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泽东在和老朋友叙旧时,问大家“关公姓什么”,没有人答对。
周古城挂断电话后,迅速穿好衣服,直奔东湖宾馆。他赶到时,市公安局局长黄志波已等候多时。周古城一到,黄志波就直接把他送到了机场。在路上,周古城意识到是毛主席派专机来接他们的。
那天晚上,当周古城到达毛泽东的住处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时间太晚了,毛泽东仍然站在门口迎接他们。周古城深受感动,连忙走上前去,握住毛主席的手。
随后,毛泽东客客气气地把周古城一行迎了进来,他们坐在沙发上,欣赏着西湖的朦胧夜色。工作人员进来倒茶后陆续离开,只剩下老朋友们畅所欲言。
也许是因为周古城事先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毛泽东见老朋友如此紧张,笑着问大家:“你们知道关公姓什么吗?”
听到这个问题,愣住了,有些不确定地回答:“是不是姓关?”
毛泽东听到周古城的回答后大笑起来,在座的人都说了好几个答案。毛泽东摇摇头否认了这一点。没想到,这个“简单的问题”竟然没有人答对。关公姓什么?毛泽东最终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毛泽东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有原因的。以后可以看!
周古城,男,1898,湖南益阳人。像毛泽东一样,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家人做家务和农活。
1905年,入周氏二等小学,恰逢新旧文化交替。周古城在这种文化碰撞中学习了八年,特殊的教育环境使周古城对新旧文化都非常精通。
15岁时,周古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长沙省立第一中学,毛泽东也曾在此就读。校长傅是当时社会上颇有声望的教育家。在“公平、勇敢、勤奋和节俭”的指导下,周古城进入中学后对英语和数学、物理和化学课程产生了兴趣。再加上他扎实的古文功底,在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语文老师袁曾说:“我在一中教书时遇到的古代语文最好的学生是,在一中师范教书时,我成了。”
因此,在袁的心目中,和都有很高的古文水平,几乎不相上下。
除了傅和袁,和还有一个* * *老师,就是“板仓先生”杨昌济,杨昌济曾经在省立一中任教,主要负责修身课。杨昌济的风度、品德和品格对周古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周古城发自内心地尊敬和钦佩杨昌济先生。
因此,周古城和毛泽东是一对有缘的朋友。他们既是老乡,又是老师。这种特殊的关系也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1921年,毕业的周古城进入长沙市第一师范学校当老师。与此同时,毛泽东还主持了第一师范,并积极筹划工人夜校。正是因为工人夜校,周古城和毛泽东逐渐开始交往。
那时,周古城每次下课回到宿舍,都会经过一师的大礼堂。他经常看到毛泽东穿着凉鞋,卷起裤腿,装扮成农民站在大会堂的讲台上给台下的工人农民演讲。
几次之后,周古城对毛泽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个看起来有点土气的年轻人在讲台上是那么的有魅力。不管他幽默的话语还是挣扎的手臂,周古城停下了。
“你在一条大河里游泳。如果你不到这边或那边的岸边去,你迟早会被淹死的!”这是毛泽东在向工人农民解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问题时所做的比喻。周古城一直记得这句话,但一句简单而通俗的话高度概括了资产和无产阶级之间完全的二元性。完全没有中立和灰色地带的空间。
毛泽东的话也极大地鼓舞了周古城,坚定了周古城参加农民运动的决心。
就这样,周古城和毛泽东越走越近,毛泽东经常给周古城看* * *产品主义的各种小册子和手稿。他们边读书边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
五四运动爆发后,周古城开始阅读大量《新青年》和哲学原著。他对科学和民主有浓厚的兴趣,也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各种新思想对周古城影响很大,也使周古城养成了兼收并蓄、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五四运动的洗礼为周古城在历史、哲学、逻辑学和教育学等诸多领域扎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毛泽东、何叔衡等进步青年在长沙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周古城受毛泽东之邀成为自修大学和船山社的教师,主要负责心理学课程。
周古城从教师开始创作生涯,先后出版了《实用主义理论》、《生活系统》等著作,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
1924年,周古城来到革命高潮中的广东。当时,毛泽东正巧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代理部长。当他得知老朋友周古城也来到广州时,他立即邀请周古城参加他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周古城如期而至,毛泽东高兴地对他说:“周先生不妨留在这里教书。反正书是要教的。”
毛泽东的话很幽默,周古城忍不住笑了,但考虑到他还没有辞去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的工作,周古城摇了摇头,拒绝了毛泽东的邀请。
毛泽东有些不情愿地说:“甲级的问题好解决,就留在这里吧。”
看到毛泽东如此挽留自己,周古城还在犹豫,但当时周古城真的很担心教师的工作,最终下定决心拒绝毛泽东,并于两周后回到长沙。
不久,毛泽东也回到长沙,视察湖南的农民运动。这一次,周古城没有拒绝毛泽东,成了湖南农民协会的顾问,创办了湖南教育家协会,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
参加农民运动的周古城对革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思想也逐渐成熟。他用自己在革命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写了《农村社会新观察》,周古城专门拿给毛泽东看。
仔细阅读后,毛泽东点头表示同意,并做了一些小改动。然后对周古城说:“这篇文章很好,很努力,应该发表!”
