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去郊游。
“郊游”
这个名词短语被翻译成:春游
动词短语翻译为:春游。
扩展数据:
去郊游,也叫春游、春游等。中国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传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会一起去郊外赏景,尤其是唐宋时期。唐代诗人杜甫曾记录下皇家春游的盛况:“三月三,世界是新的,许多美女在长安海滨乘凉。”千百年来,郊游逐渐成为一种仪式,仿佛只有做了这种仪式,才能真正拥有春天。“春天我不玩,但我怕我是个傻逼。”白居易的《游春》一诗就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去郊游是一种放松,最能唤起童心的回归。冬天活动空间狭小,心灵像被紧紧包裹的茧,难以舒展。春回大地,万物苏醒,“偷得半日闲”,卸下一切世俗事务,带着家人或朋友去郊外寻找春天的痕迹,融入大自然,看蓝天白云,花花草草,听燕子呢喃,沐浴春光,漫步乡间小路,随意摘一片柳叶,放在唇边,吹出一曲欢乐的歌。开心,不妨脱下鞋子,赤脚踩在泥土上,对着天空大喊;累了,就地翻身躺下。不仅赏心悦目,还让人脑洞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