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隐喻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隐喻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部信息中的积极作用。如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的翻译?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隐喻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不同语言中隐喻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这给隐喻的翻译带来了困难。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隐喻的认知、可译性和翻译策略。

关键词隐喻的认知翻译

1简介

人们大量使用隐喻来表达他们的感情。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日益活跃,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隐喻翻译,从理论到具体策略。随着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认知语言学理论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该框架下隐喻的翻译策略。

2隐喻的认知本质

真正确立隐喻在认知中地位的书是莱考夫&;《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由约翰逊出版于1980。这本书开辟了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特征,这也使得人类能够解释大多数抽象思维。隐喻包括两个域:源域和目标域。前者往往是已知或熟悉的具体事物,后者是不熟悉或不熟悉的抽象事物。通过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可以理解目标域。隐喻是一种中介,它帮助我们在个人经验和经验形成的概念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理解和体验新事物。

我们知道隐喻的基础是概念,人们经常用隐喻把许多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或熟悉的形象组织起来。许多重要的概念来自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人们因为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使用隐喻,不得不用另一件事来谈论某件事;第二,为了更好地传达意义,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人们选择另一件事来谈论某件事。

3隐喻的可译性

认知语言学是以认知科学为基础,以语义学为中心的语言学派。它的论点是,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对认知事物的反应,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的。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产物。任何语言现象,包括隐喻性语言,都是有道理的,即可以从人的心理和认知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然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具有生理基础和心理运作机制,即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

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结构和相同的心理基础,不同民族面对同一个客观世界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的自然语言中存在许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如:空中楼阁在汉语中有完全对等的成语?空中阁楼?。然而,由于人类的经验来源于人类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社会文化也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

隐喻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部信息中的积极作用。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在隐喻的使用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读者对隐喻的理解是通过源语言隐喻所包含的概念域在目标语言概念中的映射来实现的。因此,能否实现认知对等是翻译映射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译者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4隐喻翻译策略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用从语义到风格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物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信息。?在翻译中,译者应该寻求对等,而不是同一种语言。基于隐喻的认知本质,为了达到目的语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4.1等价策略。英汉隐喻中源域到目标域的对等映射。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人类面对同一个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导致认知理解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不同民族语言中必然会有许多隐喻以相同的方式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可以通过隐喻概念的等效映射,使用相同的概念域进行映射,使目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

比如基于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概念,英语中就有很多基于这种结构的隐喻表达:你在浪费我的时间,具体概念用?钱?)来表示抽象概念(?时间?)的认知领域。中华民族也非常珍惜时间。时间就是金钱?隐喻的概念和许多隐喻的表达方式,如?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如金?等等。

等效翻译策略适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完全对应的隐喻。它既反映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隐喻和源语隐喻的民族文化色彩,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的文化特征。4.2转换策略

如果不能用对等策略保持英语隐喻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对应隐喻来表达英语隐喻的意义。这种翻译策略被称为转换策略。转换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4.2.1将英汉隐喻从源域映射到对等的目标域。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中组织经验的结果,人类的经验来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在使用隐喻时可能会使用来自不同源域的意象来映射同一个目标域。这就要求译者在原隐喻的源域中改变意象,以达到意义对等。4.2.2去除英汉隐喻中源域的意象,翻译目标域的意义。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翻译信息的内容,即翻译原文的意思。当隐喻中源域的意象对于目标读者来说非常陌生,移入译文中显得晦涩难懂,或者其意象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其意象在语境中无足轻重,那么我们只需要推导出其映射意义,粗略翻译即可。4.3异化策略移植了原文中隐喻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翻译的功能不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因为在目的语文化中没有完全相同的隐喻概念或相似的概念域映射,所以不可能在目的语中改变原隐喻的源域形象,因为改变会造成意义的丧失,所以译者可以将这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移植到目的语中。移植是满足人们求异心理的一种具体的文化交流形式。

汉语中有很多移植的隐喻。如木马等。英语中也有从汉语移植过来的隐喻,比如纸老虎。随着不同民族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不同认知的趋同,将这一隐喻移植到翻译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种策略丰富了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更好地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5结论

总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它是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即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工作是一种跨领域的活动。为了使原文和译文达到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

参考资料:

莱考夫& amp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

[2]陈·。隐喻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

[3]蜀人。隐喻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