果然,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周古城也变得颇有名气。
在农会工作期间,周古城的生活条件实际上非常艰苦。他的工资很低。他拿到手后,要么帮助工农,要么用于工作。
为了省钱,周古城把自己的衣食住行降到了最低水平。有一次毛泽东来拜访他,他发现周古城住在黄鹤楼附近的“小破旅馆”里。房间又小又暗,还有一股霉味。
毛泽东有些苦恼地问:“你怎么住在这里?”
周古城不以为然地回答:“这里很便宜,一天只要一毛钱。”
看着眼前的老朋友,毛泽东既感动又钦佩。周古城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为了革命和党,周古城甘愿降低生活水平,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农民运动中。
说实话,有同志比周古城还硬,但是人往往是由俭入奢,由奢入俭的。周古城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
随后,毛泽东邀请周古城参加全国农民协会的工作,周古城欣然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全国农会的会议厅,等待开会。
尽管整天工作很忙,周古城没有抱怨一句话。这种天天睁眼说瞎话,为革命做贡献的生活,让周古城觉得很充实,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很充实。
可惜好景不长。国民党背叛革命后,毛泽东回到家乡,开始准备秋收起义。周古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周古城的生活才有了一些改善。他的内心仍然向往着为革命四处奔走、流血牺牲的生活,但混乱的生活使周古城无暇顾及任务,他也无法知道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队伍究竟走了哪一步,如何再与组织联系。
1936年,毛泽东从延安抛出橄榄枝,周古城欣喜若狂。他高兴不仅是因为毛泽东的信,还因为中国工农红军在陕北取得的令人骄傲的成就。毛泽东的信给周古城暗淡的生活带来了一束光,让周古城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65438-0942年,周古城在陈望道的介绍下进入复旦大学任历史系教授,还在陈望道负责的新闻系开设了英文报纸分析课程。
这份工作对周古城有很大的帮助。有了一份正当的工作后,我终于不用担心吃喝了,周古城的流浪生活也结束了。
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周古城仍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抗日民主运动,为* * *产党的抗日主张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学识和人品也得到了学生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当时有一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周古城,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人才辈出。”这首诗是对周古城最好的肯定和奖励!
工作后,周古城会经常给在延安的毛主席写信,向毛主席传达他的思想,并向毛主席通报自己的情况。形势所迫,老朋友十几年没见面了。
直到日本投降,周古城才有机会见到毛主席。当时,中苏文化协会秘书长张希曼同志找到周古城,告诉他毛主席要到重庆来。
周古城激动得几天睡不着觉,终于有机会见到了阔别十多年的老朋友。在他的印象中,润之只是一个为革命四处奔走的“湖南丫”,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领袖。周古城迫不及待地想和毛主席握手交谈。
毛主席抵渝后,张西满早早就把周古城领到会场等候。过了很久,毛主席穿着蓝布,戴着帽子,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了过来。周古城紧张地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快步向毛主席走去。
见到周古城,毛主席的表情变得激动起来。他主动握住周古城颤抖的手,笑着问:“你是周古城先生吗?”
这么多年没见,他们的长相变化很大,但额头还是有当年的优雅。听到毛主席的提问,周古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只是连连点头,过了好久才说:“都十几年了!”
周古城看着毛主席,关切地问:“你的胃出血治好了吗?”
我没想到周古城这么多年还记得他的老问题。毛主席被深深地感动了。他幽默地回答:“我是男的。如果我家里有食物,我会生病的。如果我拿起枪上战场,我会生病的!”
听到毛主席这样说,周古城松了口气。然后两人交谈了几句,工作人员突然上前催促毛主席去开会。毛主席只能匆匆向周古城告别,挥挥手离开了。
周古城站在那里,看着毛主席走进会场,直到看不到毛主席的背影,周古城才转身离开。当时我就知道,那不是池子里的东西。现在他很好,周古城已经安定了很多。
几天后,周古城和几个朋友去拜访毛主席。毛主席热烈欢迎周古城的到来。真正的友谊永远不会被时间消磨,哪怕十几年不见。再见还是很亲切的。
1945之后,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周古城再见到毛主席。周古城出任复旦大学首任教务长,与郭沫若、侯外庐等共同创建上海历史学会,并任会长。此时,周古城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风云人物。
1956年,周古城被邀请到中南海,再次见到了他的老朋友毛泽东。毛泽东不仅热情招待了周古城,还邀请他的老朋友和老乡到中南海的露天游泳池游泳。
毛主席一生中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毛主席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游泳,但周古城是半个旱鸭子,他对游泳不太精通。看到毛主席的邀请,周古城有些战战兢兢地说:“我小时候能在家乡的河里游泳。现在,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浮起来!”
