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教好英语?

一、课堂听说交际活动的特点包括“听、说、读、写”四种形式,我们对它们在课堂上的具体安排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一方面,我们认为这四种形式不能完全割裂开来,而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际交往都是听说交际,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听说能力远远落后于读写能力是不争的事实,但学了多年外语却是“聋子”“哑巴”。从英语教学整体来看,听说交际能力的提高必然为良好的阅读和写作创造条件。因此,我们的观点是,应该把听说交际活动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突破口。那么,课堂上的听说交际活动有什么特点呢?有人认为让学生说话就是沟通。其实这种观念有失偏颇。比如老师先教学生被动结构,然后让学生口头把一系列主动句变成被动句,再让学生用be done结构一个一个造句。这是交流吗?显然不是。另一个例子是,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诵短语、对话和课文。这是交流吗?显然不是!实际上,课堂上的听说训练分为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前者重在掌握语言形式,后者重在实际运用,两者永远不能划等号。如果我们的听说训练停留在语言能力的阶段,在交际和交际能力上就不会有真正的提高,这是英语教学中令人遗憾的盲点。二、听说交际活动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语言活动与交际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认为语言活动是交际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和沟通并不矛盾,必须同等重视。在具体操作中,应遵循先模仿后应用、先机械后应用、先语言训练后交际的一般原则来安排和开展课堂活动,具体概括为PMMC模式,即呈现、机械操练、有意义操练和交际操练。虽然有些老师可能认为机械训练有点过时,但正如利特伍德所说,“我们对语言学习的基本过程了解得太少,我们无法断言什么是有帮助的,什么是没有帮助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结构练习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当老师想把学生的注意力强烈地、明确地集中在结构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上时。当然,机械训练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运用得当,为以后有意义、有交际的练习做准备。三、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策略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首先,教学是交流的。以说话为引导,积极鼓励尊重自尊和热情。第二,教学是通过交流进行的。为学生参与阶段性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创造条件。关注性格内向,英语学习薄弱的学生。第三,教学是为了交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根据需要调整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反思自我,提高自我。测试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获取,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对学生的评价,让他们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第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沟通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鞭策。总之,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结合,听说交际活动,使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讲师,而是根据需要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学习者不仅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听说交际能力,而且促进了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会是积极的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强化,从而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归纳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真正体现教与学的特点。通过我们的创意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舞台,并使用英语开展国际活动,这是非常值得的。特别是,我们认为有意义的锻炼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交际和实用”功能。否则,语言会自动消失。经过一定的听说读写组合训练,学生对所学语言有了一定的掌握基础,进行交际练习的时机已经成熟。教师应该设计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它要求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更好的理解和适应沟通训练。交际实践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最高形式,设计得当,学生乐于参与,语言交际能力达到高潮,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练习,这是最理想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