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狗的工作原理是什么?K频和KA频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属于我的专业领域,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很少知道K波段和Ka波段的由来。

电子狗的工作原理是监测测速雷达的无线电信号,从而提前报警。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双方都想对来袭的敌机进行预警,采用了集音器的方法,音量越来越大。

这个阶段被称为“顺风耳”时代。

二战期间,发明了雷达,由此开启了“千里眼”时代。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向空中发射一种电磁波,用金属体击中敌机后会反射回来。雷达根据反射时间计算出飞机的距离,根据雷达电磁波的方向角和高度角计算出敌机的位置。然后通过多次捕捉到的不同位置信息,计算出飞机的径向航线和飞行速度。

有了雷达,对来袭敌机的预警达到了革命性的高度。

当时,科学家发现。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探测精度越高。

所以当时人们对雷达使用的是可达到的最高频段10GHz。

因为雷达屏幕和我们学习几何时的平面坐标系非常相似,而我们在寻找未知点的位置时,往往会将其设置为X,所以10GHz波段称为X波段。

当时德国的科技非常发达。他们率先把雷达频率提高到24GHz,也就是把波长缩短到1.25 cm,这在当时是世界最高水平。1.25 cm的波长很短,所以德国人用“短”Kurze的首字母K来命名这个波段。

但是现在,在战争中,这个波段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每次有大雾和大雨,雷达屏幕都是白色的。原来这一带很受雾和降雨的影响。

后人嘲笑此事,说德国人凭着举世闻名的精准精神,准确地找到了人类以前不知道的“雨衰”带。

其实雨衰减带很窄,就是K-在雨衰减带频率以上,K-在雨衰减带频率以下。这两个波段没有雨衰现象,探测能力还是很强的。这些是Ka波段和Ku波段,经常被不同国家的卫星通信和雷达使用。

我们在高速公路上架设的测速雷达,距离被测车辆只有几十米,比两三百公里的雷达测量平面近多了,所以即使下雨,雨衰的影响也微乎其微,所以很多测速雷达都是用K波段。还有更高的K波段,也就是Ka波段。

目前只检测测速雷达信号的电子狗已经过时,新型的“检测+GPS”的电子狗性能更好。

这是利用大数据的方法,把电子狗探测到的测速雷达的位置上传到系统,系统实时更新测速雷达的位置,然后下载到新的电子狗。

通过GPS,新型电子狗在汽车位置与附近测速雷达的位置信息匹配后,会发出报警,精度会更高。

抱歉,这个我也不懂。我只能给你搜索一下。

“电子狗”又称雷达测速仪,是一种探测雷达测速仪的设备。当它安装在汽车上时,它可以探测到周围一定距离内是否有雷达测速仪。当汽车靠近雷达测速仪时,“电子狗”会发出警告。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类:

1,普通电子狗(早期)

所谓的电子警察预警机,其实根本不是预警,而是无线信号接收器,比无线电的原理和成本都简单。电子狗的制造商在一个有电子眼和固定测速的地方藏了一个无线电发射器。根据路线的特征,它发送包含信息代码的无线电信号。车开到这附近,接收器接收发射器的无线电信号,解码报警类型,声音芯片发出语音报警,这样路段限速,这个路口有电子眼。实际上,安装在地板上的S线圈不会产生信号。通常厂家会在固定摄像头前300到1000米处嵌入发射器,只要经过这一路段的车装上语音预警机,就能接收到预警信号。电子狗的优点只是成本低,缺点非常突出:

(1)不管摄像头是否真的在工作,信号发射器都会发出信号,对司机来说是虚惊一场。

(2)如果所有的红绿灯都装上电子眼,电子狗就会叫个不停,不仅失去报警意义,还会让人很吵。

(3)由于道路变更,商业竞争激烈,厂家互相破坏发射机,或者发射机电池耗尽,预警机根本不会报警,会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所以这类商品要特别注意。

(4)在中国使用无线电频率也需要委员会批准,但是P频率没有报批,所以会被委员会的探测车探测到,可以随时禁止或干扰。

(5)电子狗不能辨别方向,如果对面车道或交叉车道有电子眼,也会误报。

2.雷达探测器

雷达探测仪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收到雷达信号后,马上报警提示车主减速。它的价格一般在800元到2000元不等,性能也相差很大。最大的区别是可以感应到的雷达波的频段不同。由于我国的城市道路雷达测速仪设备是从不同国家进口的,使用的雷达频率大多不一样,同一城市的一些城市配备了三四个国家不同频段的雷达测速仪。低端雷达探测器只能感知一个频段的雷达波,高端雷达探测器可以感知多个频段的雷达波。此外,感应距离也反映了雷达探测器的性能。如果感应距离太近,车主来不及减速,已被拍下;如果减速太快,很容易造成追尾。高端雷达探测器可以感知一公里左右的雷达波,差的只能感知200米左右的雷达波。

