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取消主课地位。
新京报讯(记者杨飞飞)义务教育阶段,不再将英语等外语课程设置为与语文、数学相同的主干课程,增加素质教育课程比重;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置为高考必考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外语考试...在2021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徐进建议改革英语作为义务教育必修课的地位。
3月4日,“委员建议取消中小学英语主科地位”、“委员建议改革英语必修地位”等相关话题在微博引起热议。截至记者发稿时,累计阅读量已达2亿。
就此话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制定与修订组核心专家张连仲。在他看来,外语能力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质之一,英语教育应该加强,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也是明智之举。同时,张连仲也承认,外语教学有其特殊性,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研究改进教学和评价,提升所有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能力建设。
张连仲认为,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和国际交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的时空。外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它可以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从这个高度来说,在中国的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明智的。”
“全球化时代,更加开放的中国,构建统一的人类命运,是中国对更美好世界的理念贡献。我们的年轻人更需要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用有效的工具介绍中国的文明、观点和解决方案。”在张连仲看来,我们在世界各种场合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能力仍然不足,应该加强外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