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用方言和英语怎么说?

“碰瓷”这个词应该很多北方人都很熟悉。近年来,“碰瓷”从小就有,直接导致老人如果摔倒在地,没人敢扶。最近又爆出“外国小伙被冤枉”和下面的“真相被揭穿,外国人骂人大妈不碰瓷太气人”,再次在各大社交网站引起轩然大波。所有类似的事件都在不经意间把“碰瓷”这个词推到了风口浪尖,让这个表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南方网友开始使用这个内涵丰富的“潮词”。那么,“碰瓷”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碰瓷”是古玩行业的一个行话,意思是一些不法之徒在摆摊卖古玩时,往往别有用心地把易碎的瓷器放在马路中间,让路人一不小心碰到就趁机敲诈。“碰瓷”的穷人愤怒了,花了钱还要拿回一堆碎瓷。南方很多地区也有类似的表达——“扒”。其起源据说与走私烟土有关(还有一种是走私盐)。有一个传说,清朝末年,清政府严令禁止鸦片走私。一些运烟土(鸦片)的商贩为了躲避沿途的检查,把烟土藏在竹竿里贩卖,往往得手。在绍兴对摊贩进行例行检查时,陪同的师爷抽着旱烟袋,坐在竹竿上等待检查。当检查官员没有查出问题,准备下船时,师爷起身敲了几下竹竿,意图倒空锅。但船夫以为师爷发现了竹竿里的秘密,赶紧塞了点钱给师爷,多少有些莫名其妙。后来师爷发现,只要他上船检查烟袋,把它扯掉,就会有人给他钱。所以,只要师爷上船验货,都要先敲竹杠。后来,“敲竹杠”成了利用别人的错误或弱点来榨取钱财的代名词。“碰瓷”用英语怎么说?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比如敲诈,找某人的茬。,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碰瓷”的含义。记者采访了新华社的外国专家,英国专家的第一反应是假保险理赔或者保险欺诈,因为专家认为这样的事情与保险直接相关:以欺诈的形式获取保险赔偿。虽然意思接近“碰瓷”,但在中国,“碰瓷”并不总是和保险有关。所以专家给出的第二个版本更直接:受伤假装。据记者了解,意思出来了,但由于语言差异,外来词很难体现中国的“文化感”。其实也可以用欺诈性索赔等解释性短语来表达,也可以看作是吸引玉石。欢迎大家直接回复你认为好的翻译。但说实话,碰瓷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直译”,“撞”=撞,瓷=瓷。可见最近一系列碰瓷事件对中国形象的冲击。要彻底解决这个翻译问题,就像土豪这个词一样,直接把彭词收入权威词典,完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