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专业大一新生求学习建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努力培养这种兴趣。尝试几种不同形式的英语学习是确定自己兴趣的最佳方式,比如阅读英语小说、背诵英语诗歌、浏览英语期刊、参加各种与英语有关的活动(演讲比赛、英语角等。),唱英文歌,看英文电影等。兴趣会激发持续的热情和动力。一旦有了热情和动力,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变成了一种乐趣。你会不自觉地对学习、听、说、读、写产生兴趣,你的英语水平自然会提高。
2.由易到难
高中英语学习针对性很强,主要是为了应对高考,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记忆的过程。但在大学阶段,英语学习主要是自主学习,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如果一开始就从困难入手,学习就会因为困难而晦涩枯燥。这样一来,原本可以充实快乐的英语学习就会变得令人头疼,甚至让人半途而废。相反,如果我们从简单开始,爬楼梯,逐渐收获,通过慢慢积累培养成就感,学习者会越来越自信。以阅读原著为例。可以先从500 ~ 800字写的简单书开始,然后读800 ~ 1,500字写的原著,再读1,500 ~ 2,500字写的原著,最后读真正的原著。原因很简单。只有先理解了,才会有继续阅读的勇气和信心,才会对英语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3.增加泛读和听力。
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精读和精听,学习语法和词汇,却往往忽略了泛读和泛听的作用。其实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先培养到位的语感,然后把语感上升到理性知识,再把理性知识融入思维,最后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量变决定质变,语感的培养有赖于量的积累。这意味着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在注重“精”的同时,更要注重“通”。广泛阅读和广泛倾听的方法其实有很多,比如:通过浏览英文网站、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和小说来增加阅读量;通过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节目、看英语电影来练习听力;通过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唱比赛等活动提高口语。学习英语不能急于求成。有了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
注意听和说
虽然大学之前的英语学习也会涉及到听说,但是由于学习方法上有很重的应试痕迹,听说能力一般很难真正提高。进入大学阶段后,听说能力的提高成为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只有真正提高听说能力,加强语感,才能培养我们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谈得上更好的表达和写作。同时,听说是掌握语法和词汇的极好途径,因为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练习,抽象的语法和枯燥的词汇才能显示出真正的含义,才不会反复忘记。语感增强了,语法和词汇掌握好了,阅读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因此,听说在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提高听说能力最划算的方法就是大声朗读,快速反复朗读。朗读是为了唤醒耳朵,有意识地增强对单词的敏感度;快速阅读是为了集中精力,更有效地投入到记忆和背诵中去;反复阅读是为了熟悉文章,最终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的程度。除了朗读,模仿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有效方法。学英语的过程和孩子学说话的过程一模一样,模仿必不可少。比如学习口语时,可以重复录音,练习发音,学习连续弱读,模仿句子的语调和节奏。
大学阶段,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参加各种英语考试,包括常规的英语期末考试,一年两次的四六级考试,还有考研英语,托福,雅思这些威胁性的考试。想要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除了平时打好英语基础外,还需要学习一些备考的方法和技巧。
1.快点
一个人的精力不可能一直都是满满的。如果总是重复做同一件事,难免会觉得单调。备考的过程是一个重复性的工作,所以大家需要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即缩短备考时间,提高备考效率,从而保持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坚持备考。如果复习时间过长,很可能会丧失斗志,复习效果会越来越差。
研究真题
任何英语考试都是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的综合考查。英语的基础知识要靠我们前几年的积累,应试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练习试题,发现规律,寻找解决方法。只有掌握了出题套路和解题规律,结合英语基础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发挥更高的水平。历年真题无疑是最能体现命题人思维的备考资料。
总之,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英语学习是大学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初入校园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积累总结,成功突破一切困难。这个过程可能很辛苦,但很明显,一个人只有坚持别人没有坚持的,承受别人没有的,才能迎来人生的蜕变,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