毛主席听后,摆摆手,笑着说:“那就下水试试!”
话虽如此,周古城还是磨蹭着,不敢下水。说话间,毛主席已经脱下外套,一个鱼跃跳入水中,在深水中畅游。
周古城没有下水。他就在岸边边看书边等毛主席游泳。过了很久,毛主席上岸,看见周古城在看书。毛主席穿上衣服,走到周古城身边。他拿起一本《汉书》,打开他正在读的部分。他对周古城说,“赵充国能够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主张。”
赵充国的故事周古城知道一些。这个人在汉武帝时期。他曾主张在西部屯田。起初,没有多少人同意他的观点,但赵充国没有放弃,到处开导和说服大家,最终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毛主席一直很欣赏赵充国。
看到赵充国的事迹,毛主席可能会回忆起他早期的革命历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真理被人们接受总是需要一个过程。周古城非常赞同毛主席的观点,所以当别人提出新的意见时,我们不要急于否定他们,而是要经过辩证的调查,提出我们的意见和评论。
毛主席对周古城这样说,是因为他希望周古城坚持真理,即使短时间内不被承认,但他不能放弃。只要他坚持下去,总会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周古城和毛主席有过许多这样的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局势稳定下来,毛主席和周古城也有了更多的见面机会。两个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毛主席的一些观点让专门研究历史的周古城感到惭愧。
1958 65438+10月,中央在杭州召开会议,毛主席也到杭州参加会议,出来散心。
那时,周古城刚刚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准备休息一下。突然,家里的电话响了,周古城赶紧拿起电话。电话那头的人通知他去东湖宾馆。周古城觉得有点不对劲,所以他很快穿好衣服,直奔东湖宾馆。
到了东湖宾馆城之后,周谷才发现,接到通知的不止他一个人。市公安局局长黄志波早早等在那里。见到黄志波后,周古城意识到是毛主席要见自己,派专机去迎接他。
周古城没有多想,就跟着黄志波等人上了飞机。当他们到达毛主席下榻的杭州宾馆时,已经是晚上10多了。
小灯下,毛主席站在门口向他们挥手。周古城快步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毛主席的手。他见到他的老朋友毛主席非常高兴,并一再招呼人们到房间里坐坐。
大家落座后,毛主席望着窗外的习字湖问道:“你知道关公姓什么吗?”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在场的很多学者都愣住了。主席怎么会问这么明显的问题?
见大家都不回答,和毛主席交情不错的回答:“是不是姓关?”
毛主席听后摇头,在座的人都猜到了几个答案。毛主席一直摇头,这个问题没人能答对。
毛主席见此情景,幽默地说:“原名管。那时,关公的家乡有一个恶霸。他为民除害,一路杀恶霸到潼关。驻军问他叫什么名字。环顾四周,只见“潼关”二字,便说自己姓关。从此他的姓真的是关了。”
其实毛主席讲的故事只是民间传说。关于关公的姓氏,民间有许多说法。《归田笔记》记载了关公“以潼关为氏”的故事。
清代戏曲《小纪》中记载姓冯明贤,戏曲《斩熊虎》中则说本姓胡,还有一些民间传说说生于山西郓城长平村,本名夏。《三国志》中,他是山西运城解州镇人,姓关,字长。
因此,对于关公到底姓什么,很难找到一个权威的答案。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问“关公姓什么”这个问题呢?
事实上,毛主席也在努力缓和气氛。突然,你们所有人,包括周古城,在会见毛主席之前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所以难免有点拘谨和紧张,这对接下来的谈话非常不利。所以毛主席才提这个问题,才引出了这个传说,也缓解了大家的气氛。
的确,毛主席的幽默使周古城等人放松了许多。这天晚上,大家聊得很开心。深夜,毛主席请大家吃了一顿宵夜,聊到凌晨三点,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毛主席还亲自把周古城送到门口,目送他上车离开,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第二天白天,毛主席又打电话给周古城,邀请周古城共进午餐...
毛主席和周古城之间的革命友谊是非常牢固的。主席一直把周古城当作他的密友。虽然两人地位相差甚远,但在毛主席心中,周古城一直是和自己一起开创农民运动,和资本主义一起研究* * *的知己和好朋友。
从1921与毛主席相识到毛主席逝世,周古城陪伴了毛主席55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友谊,两人早已成为彼此生活的一部分。
毛主席去世后,周古城参加了复旦大学举行的追悼会,然后独自回到宿舍,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历史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但那个仰慕今昔,与自己畅谈未来的人已经不在了。带着巨大的悲伤,周古城写道:“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遗产,赢得高标准。”
短短的一句话承载了周古城对老朋友的哀思。现在你走了,我要继承你的遗志,赢得高水准。
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好的友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