展学习渠道,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需要。表演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分享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在虚拟情境中感知语言、分析语义、锤炼结构的机会。开发和挖掘学生使用语言的潜力;激发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需要指出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一种期待的态度,努力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3.微切割,战略领先

语篇教学从宏观角度强调语篇与意义的联系,但这并不否认从关键词、词汇衔接手段、逻辑连接词、语法手段等方面对语篇进行微观分析。

(1)一篇课文的主题是直接显露在课文中的,而其他的则隐藏在课文的背后,这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去挖掘。而利用文题,往往可以直观有效地框定课文的范围,学生可以根据题目准确地解读课文的主题。标题是整篇文章的关键词,是预测文章内容的有效手段。

(2)利用语篇语境引导学生注意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实现。衔接机制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途径。分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对学生掌握语篇起着关键作用。

(3)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已有的不良阅读习惯,这不仅是语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包括:预测阅读内容,猜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利用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生词的意思,理解一个段落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文章中的主题句,根据标题和图片预测文章的内容,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词典进行学习。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杭州市2011中考英语科目试题对考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目标语篇为出发点,将整体教学的理念贯穿于语篇教学中,积极创设语言使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和体验语言交际活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了解语言使用的文化内涵,克服传统教学分割文本、孤立分析的弊端,坚持教学中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并重,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阅读策略开展不同目的的阅读活动,深化文本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