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张载“四为句”新解

第一句是“为天地立心”。目前流行一种解释,天地无心,人有心,所以人心也是“天地之心”;“存一颗天地之心”就是开发人的思维能力,去认识自然的事物和规律。这是一个误解。首先,“天地”二字并非专指自然。儒家经典《易传》中有一个关于天、地、人的“三才”宇宙模型,说明古人倾向于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天地”有“天地之间”的意思,既包括自然,也包括人类社会,所以“天地”一词的确切含义要根据文中的上下文来判断。在“四句话”的语境中,“天地”应该是指人类社会,而不是指自然界。张载有时把社会的“天地”称为“天下”,所以“立天地”也可以称为“立天下”。其次,“为天地立心”的“心”与“天地心”不同。《易经》中有“天地之心”这句话。张载是著名的易学家。他认为“天地之心,只是一种生物。”这里的“天地”指的是自然。显然,“天地之心”指的是天地创造万物的力量,似乎体现了一种天地之心。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物之心是天地固有的,人没有必要“站起来”,否则人的力量会被不适当地夸大。据此,张载的“为天地之心”,必然是不同于天地生灵之“心”的另一种“心”。对此,当时的二程兄弟看得很清楚,说张载的《明希》“定心则成天德”,认为是为社会树立精神价值观。“为天地立心”的“心”其实是指人的精神价值,而“为天地立心”则是为社会建立一个以仁、孝、礼、乐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体系。张载在《脾性》、《经洞义理》、《正梦》等著作中对“立心”的意义和方法作了大量具体的论述。如果视而不见,我们对“立心”的理解就会脱离张载本人发言的语境,成为一种思辨性的解答。总结张载的观点,所谓“修心”,就是“立自然之理”(仁孝之理)的心,因为自然之理“能使天下乐而可及”,使“天下”(社会)愿意接受仁、孝、礼、乐等道德伦理价值。从这一点来看,“为天地立心”的含义是非常明确的,其着眼点既不是自然,也不是认识论,而是精神价值论。第二句是“为民谋生”。“命”是指人,“命”是指人的命运。这就涉及到儒家一直关注的“安身立命”问题,以及对命运的不同看法。历史上长期流行的是命运论的结论,认为人生只能被动地受命运的摆布。据史载,张载的《乐论命》,他继承了孟思学派的“命”与“义”的观点,并进行了新的发挥。张载区分了人类两种不同的命运:一种是“求”而不是“得”,即不可控,主要指生死、富贵等;另一种是“求”和“得”,即可控,主要指道德和精神。张载积极主张“兼收并蓄”,“修身”以“立命”。也就是说,人只要通过自身的道德努力,就一定能够在精神价值上掌握自己的命运,达到“决心”和“真诚”,确立有意义的人生。所以“为民谋生”就是要教育民众,让民众自觉选择自己的命运方向,从而确立人生的精神价值和意义。第三句话是“前车之鉴”。“去圣人”又称“去圣人”,是指历史上的圣人,特指张载语境中的孔孟。儒家所谓的圣人,其实指的是人格楷模和精神领袖。“绝学”是指中断的学术传统,也就是所谓的“正统”。宋代理学普遍认为,儒家学派体系或道家学派体系自孟子以来已经完全中断,应该努力恢复。张载继承了“绝学”,写了一本书,但他并没有照搬以前的圣贤,而是试图创新。在他的理论中,有很多内容是“六经未载,圣贤未言”的。第四句是“为世界开启和平”。自周公和孔子以来,“和平”和“大同”一直是社会和政治理想。到了北宋,以范仲淹、李觏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都为朝廷提出了“和”的主张。张载并不局限于当代的“太平”秩序,而是以更深的眼光关注“永生”的“太平”传承,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对“四换一句”的理解,离不开宋初的建国背景和理学的关注。赵宋统治者总结前朝长期分裂的经验教训,为重建社会秩序,确立了“以儒立国”的国策。在这种政策环境下,以张载、程兄弟等人为代表的北宋理学家最大的关切,是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奠定一个永恒的精神基础,而不是理解“自然之法”。总之,“四换一句”涉及精神价值、人生意义、学习体系传承、社会理想等诸多方面。这可以看作是张载人生志向和理想的总结,也是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的心声。我们可以把张载的“四换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百姓确立人生意义,为前圣传承失落的学术体系,为万代开辟和平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