目前,常见的测速雷达告警装置如下:

(1)单频测速雷达告警装置。即只能接收X波段或K波段,这类设备只能用于部分地区的部分监控设备,漏报多,成本低,价格便宜;

(2)多频段测速雷达告警装置。一般是X,K,Ka频段,只能在部分地区使用,可以对付几个警用设备。

(3)全频测速雷达告警装置。可接收所有频段,如X波段、K波段(俗称三脚架)、Ku波段、新K波段、Ka波段、激光、Ka激光、P波段等。这种测速雷达预警装置全国都有效,在高速上反应特别灵敏,一般提前500米到2公里预报。但是在市区,干扰也很大,过电子自动门会报警。

3.GPS雷达探测器

这种装置在全频雷达的基础上增加了GPS定位预警系统。原理是通过GPS根据固定测速点的经纬度数据或闯红灯拍摄来定位,当接近目标点一定距离时触发报警。GPS雷达探测器不仅可以用于测速雷达预警,还可以用于红绿灯的电子眼预警。无论电子眼是被雷达波、激光还是地面感应线圈监测,GPS雷达探测器都能发出警报。相比电子狗,交管部门每增加一个电子眼,电子狗系统就会偷一个发射器;GPS雷达探测仪只需添加一个地标即可在线下载更新,成本低,响应快。与雷达探测器和电子狗系统相比,GPS雷达探测器还可以识别电子眼的方向。如果电子眼是反方向或者交叉方向,就不会误报警。

此外,GPS雷达探测器还可以设置自己的报警提前,如300米或500米;如果当时车没有超速,可以不报警,省事。另外,不管有没有电子眼,GPS智能狗都可以提醒主人这个路段的限速是多少,现在是否超速。

电子狗提醒司机安全驾驶,分为数据狗、雷达狗和二合一狗。

数据狗又称定狗,内置GPS定位芯片和存储器,存储全国各固定点的交通预警信息。汽车行驶时,通过GPS定位信息判断定点,并广播交通预警信息。

随着各地定点交通预警信息的不断增加和变化,数据狗要经常在线更新自己的数据。有的数据狗自带手机流量卡,实现自主空中升级。

雷达狗又称移动狗,可以探测移动测速装置发出的电磁波,提前广播预警信息。

二合一狗集成了上述数据狗和雷达狗,集两种功能于一身。

电子狗的工作原理是什么?K频和KA频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说这个问题:

1、测速设备的测速原理

交警安装的测速设备就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也就是说,在运动的物体上发射一个固定频率的电磁波,运动的物体会改变反射波的频率。运动物体的速度越高,反射波的频率变化越大,反之亦然。据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运动目标(机动车)反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变化来知道它的速度。

2.电子狗的原理

其实电子狗的原理很简单。它只是检测测速设备发出的电磁波。如果检测到,说明附近有测速设备,否则没有测速设备。

3.什么是K频和KA频?

所谓K频、KA频,是指目前测速设备使用的工作频率,也就是发射电磁波的频率。k波段指24.150 GHz+100 MHz;+000兆赫;KA频段是指34.700 GHz+1300 MHz。

4.电子狗有用吗?

电子狗可以检测交警的测速设备,提醒司机不要超速。其实我觉得装这种东西也没多大好处。对于司机来说,养成任何时候都不超速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反而有些司机习惯超速,花钱买个“电子狗”逃避交警查处,表面上减轻了处罚,殊不知十次事故九次快,还能躲过交警处罚,这种事情还是不要装了。

目前由于测速雷达的波段不同,电子狗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基本手机上的导航地图会帮你自动识别很多限速。

是雷达频率。不同的英语呼叫代表不同的雷达频率,但对面的车装了电子狗,也会叫,但只有两三次。这是干扰。俗话说,熟人见面打招呼。都是带电子狗的车,比较亲热。当然要打个招呼,打几个电话。

英文提示是提醒你前方雷达波的频率。

X波段X波段:10.525 GHz+25 MHz(X波段)

K波段K波段:24.150 GHz+100 MHz(K宽带)

Ka波段KA波段:34.700千兆赫+1300兆赫(KA超宽带)

Ku波段Ku波段:13.400 GHz+25 MHz(欧洲标准雷达的Ku波段)。

国内KU测速我看的不多,所以KU频率不是很重要!主要是k和Ka表现不错!在市区,主要报道X波段和K波段。x波段大概是一些银行或者自动门的干扰信号,K波段和Ka波段主要出现在一些路口和高速公路。Ka频率也是最难处理的。所有品牌的K频雷达性能都不会太差。Ku频率并不是每个雷达的功能,但每个人在Ka频率上的表现都远非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