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父母怎么做才能进入他们的内心,全心全意的沟通?

孩子通常会在童年创造自己的小世界,可能是一个物理上的地方,也可能是孩子在心里建造的一个角落。这种行为是孩子个性的一种表现,但父母很容易被孩子的小世界拒之门外,没有心与心的交流,自然也教育不好孩子。那么父母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进入孩子的小世界呢?

第一,减少与孩子的距离感。孩子会创造自己的小世界,只是因为和父母有距离感,不想和父母说什么,所以宁愿把事情藏在心里,也不愿敞开心扉。所以,要想进入孩子的内心,首先要降低与孩子的距离感,这就需要父母学会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尤其是与孩子成为朋友,但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作为父母和长辈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用错误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无法兼顾长辈和朋友两种身份,却无法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自然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全心全意地与他沟通。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缩短两个人的心理距离都是最实际的办法。即使他们表面上可能很亲近,但心理上还是相距甚远。家庭教育要想和孩子越走越近,必须从心理开始,而不是从表面行为开始。但是,当心理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愿意和自己交流,愿意敞开心扉。有问题的时候,他们会第一时间找自己沟通。所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要赢得孩子的尊重。同时要赢得孩子的尊重,而不是用一些错误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平等的关系能让孩子更有亲切感和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降低孩子的安全感。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选择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时候,孩子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很可能是因为别人无法理解自己。

所以,父母的同理心是对孩子的另一种理解,是打开孩子小世界的一把钥匙。沉迷于自己小世界的孩子性格内向,所以家长采取的方法不能太极端,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一步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逐渐获得孩子的尊重,让他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父母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和孩子的关系,不仅是朋友,更是长辈。

孩子小世界的一把钥匙永远在父母手里,就看父母如何应对,如何与孩子相处。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进入内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