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师的发言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我们经常会受到一些事情的启发,所以我们可以写一篇演讲稿来表达我们的想法。那么如何写演讲稿才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给大家的演讲(一般5篇)。欢迎分享。

新老师说1教的时间不长,但也感触良多。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路上磕磕绊绊。兴奋到有点恐惧。我常常在想,能有这样的机会见证一个鲜活的个体从幼稚到成熟的短暂时期,我是多么幸运。在浩瀚的人生长河中,这只是短短的三年,却也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关键三年。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可能参与成长和体验的创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孩子的一点点变化让我激动,个人价值在这一点点中实现;孩子的小小变化让我害怕。教育毕竟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在另一种可能中,他们会创造出更精彩的东西吗?我常常在想:一个教师应该有怎样的教育和责任,才能抓住教育的机遇,去呵护这段辉煌而不归的时期。让他们更好的实现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对待教育,我一直有着最原始的敬畏和感动。我热爱这个职业,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去探索教育的真谛,去感动、感染甚至影响每一个孩子。当我真正成为教育的见证者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的重要性。这样的文案,从社会、学校、学生的期待来说,是不可替代的。我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这样的期望?我想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会一直伴随着我。用尽一生所学,如何播撒智慧的种子?怎样才能细心呵护每一个灵魂,让他们在爱中成长?我该如何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充分挖掘潜力,成为自己?想到这里,我真想大声对世界说:“我很重要!”“我很重要,我是文化的传播者,我可以给生活添彩,丰富世界。我很重要,我是成长的引领者,我可以尽绵薄之力见证破茧成蝶的每一个瞬间;我很重要。我是灵魂的守望者。我可以实践尊重的教育,用生命唤醒生命...

我很重要。我始终相信,教育不是铁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把粗糙的沙砾浸润成美丽的鹅蛋。这种载歌载舞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换句话说,教育是爱的事业!冰心曾说:“有了爱,你就有了一切,有了爱,你就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我始终相信,爱能创造奇迹。我热爱我的工作。在这里,我挥洒汗水,播撒希望,所以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快乐的。我爱我的学生,把这样的爱融入到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我愿意静静地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为他们的一点点进步而激动和感动。我爱我熬夜的生活,因为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知道做这件事的原因和影响。想想就很开心。

“未来不是我们想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想创造的地方。”我喜欢我的工作,或者说我喜欢这种独特的创造。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变得无比神圣,我总是以虔诚的态度对待这份工作。我总是提醒自己“光学习是不够的”。要想把浅浅的池塘挖成深井,只有平日里对学习的勤奋追求,才能在课堂上产生广泛的词汇。我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享受他们眼中的专注、渴望和陶醉。享受他们给我的信任、肯定和期待。对待课堂,“止于完美”是我一贯的追求。“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半个演说家,半个编剧,半个导演,半个作家,半个诗人,半个幽默家……”前路漫漫,我还需要努力。

教育是一种修行,怎么能三言两语说清楚?

在职老师感言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作为一个研究生物知识多年的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有时候,我忽略了这个道理在自己身上的真正意义。

人生是一段漫长而遥远的旅程。2012年,我告别了学生时代,进入人大附中,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开始了新的征程。

第一印象只有一个字:忙!虽然当时还没有正式就业,但前期工作已经在进行中。每次走进校园,看到的都是老师们的忙碌、整洁和自信。我从心底里深深佩服,但又感到一丝不安。当我得知自己的课程设置时,真的很担心,不知道该如何权衡跨越几个年级的教学工作。为了肩负起这个责任,我能做的只有准备,再准备,再学习,再学习。

接下来几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组织的几次培训。在6月19第一次新教师培训中,刚入职一年的老师们用自己的感受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在附中成长的故事,生动真实。当时只觉得热血沸腾,想尽快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像他们一样,快速成长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后来参加了早期培训班和家长会的培训,开始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我看到了家长们的全力支持和殷切期望,也看到了刘校长积极改革创新的坚持。早教绝不是一种形式,因为我们见证了这里出现的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换句话说,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反复问自己,我有勇气承担这份工作吗?答案毋庸置疑:它必须“进化”!必须成长!

