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激发学生质疑和提问
首先,鼓励提问
提问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所以提问指导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1.让学生树立权威的、现成的答案并不总是正确的意识。通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可以创造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观点、看法、看法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反对”老师,“推翻”老师。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也要营造氛围——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理解:
首先,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为什么”,这是值得追问的。大量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为什么”。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内在动机主要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是直接促进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其次,不要因为问题太简单而害怕丢脸。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之间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之间要相互合作,让课堂成为一个真正轻松的世界,一个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的王国。在学生热烈讨论和指出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的发言,养成举手前先静静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创造“提问”空间,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学习。第三,保证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有效的自主学习才能得到积极的评价。
每个人都有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始终有愉快的心理体验,感受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当一个人的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有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教师在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疑惑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真诚。只有发自内心的热情表扬、期待和鼓励,才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产生一种表扬效应,让其他同学与被表扬的同学平起平坐,增强大家的竞争意识,从而更积极地参与提问和质疑。
二要及时。及时表扬认真质疑的学生,让学生获得荣誉和成功的喜悦,更自信,更有活力。
第三,要合适。适当使用积极的语言,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讲实际的、恰当的、鼓励的话,不要过分,不要傲慢,不要过分热情,不要滥用。
第四,要多元化。教师可以口头表扬,投以赞许的目光,引用学生的独到见解进行总结,从而强化大胆质疑的可贵精神和学生的内驱力。
第二阶段:引导提问
1.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培养参与有效自主学习的习惯。
普罗塔格说:“心灵不是一个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培养的主人。老师不能把自己等同于节目主持人,学生也不是“看客”。只有通过学生主动求知,动手动脑,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让学生以一种方式“提问”,教会他们如何有效、独立地提问。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时喜欢模仿老师的行为。如果老师倾向于提出能增强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问题,学生也会效仿老师。如果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能经常给学生提供高质量问题的例子,学生就会在教师提问的潜移默化中学会这些问题的发现和思维的范式,从而缩短他们产生创造性问题的时间。
第三阶段:引导解惑
在引导提问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提问的能力,但仅仅停留在这一步是不够的。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也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强调的是,引导学生解疑的阶段,不是研究老师如何暗示、指导、讲解、分析让学生的疑惑消失的策略,而是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发展,体验成功的策略。
教会学生质疑自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一环。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善于提问,在提问和提出难题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实施主体教育。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开始,学生的问题大多是习题的解答。随着学生心理习惯的稳定和知识面的提高,教师要有区别地对部分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从解题到概念理解,再到方法讨论,最后学会从单一题目多角度全方位提问。打开师生关系,改善课堂气氛,营造自主学习的有效氛围。
在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
1,不要怕学生瞎提问,浪费课时。
2.老师永远不会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疏忽甚至无知。
3.学生的思考并没有因为似是而非的答案而停止。老师一定要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不要让“问题”止于自己。
在教学中,也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后进生逐渐懂得提问。主要做法是:
(1)搜索法——教后进生认识知识的起源、发展、如何和为什么,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中发现问题。
(2)引导法——引导后进生向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人、不理解或看似理解的人、认为值得怀疑的人或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人等提问。
⑶激励法——教师要表扬能及时提出独立意见的后进生,启发其他同学思考。
(4)留有余地法——教师要巧妙地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讲课中,老师故意留下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让后进生通过自学、讨论、小组交流等自主探索来发现和提问。
5]提问——当后进生犹豫不决,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
【6】反问句——当老师的问题不能被学生正确回答时,不急于纠正错误,而是抓住错误的症结提出问题,这样会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及时发现错误,找出错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