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高速铁路的思考
一口气看完新华社的这篇长文。作为铁路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5年时间,铁路完成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40年。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经过三年的磨砺,令人惊叹——时速200公里以上国产动车组140对于2007年4月18日首次亮相,当时全国铁路正在第六次提速;一年多后,2008年8月1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如果说时速350km/h的动车组让中国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那么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再加上时速380km/h的新一代高速列车的研制和运营,中国将登上世界高速列车的制高点。
看着这些真让人兴奋。
联想到我们金华,每到节假日,好几趟火车都是满员。车站位于市中心,方便市民出行。现在坐时速200公里的火车到杭州要1小时20分钟。再过几年,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就要建成了,走这条路只需要半个小时。想象一个周末的早晨,你正在家里打扫卫生。一个朋友打电话让你去杭州玩。票已经买好了,我现在去楼下接你。快点。放下手里的拖把,马上出去。几分钟后,你和你的朋友出现在180公里外的杭州西湖。时空转换到一百年前,从金华走到杭州需要两天吧?
从宏观上看,高铁的建成缩小了城市的时空,放大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的空间,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现实意义。大容量、高密度、公共交通的交通组织方式,逐渐扩大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范围,有力地促进了各地的“城市化”和“一体化”。
例如,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鸿昌认为,2008年下半年以来,京津两地GDP总量保持了较大的增长,这与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促进两地经济交流密切、拉动经济增长密不可分。京津城际铁路的示范效应,坚定了中国加快高速铁路网建设的决心。
与我市相关的是杭长高铁。杭长高铁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铁路沿线省份的合作交流,实现客货分流,保障物资运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果杭长客运专线建成,长沙到上海的路程将缩短到3个多小时。“距离不是问题,速度改变生活。”现在,在杭州、上海购物,在金华工作生活,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选择。再过两三年,中午去杭州上海开会吃饭,晚上回金华睡觉,会变得相当轻松。在两个城市之间行走的时间,大概没有市中心堵车的时间长。
各位,等待高铁时代的到来,改变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