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风生水起全攻略
一个
大学和高中非常不同
自然环境、学习方式、个人目标、社会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大学里需要我们去适应的变化。
(A)生活的变化
1.我开始担心吃的问题。
进了大学就要安排一日三餐。可以去学校食堂,也有人会去学校周边的小餐馆改善生活。有的同学因为离家远,饮食习惯不一样,很难适应,天天为吃饭发愁。
2.有室友
很多同学之前没有在大学住过,所以没有需要和别人共处一室处理的人际关系问题。上大学后,他们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陌生人一起生活,相处中难免会有摩擦。
3.开始做“家务”
自己生活,衣食住行全靠自己,这就跟做家务一样,比如打扫个人卫生,宿舍卫生,打水买菜,洗衣服,上街购物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男生有时候还要学会缝衣服,学会理财。
4.更多空闲时间
到了中学,课外时间就少了,被各种补习占了一大半。进了大学,周末不上课,有些专业课也排不满所有的课表,所以课外时间多了,老师也不再关注你的课后生活,所以很多同学觉得很闲。
5.时间表变了。
到了大学,没人催你早睡早起,也没人催你运动。很多大学生作息时间有问题,已经失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有人这样形容:“高中的每一天,鸡鸭鱼肉依旧瘦,大学的清汤难止发胖。”
(B)学习变化
1.
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
一旦进入大学,你会有更多的目标。出国、考研、就业……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但是也有很多新生失去了目标,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比如,由于父母选择热门专业的压力,或者服从调剂等原因,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或者有些人认为毕业后的出路主要靠关系,学校表现的好坏不能决定未来,这些都容易产生暂时的迷茫,缺乏学习动力。
2.
课程内容变化
在中学,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应付高考,所以学习的课程是固定的。大学除了基础学科外,还应该多学习专业的专业知识。另外,大学是我们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的好时机,可以通过广泛吸收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3.
学习方式的转变
大学强调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老师只指导难点、重点、国际前沿和实际应用,而不是照本宣科。课堂教学中60%的知识都在课本之外。很多时候,课堂上的学习只是整个学习内容的一小部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依靠课后的时间,所以学会自己分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4.
思维方式的改变
大学教育不是等着老师来提供答案,更多的是培养思维能力,包括用批判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去吸收知识,去发现需要解决的未知。这才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真谛。
5.
考试改了。
到了大学,考试比较少,对考试成绩的要求也比较低。没有老师因为考试后的成绩找你谈话,所以很多同学都有了“60分万岁”的心理。还有一些学生,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因为“尖子生遇上尖子生”,过去一些优秀学生的排名会出现巨大的落差,导致心理失衡,对自信心的挑战。一些大一新生因学习成绩下降而自卑悲观,甚至逃课退学。
(3)人际关系
在中学,我们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学习和考试上。我们和同学交流的时候,可以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另外,这期间和人交流相处的机会比较少,我们相对来说经验不足。进入大学后,我们面临着认识新的人,确定人际关系的过程。
1.人际关系变得复杂
与中学课堂不同,大学课堂就像游击战,经常换教室;班里的学生来自全国各省市,不再像中学时那样是老乡或近邻。另外,宿舍关系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虽然不自己选择室友,但也要朝夕相处。在课外有更多的人际关系需要处理:社团、学生会、同乡会...大学更像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各种文化、行为、价值观的冲突在这里显现,有太多的关系需要协调。
2.人际适应更难
事实上,大学生适应人际关系比适应学习生活环境要困难得多。尤其是在和身边同学的交流中,因为经验和技巧的不足,不善于沟通;因为害怕别人鄙视自己而不愿意交往;因为性格内向孤僻,不会交往;因为自负而不屑交往;有很多人因为害怕而不敢交往。导致很难与人交流,感到很压抑,被孤独困扰。此外,很多大学生还面临着“语言不通”的问题,普通话不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同学之间的交流,对于性格内向的大一新生来说更应该引起重视。
经济变革
上了大学,就要规划好如何独立消费。大一新生一般没有太多的理财经验。
计划不当甚至没有计划的同学,往往在最初的时间里挥霍无度,提前花完后面的饭钱。有时候应酬费会花掉生活费的一大半,加上平时的伙食费,每个月生活费所剩无几。所以,学会如何“理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既然你在这里,你不妨留下来,好好利用它
大学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只要我们学习,找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模式,我们也可以拥有充实而精彩的大学生活。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