开学前的全员在职培训,让我从各方面感受到了人大附中的魅力。不仅看到了学校在教育方面的突出成绩,也明白了“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本质,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刘备老师不小心受了伤,打了石膏,走上舞台,依然热情地给我们讲着给孩子的“六一”节日礼物——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视频中,孩子们被父母和老师的爱感动,哭得哽咽。台下很多老师也哭了,新老师们深受感动。这种幸福和温暖让我的心变得如此柔软。爱的教育,让我记忆深刻。

备课组活动是经常性的教学活动之一。跨年级教学的时候,经常会觉得自己太忙,但每次都是在老老师的鼓励下重拾信心。他们总是告诉我:努力工作,你就会成长!起初那些担心渐渐淡去,因为我相信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快速成长。

初中生物课程的一级核心目标是:结构与功能的适应,人类与生态圈的平衡发展。后来我认真的想,适应只能算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不断的进化成长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国家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刘校长倡导素质教育,在学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坚守信念、保持清醒、立足创新、持久超越”的理念,为师生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大舞台。而我们,只是改革浪潮中的一员,从“新”和“心”出发,去感受这个舞台上正在上演的每一幕,去创造更精彩的未来!

在职老师的感言3人生就像一条河,总是马不停蹄地向前奔流,有时恍惚间,发现自己又到了另一个起点。一个多月前,我还是一个快乐的学生。转眼间,我已经成为一名青年教师。有时候当局者迷,隔了一段距离才能看得更清楚。就像洪水过去,泥沙流下来,水变浑浊,洪水过去,河水又变得清澈见底。人生也需要这样的检讨才能更清醒。

这几天总是奔波于北京和深圳之间,现在已经毕业,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在这之前的日子里,我曾经想过是否真的要离开生活了7年的北京,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重新开始。而我内心的感受告诉我,沈重就是这样一所有文化底蕴的学校,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没有什么实践经验,但还是认同学校的一些发展理念。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经验还是很欠缺的,理论储备也有待充实。学校的高定位能引导我不断进步。

深圳真的是一个移民城市,从学校的人员构成就能明显感觉到。我们的老师来自五湖四海。平时大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让人很快找到归属感。

学校很多领导也很关心我们的状态。平时在宿舍交流的时候,老师会提到各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找到工作的信心。培训期间接触了很多老师,这些老师的素质真的很感人。

在心理课程训练过程中,夏和被分到了一个小组。感觉夏先生很豪爽,直言不讳,乐观向上,态度非常好。据说他还在业余时间学了交谊舞,跳得非常好,让我们这些青年教师都觉得夏老师的态度真好,生活这么丰富!

我也被牛志红老师感动了很多。牛老师的态度很友好。每次和她交流,她都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给我们很多建议和鼓励的话,感觉牛老师有一种母亲的力量。作为这么优秀的老师,他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里的学生很活跃,很张扬,心理素质很好。我们不禁感叹,这里的孩子真是与众不同。我记得我们学生时代的性格并没有那么张扬,比较单纯保守。这里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比较全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我们强多了。记得那个年代的自己,每天都是简单的学习生活,没有过多考虑未来。因为简单,当然也有一些混乱和晦涩。

在最近的工作中,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上学的时候学习偏理论,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但很多时候还是从书到书。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还是缺乏灵活的学习,觉得被理论束缚,不能让它很好的为我所用。之所以这样,我想,是因为我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观点和思路。如果我建立了一个坚实的体系,材料可以灵活运用,合适的材料可以用在合适的地方。

入职老师演讲4 8月23日开始培训,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入职了。作为高一(11)的班主任,从学生军训开始,我就一直在忙。了解学生,组织学生选班委,开班会,开家长会等。,让我渐渐与这些鲜活的生命结缘。

我是刘峰,今年数学组的新成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入职第一年,被安排担任高一实验系统11班班主任。当然,这种信任也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开学的时候,我们高中11班的教室是由以前的普通教室改造而成的。黑板是旧白板,投影放下了,几乎无法在黑板上写字。教室比其他实验教室小,这让我和总务部有了很多来往。在此,感谢总务部及时帮助我们班解决硬件困难。之后是每天都很忙的一天,但是晚上备课的时候,想起了白天做过的事却不知道在忙什么。其实班主任的工作真的很琐碎。很明显,我在课堂上告诉过你我会怎么处理这件事,但偏偏下课后会有很多学生单独来找我谈话,就像一个学生家长跟我说,一看你是新来的,什么都不熟悉。除了忙,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时间不够。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基本没时间备课。晚上开始备课的时候,觉得时间不够,总觉得备课不够。这让我担心也许有一天一些学生会去教务处投诉我...可能我们很多人会觉得刚入职的时候很累,但是我不觉得累。在这里,我需要再次说明一下我的研究生经历。

