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到z写26个关于学习(最好是英语)的单词。
学习英语时,单词总是一个难点。很多同学认为学习英语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背单词:有26个英文字母,但是拼起来有多难?学生们迫不及待地从哆啦a梦的口袋里掏出记忆面包,吞下一本英汉词典。于是,各种英语记忆法应运而生,即使是英语很烂的人也能标榜自己的方法,好像天上掉馅饼。所以,我就抛砖引玉,评论一下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单词记忆方法。
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我不太推崇的一种单词记忆法,有点像清末民初中国人用的记忆法。比如,A、B、C、D在当时被记载为“丧”、“皮”、“西”、“地”(见游戏大观,上海文光书店,1919版)当然,流行的谐音记忆中也加入了很多有趣的元素,比如elixir(长生不老药)为“一丸毙命”,ambassador为“我们所为”。
优点:有些单词还是可以通过汉语同音词唤起英语单词的记忆,比如连字符写成“回点?”
缺点:最大的缺点是导致学生开口的是中式英语。当你在侃侃自鸣得意地说话时,外国人以为你在读金刚经;第二,说实话,死记硬背这些中文单词并不容易,和老老实实记住那个单词相比也不省力;第三,这种方法对单词拼写没有帮助;第四,不能帮助英语思维的构建。我无法摆脱中式英语思维,所以很难真正学好英语。
联想记忆法
所谓“联想记忆法”,可以说是为了记住一个单词,什么都做了。最近看电视直销广告,把这个方法吹到天上去了,还出了一套CD叫《单词不记得》。然后电视屏幕上全是家长和学生抢购光盘,比抢著名摄影师陈冠希作品的光盘还要激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方法的奥秘在哪里。抛开所谓专家的盲目哗众取宠,其实就是把一个字拆分成其他几个简单的字,或者拼音,数字,或者某种形状。比如chang可以分为“Chang”和“E”,也就是“Chang 'e”的拼音。同学们一听,觉得英语这么简单,就掏钱买了这套“不用背”的单词书。还有business(生意)分解成“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只鹅E和两条蛇ss在谈生意!"
优点:这种方法用来记忆一些比较复杂的拼写单词,见效快,尤其是考试的时候,想想就记住了,还是挺好的。
缺点:偶尔用一下还是可以的。不要被广告里的骗子忽悠了(比如什么麦迪记单词,杰森的“单词不需要背”等等。).他们甚至不知道你从哪里来?低级错误都可以在广告里说。我真的想象不出他们的英语有多好。首先,能用这种方法的词不多。我给高考的同学总结了100多字,这是极限了。毕竟“嫦娥”只有一个,不要总说她老人家。再者,就拿上面商业的例子来说,很牵强。想记住几千个单词,就得记住几千个冷笑话,还是挺费劲的。这种方法最突出的缺点之一就是只能记住它的形状,而不能记住它的声音。典型的是为了记单词而记单词。另外,背下来的单词能用吗?这种方法被包装成右脑记忆的革命性记忆技巧。这方面我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但绝对不利于英语思维的培养。
词块记忆
字与字之间,我们总能找到一些看起来更像对方的词。我们可以把“相似性”看成一个词块,集中精力去研究,而只轻背“差异性”。比如以-ale为词块,可以记住以下几个词:ale(烈性啤酒)、bale(捆绑、包装)、gale(大风)等等。这种方法和“联想记忆法”都属于拆词记忆法,所以单词往往是通过联想“差异”来记忆的。比如light作为词块,flight的f作为“飞行”,所以这个词是“飞行”,delight的de作为“兄弟”,这个词就记为“使……快乐”。
优点:相对于纯联想记忆法的废话,这种词块记忆法更靠谱。通过这种方法,记忆的效率会高很多,“相似”中的发音往往是有规律可循的。
缺点:这种类似的词毕竟有限,对词汇的使用没有明显的作用。
激进记忆
词根记忆法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就是通过记忆单词的成分来记忆单词。这有点像中文的偏旁部首。例如,大多数带有“北”字的汉字都与“钱”有关,如账户、财富和赌博。同样,很多词的构成也可以从英语中的“部首”中猜测出来。比如,可预测,pre是单词的前缀,表示“之前……”;Dict是词根,意思是“说话”;Able是形容词后缀,意思是“能够……”。如果你把这些英语部首都背下来,你就能轻松攻克单词。
优点:认字容易多了,从前缀、后缀、词根猜测词义,记单词也容易多了。这也是应对一些需要大量单词的考试的有效方法。新东方的老俞在他的《小红书》里就用过这个方法。而且一个词的后缀往往反映了这个词的词性,对这个词的正确使用是相当有利的。
缺点:偏旁记忆一般适用于比较复杂生僻的词汇,比如医学词汇。对于一些以日常交流为目的学习单词的人来说,并不是很实用。
拼音记忆法
很多外国人都是先学一个单词的发音,然后再记它的拼写,也就是根据发音来写这个单词,会读会写。如果ar的发音是/a:/,那么我们可以听到/sta:/,猜测它的拼写是star。当你听到/sta:t/,你就能猜到这个单词的拼写是start。对于以英语交流为学习目的的人来说,这种背单词的方法是非常科学的。
优点:先记住发音,掌握发音规律后,就可以不背单词写了,对英语思维的培养还是挺有帮助的。而且这是建立在英语发音规律的基础上的,比把英语单词编成中文记忆要真实得多。
缺点:只会记音,对理解词义没有帮助。而且有些单词(尤其是外来词)的拼写不完全遵循发音规律,很难拼写出来。还有一些谐音,比如韩国,事业。虽然他们的发音相同,但他们的拼写却大不相同。因为这种方法重在积累,学习周期比较长,不适合背应试单词。
其实记单词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是看哪个更适合自己。我以前在家里看到的东西都是用英文标注的(只有英文,没有任何中文解释),同时还查字典来正确发音。不管怎样,试着在英语单词和物体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当你能看到东西的时候,你会想到文字。当你把文字完全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时,你就会撕掉标签。这样,逐步培养英语思维。既然是常见的东西,自然是常用词,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还是挺实用的。
当然,标签可以在室内使用,但我们不能在灯泡上贴一张纸条,不是吗?况且现在所有的灯泡都被医生贴什么病的广告给占了,找不到地方贴。所以要开始锻炼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问问自己英语句型“那用英语怎么说?”例如,在你每天上学的路上,你可以看到一个大型户外广告牌。你为什么不考虑它的英语呢?然后咨询老师(最好是外国人)或者自己查字典。知道这个词是billboard后,每天路过广告牌的时候都想一想,激活记忆。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形成英语思维,不再是在脑子里把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而是可以脱口而出。然后慢慢从形象过渡到抽象,从名词过渡到动词和形容词。而且每次学一些新单词的时候,你都尝试着去用,比如用英语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你有意无意的说新学的单词;即使没人理你,你也可以自言自语。
此外,我们应该注意词语的搭配。比如很多同学会在作文里写学习知识,因为在语文里,“学习”可以和“知识”搭配。但在英语中,“知识”是不能“习得”的,只能“习得”,所以习得知识会好很多。
总之,考试的话多背单词是好事。毕竟很多考试命题人都有一个很简单很蠢的概念:把复杂的单词都掌握了,简单的就好了。结果我们都往难字里钻,邯郸学步,最后只能爬回家。但是对于真正以英语交流为目的背单词的朋友来说,要一点一点的积累,先了解常用的单词,不要盲目追求超复杂的单词。比如,我们可以完美地使用动词take,get,keep,make,go,come等等,所以在真实的交流中表达动作不再是问题,就像胡主席说的,我们不会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