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玄学?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源于希腊语,其形式在西方主要语言中也非常相似,如英语中的“形而上学”,法语中的“la metaphysic”,德语中的“die Metaphysik”,意大利语中的“la metafisica”。这个词最初是古希腊罗德岛的一位哲学教师安德罗尼库斯为亚里士多德的一本书命名的,意为“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被称为“第一哲学”。比如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也叫《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树做比喻:第一部分,最基本的部分,也就是根,是形而上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物理,像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用分支做比喻。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充满争议而没有明确的结论。这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积累的数据作为人类最大的知识量,通常无法解决形而上学的争议;另一部分是玄学家用的词经常混淆,所以他们的论证是有不同意见但没有交集的烂账。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反对一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他们认为一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一般来说,玄学有两层意思。一种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肤浅的观点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个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二是指凭直觉(先验经验)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对哲学本体论的研究。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的强势传播,传统形而上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形而上学实际上有三种形态: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其实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玄学”的中文翻译取自《易经》中“玄学指道,玄学指器”这句话。不仅在字面意义上相似,在实用意义上也相似,属于经典翻译。
两个基本含义
第一种:
玄学可以理解为对终极实在的研究。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个定义似乎很难理解,也不能提供什么实际的内容,但是请相信,这个定义是最能体现其内涵和外延的定义。这一点,只有理解了玄学的内涵和外延,才能理解。这个定义将在下面详细解释。
比如一把尺子插在水里,你的眼睛看到尺子是弯的。但是,你关于尺子的知识和你的光学知识告诉你,尺子不是弯曲的,而是直的。你之所以看到它是弯曲的,是因为光的折射。
这就是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地方。
玄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我们可以思考,当我们用自己的感官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不是和统治者一样,没有把它的本质正确地呈现给我们,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不了解或者误解它的本质?因此,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本质。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质是某种观念和精神,世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等等。
这叫“本体论”,狭义的形而上学。
玄学,及其广义。既然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研究世界的本质,那么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吗?如果我们有能力,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它?
对于前一个问题,有人回答说:“我们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有人说:“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不可知论)对于后一个问题,有人主张世界的本质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演绎来理解(理性主义),也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的经验来把握(经验主义)。
这就是“认识论”,广义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地说,对超越感性经验的知识的研究,可以称为玄学。而开头给出的形而上学定义指的就是这个。“真实”是指被现象掩盖的事物的本质(其实不存在不被掩盖的本质,本质上是不恰当的,所以这里很好理解),人们通过一个事物的现象来认识它的本质。但是,人类的认识是发展的,很多过去公认的“实在”被新的科学发现证明只是现象,所以人们必须思考一个事物是否存在终极实在。有的认为存在终极实在,即世界的原理已经事先确定;也有人认为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没有终极实在。另外,如果存在终极实在,人类能否掌握这种终极实在也是一个问题。掌握了,就等于掌握了宇宙的根本规律,算命是科学的。
所以,简而言之,可以说玄学是对自然的研究。它高于物理学,物理学研究现象和规律,形而上学研究它的存在和本质。
第二种类型:
在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著作中,“形而上学”还有另一层含义。
让我们从一个老问题开始: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所以这个世界上不是有鸡就是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如果先有一只鸡,这只鸡是怎么孵化出来的?如果先有一个蛋,这个蛋是怎么诞生的?
科学的答案是:在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一直这样,也不是一直这样。但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形态。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循环,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解决了这个问题。
传统的思维方式称为“知性思维”,也可以称为“形式逻辑思维”。用这种思维去思考一个问题,必然会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两难境地,得到矛盾混乱的答案。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四个著名的二律背反(即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其特点是他的两个相反的答案都可以被充分证明)并指出了这个问题。他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人类理性无法理解客观世界。
另一方面,黑格尔反对康德的不可知观点。他提出,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循环,就不会陷入矛盾和混乱。这就是辩证法。
与辩证法相对立的那种“知性思维”被恩格斯称为“形而上学”。列宁和毛泽东也使用这种用法。所以中国的政治教科书对“玄学”的解释还是第二种解释。但学术界使用“玄学”一词时,通常取第一种意思。
其实玄学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含义,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按照传统形而上学的方法去研究存在本身,而不考虑其外在的、暂时的表面现象,研究者就容易陷入孤立和片面性。因为显而易见,没有人的社会不是社会,没有社会的人也不是人。任何人想脱离“人”去研究社会的本质,得到的只能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即形而上学的第二层含义)。可见,马克思用历史悠久的形而上学的定义来描述与辩证法相对的“孤立、静止、片面”是有道理的。
形而上学的来源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源于希腊语,如英语中的“形而上学”。这个词最初是亚里士多德吕克昂学园的继承者安德罗尼库斯在编辑亚里士多德《十四哲学著作》时使用的,意思是安排在物理学著作之后。于是,最初用于编辑的术语“形而上学”成了亚里士多德的称号。“玄学”的中文翻译取自《易经》中“玄学指道,玄学指器”这句话。
形而上学也被称为“第一哲学”。比如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也叫《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树做比喻:第一部分,最基本的部分,也就是根,是形而上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物理,像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用分支做比喻。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的强势传播,传统形而上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形而上学实际上有三种形态: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其实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只讲形式,不讲实质,是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