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目是1 23455678 9 1 1 1 1 02 13。
答案是BCA、BCA、BCB、BCB、BCB、BCB
标题: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d b d b c c c b c c c c c
1.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
A.木头燃烧b .锅炉爆炸c .火药爆炸d .蜡烛点燃时变短。
2.65438+20世纪70年代,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和氮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门捷列夫·拉瓦锡·阿沃·加德罗
3.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量筒b .试管c .气体容器d .烧杯
4.下列四种气体按体积计算,在空气中含量由少到多的是()
①稀有气体②氮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 ③②④①
5.有些金属工艺品有银色的金属光泽,学生认为它们可能像铁一样有磁性。讨论中,有同学提出“可以先拿个磁铁吸一下”。就“拿磁铁去吸”的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 .实验c .观察d .得出结论
6.下列四种瓶装气体储存方法正确的是()
光滑面朝上,光滑面朝上,磨砂面朝上,磨砂面朝上
A B C D
7.测量液体时,某同学开始使用15mL的俯视读数,倒入一定量的液体后,俯视读数为5mL,那么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 10毫升B. < 10毫升C. = 10毫升d .不确定。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到处都是火花。
d .镁条在空气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9.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做出的监测报告。目前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下列情况中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 .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随意丢弃塑料垃圾d .使用煤和石油作为主要燃料。
10.下列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中;b .将胶头滴管悬挂在试管正上方,将液体滴入试管中。
C.为了节省药物,实验结束后应立即将剩余药物放回原瓶中。d .实验产生的废液应直接倒入下水道。
11.判断铁丝燃烧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生成一个黑色固体b .到处发出耀眼的光和火花。
C.铁丝被迅速缩短。热量被释放。
12.应选择一套仪器正确测量7.5mL液体()。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34B.124C.24D .仅③
13.为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南京将原来的垃圾桶换成了组件式垃圾收集箱。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放废电池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该贴的标志是()。
14下列关于氧化反应概念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C.氧气必须参与氧化反应。一个反应可以是氧化反应,也可以是化合反应。
1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你认为“绿色化学”是指化工生产中的()。
A.严格治理废气、废水、废渣。
B.有害物质少或无有害物质少或无有害物质。
C.不使用任何化学品d .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之成为花园式工厂。
16.在下列四个属性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有本质区别,这个属性是()
A.颜色b状态c硬度d易燃性
17.近日,台风“桑美”席卷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你认为气候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破坏的结果b .土壤污染的结果
C.植被破坏的结果d .火山爆发的结果
18.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物质()。
A.碘盐酱油b雨水冰水* * *
C.蒸馏水,清洁空气d .可乐醋
19.在实验室组装制氧装置时,正确的顺序是()。
A.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C.从下到上,从左到右D从下到上,从右到左
20.在室温下,碘与镁结合的速度非常慢。如果滴几滴水,反应相当激烈,形成漂亮的紫色烟雾。水在这里的作用是()。
A.催化b .提供热量c .氧化d .吸收热量
21.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如果通过燃烧除去氧气,但不引入其他气体杂质,可以利用的可燃物质是()。
A.硫磺b .木炭c .红磷d .铁
22.一种无毒气体的密度约为空气密度的5/9,极难溶于水,所以收集气体的方法是①向上排气②向下排气③排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3.在实验室制造氧气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试管,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固定在铁架上,⑤引流收集氧气,⑤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②⑥b .③④①⑤⑥c .④①③⑤②d .④①③⑤⑥②
24.氩气和氮气经常混合并充入灯泡中,使灯泡经久耐用。这是因为氩和氮()。
A.是气体。它没有颜色。c .它没有气味。它是化学稳定的。
25.下图可以看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生产氧气时,反应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t)为(t表示反应完全)()。
啊啊啊啊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A B C D
2.我来填空(这个大题是***7个小题,每个空格1分)
2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钙、氯、汞、碘、铅、氩、氖、金、铂和银
22.根据题意,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述,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别:
(1)写出实验室中制造氧气的两个反应: ()
(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3)水银在空气中受热产生红色物质: ()
(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以下变化:①磷在氧气中燃烧;②铁在氧气中燃烧;③铝在氧气中燃烧;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⑤硫磺在氧气中燃烧;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1)发出白光:(填序号,下同);(2)有火焰时会发生的情况是:
(3)白烟产生于:(4)水雾产生于:
24.有个同学在一种不知名的金属上做了如下实验:拿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来,扔到水里。金属漂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在水面上快速旋转,游来游去,同时发出嘶嘶声,立即融化成一个闪亮的银色球体,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请分析以上实验现象,总结这种金属的性质:
(1)物理性质:①,②,③,④。(2)化学性质:
25.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和药物,达到平衡时。
行进码位置如图(1)。如果托盘天平的右侧板上有40克的重量,
码,烧杯的重量和药品质量是_ _ _ _ _ _ _ _ _ _;(2)由于操作失误,称好的烧杯和药品误放在右边的盘子上,天平左边盘子上的重量仍为40g,所以称好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为_ _ _ _ _ _ _ _ _。
26.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肖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
和小刚探讨以下问题。
在实验(1)中,罐子用不透明的黑纸包裹,目的其实是为了防止罐子。
房间里的植物会干扰实验。
(2)一段时间后,你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色墨水(填充
“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当罐子外面的黑纸被拿掉时,观察到罐子是宽的
在口瓶中发生的是,
原因是。
27.将a、B混合引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热到能发出红光的黑色固体丁基放入混合气体中,丁基会燃烧生成新气体c,丁基熄灭后会检测到甲酯。
气体已经完全耗尽;在B和C的混合物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气体B约占空气体积的4/5,所以:(1)这些物质是:甲基乙基丙基丁基。
(2)A和D之间反应的字面表达式为。
4.我会设计(一大题两小题,其中28题4分,29题6分)
在完成了教材《活动与探究》P17页加热液体的实验后,小宇想尝试做加热固体的实验:他拿了一个试管,加入蔗糖固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实验后,他发现试管破了。请大家帮他分析一下,可能导致管子破裂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三点)
29.观察酒精灯的火焰。你看到了什么?想想能不能做其他实验。请设计并完成一个实验,完成探究活动报告(图形、表格、文字描述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