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广东从化市街口街道城郊小学李悦娥
口语交际是人们使用口语进行交谈、演讲和辩论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要能听会说,还要有礼貌。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作为交际工具的母语。因此,教师在教学口语交际时必须正确把握。这里我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理解: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都可以教口语交际,这是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方式是多样的。
一,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通过教材中的专项训练,学生可以系统、快速地掌握口语交际的相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项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适用性广;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他们的交往会更加广泛,相应要求的交往技能和素质也会更高。
二,口语交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1.在提问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质疑解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仅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讨论的能力。比如五年级“金钩”引导学生看图后,让他们想象自己是老班长或者是生病的人之一,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同桌或者四人一组讨论,再邀请一个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上台表演。学生评论和评分。通过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加强评价中的口语交流训练;
新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主动对老师和同学的阅读和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被评价的学生有的虚心接受,有的则坚持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评论是训练口语交流的好机会。学生不仅要积极思考判断,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补充意见,还要特别注意听人读书发言,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学生忽视。“请仔细听着。这位同学读书怎么样?”这是为了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评论一下刚才那个学生的回答。”这是引导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意见;“别急,喘口气,慢慢说。”“你说得对。能不能大点声?”这是为了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加强口语技能的训练。在评价中,学生相互交流,敢于争论,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既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培养了口语交际的信心。
3.在小组合作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综合学习,强调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在课堂上练习口语交流的机会。教师应在教学中训练好学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一个问题,大家一起参与,通过讨论达成谅解或有不同意见。比如在讲“观察中发现”这个话题的时候,先安排学生观察,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最后反馈给全班同学。全班反馈时,可以共同发表观点,互相补充,也可以推荐代表阐明观点。这样口语交际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
4.在复述课文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复述课文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生动形象、善于表达自己的特点,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表演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或相关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我在教课文《狮子和毕》的时候,先引导学生找出动物的角色,它们的动作和语言,然后让两个学生在朗读之后表演不同的角色。小演员们戴着各种动物的头饰,生动地展示动物的性格特征、动作、语言和神态。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也争相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课堂气氛因此达到高潮。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巩固他们感兴趣的知识,还可以发展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智力。
第三,随机训练
1,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随机训练: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的源泉。教师应尽力捕捉真实的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自身的认知能力参与和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如何对一个新生说欢迎词,组织一个看不看电视的讨论。
2、随机培训活动的运用:
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等。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我在训练看图说话“课间活动”的时候,在训练说话之前,带着学生到操场进行课间活动。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丢手帕”、“打羽毛球”、“蹦极”、“跳绳”、“打乒乓球”、“扔沙袋”、“老鹰抓小鸡”等等。活动结束后,我带领学生走进教室,引导他们进行口语训练。我问:“同学们,你们刚才有什么活动?”学生们都举手发言,用的是“一些…一些…一些…一些…一些…其他人……”这样的句子。我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然后问:“你们什么时候有活动?”“活动在哪里?”“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你的比赛怎么样?”我把训练说话的提示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按照这个思路说一段话,并把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了兴趣。这种引导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四,加强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和源泉。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教会学生沟通的方法,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的生活沟通能力。
1,学校生活中的训练:
学生在学校至少呆6个小时。这段时间学生之间会发生很多事情,这是交流的机会。开学班干部选谁?你为什么选择他?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口头交流。如何拿下每月的“流动红旗”并让学生出谋划策,学生有口语交流。下课的时候,学生就课堂上不懂的问题和老师交流,我们在走廊里的口语交流。事实上,口语交际隐藏在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时候我们最好的作用就是倾听和引导,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训练自己的交际能力。
2.家庭生活培训:
学生住在家里的时间最长。所以把学生练习交际能力的机会延伸到家庭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我让学生告诉他们的父母他们一整天的所见所闻。内容不限,可以是课堂上发生的事,上学路上发生的事,他们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和兄弟姐妹发生的事,可以是好玩的事,可以是关于某件事,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争吵或交流,我会随时查看和提问。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做了这样的尝试后,我深深地发现,传播的时间跨度大了,不再局限于学校;愿意广泛交往,不再局限于个人;交流的内容多了,不再无话可说;交流的话题多了,不再言不由衷。
3.加强社会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除了注意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训练外,还需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进行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如组织参观、采访、调查、慰问、做好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如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模拟做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风土人情、风景;以服务员和售货员的身份模拟“银行”、“餐厅”、“书店”、“商场”等服务活动。这种模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开展实际交际活动奠定了基础。
总之,小学口语交际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训练,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持久的,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应该渗透于课内、课后、校内外学生的生活环节。经过“行云流水”的口语交际训练和“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交际能力训练,新一代公民必将具备振聋发聩、口若悬河的能力,犹如“滔滔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