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附答案

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由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调控,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修养。阅读是理解、领会、吸收、欣赏、评价和探索文章的思维过程。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获取知识,这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下面给大家带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邮票印刷中的任何错误都会提高它对集邮者的价值。一张廉价邮票上的一个错误使这张邮票价值100万英镑。这个错误是一百多年前在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英国殖民地毛里求斯犯下的。1847年,一份邮票订单被送到伦敦的一家印刷厂,毛里求斯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发行邮票的国家。在订单完成并交付之前,毛里求斯政府大楼计划举办一场舞会,需要用邮票来发出邀请函。当地一家印刷商奉命复制邮票的设计。他不小心在他印刷的几百张邮票上写了“邮局”而不是“邮资已付”。今天,这些印刷错误的邮票只剩下26枚,剩下14枚1便士的橘红色和12枚2便士的蓝色。由于两便士蓝的稀有和年代久远,收藏家们为它支付了高达16 800美元。

1.一个多世纪以前,毛里求斯_ _ _ _ _ _ _ _ _。

A.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B.属于印度

C.是英国的殖民地之一

D.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

2.邮票上的错误是_______。

A.在毛里求斯

B.在毛里求斯政府大楼

C.在邮局

D.在伦敦

3.集邮爱好者已经支付了16 800的_______。

A.十四个一便士橙红色

B.十二支两便士的蓝调

C.一便士橙红色

D.一个两便士的蓝色

这篇文章的答案和分析讲述了由于印刷错误,原本一文不值的邮票价值翻了一倍。

1.丙.事实和细节。根据第二段,句子1 …一百多年前在印度洋的一个小岛,英国的殖民地毛里求斯,答案是c。

2.答.事实和细节。根据第二段,句子1,这个错误是在多年前的英国殖民地毛里求斯犯下的,答案是a。

3.d .事实和细节。根据文章的最后一句,由于两便士蓝的稀有性和年代,收藏家们已经为它支付了高达16800美元,答案是d。

拓展:NMET的阅读理解策略

首先,详细的问题

提问方法

特殊疑问句;从课文…,根据…,对/不对,在单词和句子下面划线,简单计算,安排事件顺序,识别图片等。

解决问题的方法

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仔细阅读相关细节。一般可以直接在短文中或者稍加归纳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注意排除以下干扰项目:

(1)缩放范围

为了准确、严密地表达,文章十分注意范围的限制。其中有些是通过添加相应的词来限制的,比如很多、几乎全部、近、多于、超过、只有几个、正常等等。一些干扰甚至通过改变或删除限定词来扩大或缩小语言的范围。

(2)偷窃的概念

命题人在设计试题时,往往会将原文的概念偷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犯错的主要原因是看文本,创造意义。

(3)正确与错误并存

在一个干扰词中,有一句话或一个词是正确的,其他分句或词是错误的或表达不充分的,正确与错误并存,所以提出者可以混淆真假。排除这类干扰项,只要有一个选项部分错误或不完整,就是排除干扰项。

二,问题类型的主要思想

提问方法

这篇课文/第二段的主题是什么?

…中陈述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是关于______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

(1)最常用的方法是仔细研读短文的1和2句,即短文的主题句,或者阅读每段的1和2句,即段落中心句。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说明文和议论文。

②记叙文等。需要通读全文,并抓住关键问题或话题来概括意思(往往说明一个道理)。

(3)在全文(段)末尾找到答案。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开头列举事实,论证,最后阐述核心观点。

在处理文章标题的选择时,我们应该避免以下三个错误:

(1)泛化能力不足(多为整代的一部分,导致范围过小);(2)过度概括(多为人为扩大范围);(3)用事实或细节代替抽象具体的想法。

三、推理判断题

提问方法

这个故事表明__________。可以推断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这个故事暗示了____________。可以得出__________。

我们可以了解到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的方法

推断题考察学生通过文章表面的文字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归纳逻辑推理的能力。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知道文章的潜在含义。

注意了。

(1)你不能选择那些文章中直接陈述的内容,而要选择从文章中推断出来的选项。

(2)推断不是凭空猜测,而是根据已知推断未知;做出正确答案时,一定要在文中找到依据或理由。

(3)不能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想法;不要从原文判断。

第四,猜测词义。

①通过构词法猜词;

②利用上下文和逻辑关系猜词。有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上下文和前后句的关系来猜测一个词的意思,比如并列、因果、转折、对比、解释和定义、举例等。同时要特别注意一些词,比如:或者,也就是换句话说,包括,虽然,但是,或者,即使,另一方面,关于对比,除此之外,而不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