迅速适应新环境
1
尽快熟悉校园环境。
直接问大四学生,是熟悉校园环境最快的方法。大部分高年级学生都愿意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2
克服幻想带来的失落感
一些大一新生在熟悉环境后对大学生活感到幻灭。抱怨学校教学设备陈旧,图书资料匮乏,甚至怀疑当初打硬仗是否值得。这是因为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在思想上过于美化,面对现实。
校园带来的失落感。
三
相信环境不能决定一切。
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大一新生更需要放弃不切实际的期望,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信环境不能决定一切,人在同一环境下可以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优势,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和提高。
(二)培养自理能力
1
学会管理日常生活。
学会按时起床,锻炼身体,自己整理床铺,打扫房间,自己洗衣服,自己缝补衣服,照顾好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和自己的同学多交流,因为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理能力的提高。
2
规划如何独立消费。
学习一个“理财”的概念,要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费用是必须的,哪些费用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把钱花在刀刃上,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确定自己每月的“消费计划”,使之切实可行。并且尽可能按照计划,多余的钱可以存入银行,以备急用。
(三)探索适应大学学习的方法
1
自主学习。
大学教师的角色是“引路人”。大学课程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是“知识的精华”。真正的努力是走出教室。你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监督者。
2
制定学习计划
以月或周为单位制定学习计划,易于实施,列出具体的科目和计划的学习内容,如“要阅读的书目”、“每天背诵的英语单词数”、“教材每章的总结复习”等等。把“学习时间表”贴在办公桌上,还可以加上几句著名的学习语录鼓励自己。
三
考试不是目的。
知识不是泡面,不是“临时记忆”,而是“理解和运用”。毕业后找工作,用人单位不会根据考试成绩来决定是否录用,而是看求职者是否有真才实学。通过60分的大学考试并不难,但你得努力才能真正学好,有所成就。
四
不限专业。
大学生不仅要做专业人士,更要做通才。想听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又对其他专业感兴趣的同学,要充分利用大学的便利,去发展另一个专业。而且,毕业的时候也不必局限于专业对口。如果你真的在另一个专业有“两把刷子”,转行也不是不可以,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不少见。
(D)确立新的价值目标,精心规划大学生活。
1
迅速摆正自己的位置。
你是想在专业知识上深入学习,在学术上有所突破,还是在学校致力于工作和社交能力的训练?但是不要觉得大学时间很长,要兼顾学习和工作,也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做出选择,否则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2
设定长期和短期目标
设定长期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很重要,但通过短期目标来实现更容易。
三
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为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短期目标制定一个时间表,比如日常作息、学习进度、参加集体活动或锻炼的时间、娱乐的时间等等。慢慢的我们会找到自己的节奏。
四
定期评估和调整你的计划。
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这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计划。
五
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自己。
大学期间,我们需要尽可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是一门实践学问,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和大学生活学习同步进行。从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做好准备,为以后的就业铺路。
(5)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1
态度很重要
自我中心是集体生活中的禁忌,必须坚决摒弃。学会尊重、包容、宽容、关心他人,这是你成长的必要一课。
2
学习宿舍交流“关键词”
宿舍交往关键词:尊重、包容、互助、友谊。
三
注意课堂交流
班级交流可以参考以下几点:①关注新生见面会;②积极参加活动;③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有幸成为班委成员,一定要和其他班干部联手做好班级建设。④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是班委成员的同学要积极配合班委的工作。⑤尽力而为。当你需要为班级做贡献时,你必须站出来。6找到归属感。
粉色黄色绿色蜡笔线分割线
以上是我给你整理的入学适应心理学的文章。我不知道你们对我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是否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