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的拼音

熵的拼音:shāng。

熵的概念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1865年提出的。最初用于描述“能量退化”的物质状态参数之一,在热力学中被广泛使用。

但在1948年,克劳德·埃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将热力学的熵引入信息论,所以也叫香农熵。

在信息论中,熵(英文:entropy)是每条接收到的消息所包含的平均信息量,也称为信息熵、信息源熵、平均自身信息量。

因此,熵的本质是一个系统的“内部混沌程度”。现在它在控制论、概率论、数论、天体物理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不同学科也有更具体的定义。按照数学思维,这些具体的扩展定义在本质上是自洽统一的。

熵的概念(希腊语:entropia英语:entropy)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1865年提出的。在希腊文源中,表示“内部”,即“一个系统内部性质的变化”,在公式中一般记为S。

1923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来华讲学,用到了熵这个词。胡教授翻译时灵机一动,加了“上”字,意译“熵”字,创造了“熵”字,因为熵变dS是dQ除以T(温度)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