我是北师大4+2的教育学硕士。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数学。我在教育系学的是数学,硕士学位。我们班有八个学科的学生,都是北师大八个基础学科毕业的。本科第四年已经开始修一些研究生课程,包括英语、政治、各专业的研究生基础课程。研究生第一年,我们一起学教育学。当然,很多同学会回到原来的学院学习一些自己专业的基础课程。研究生第二年第一学期,国庆节后,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被分配到北京市重点中学开始了为期10周的教育实习。这些名校包括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师大附中等。很荣幸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实习,包括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10周期间,每天5: 40起床,晚上11甚至12睡觉。那段时间真的觉得很累,但是有了那段经历,我并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开始现在的工作很有成就感!9月8日的茶话会上,我在想,做他们的班主任有什么好处?我觉得我年纪小,和他们交流起来比较容易。现在学生喜欢打三国杀,看美剧,男生喜欢看篮球,足球等。我觉得这些可以让我找到和他们相同的话题。还有我的热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感觉很热情。也许我为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学生能感受到我的真诚。我认为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做了什么。班主任的工作也让我有时候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去帮助这些孩子。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学习很努力。因为没有入选荣誉系统,她整天一脸愁容。有一天晚上我试着和她聊了聊,晚自习结束后把她叫到办公室聊了聊。不久,她哭了...吓到我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说错了,我更担心好心办坏事。这件事让我觉得不能随便和学生说话,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也让我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压力。说到压力,不得不提我们实习的时候,我一个在人大附中实习的舍友跟我们说,他们开了一个班主任会,一个新老师讲了她当班主任的工作。她说,“我感觉压力很大。这两个月我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更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她泪流满面...对此,我想说。

除了班主任工作,我还是高一(11)和高一(12)的数学老师。由于每节课准备不足,感觉每节课都有一点进步,但总觉得状态和效果不是很好。每次下课,身边都有一堆同学在黑板前提问。不知道是我上课说话不清楚还是同学太好学。当然,我每次都会耐心讲解,这有时会让我错过听导师郭老师讲课的机会。数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得的学科,尤其是高一文科班——高一(12),女生比较多,让我担心她们的理解或反应没有11班的学生快。所以,这让我更加担心自己准备不充分。从现在来看,这个班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很高,在课堂上也很配合老师。我有信心能把这门课的数学带好!

至于对我教育生涯的期待,我希望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我的学生在和我一起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快乐的,他们可以因为我而对数学更感兴趣!具体来说,就是希望能尽快练习板书,认真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我可以在这个学年尽快做近几年的高考题和自主招生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接触一些数学竞赛的内容,因为我喜欢数学,我真的很喜欢数学竞赛的内容。

我在高一新生入学仪式上对我的学生说:“我们要学习,要快乐!”“当然,我希望我的教学生涯可以是“教学快乐!"

来到xx中学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很荣幸在第一周跟随几位前辈老师参加了在京西古寺学园寺举行的马小平老师追悼会暨“寻找一线教师的声音”座谈会,让我收获颇丰。在我职业生涯的开始,它为我点亮了一盏灯,让我勇往直前。

马老师无疑是一个美好的人,一个内心有感悟,精神有光芒的人;马老师也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拒绝履行和屈服的人;马老师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微笑着践行理想的人。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能走多远,让我们认识到教育不是折磨,而是高不可攀的幸福。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人格修养、责任、智慧和情感的问题,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印记。他用他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的真诚态度为我们点亮了理想教育的灯,但我们如何才能代代相传?

我们说:“如果你意识到这件事,你就应该去做。”大睡一觉就能体会到,体会到就需要去做。马老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不仅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他没有用彼岸的教育理想去照亮此岸的教育现实。他是一个把握当下的践行者,是一个理性、低调、坚韧的行动派。他做了一个老师该做的和能做的,我们在寻找他指引的人文教育之路。立足于自己,立足于当下,立足于像自己一样独立的人,面对永远独立的学生,我们不会虚构一个美好的教育未来,而是创造一个真实的教育当下,这样我们或许就能找到通向精神家园的教育自由之路。

回顾我们自己,我想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什么期待和规划?虽然入职时间还很短,但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专业感和触动。我们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变成了一个教育者。我们将如何把我们的影响渗透到学生的精神中,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如何让他们不仅喜欢你这个人,还喜欢你这个主体...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我也相信它的答案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日臻完善。但是首先我需要知道我想成为什么样的老师。只有先有了这个目标,才能实现教育上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话说,欲流千里者,必掘其泉。求木的长辈一定要巩固自己的根。我想,我即将走上教师的岗位,我可以平凡,但一定不能平庸。要超越这种“平庸”,就要稳住教师的“根”。只有根深才能枝繁叶茂。那么教师的根在哪里呢?在我看来,深厚的文化素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深刻的现实思考,才是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根”。我想成为的就是这样一个语文老师。既然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只有打牢坚实的基础,才能充分拥抱太阳,让新播种的师生树茁壮成长,“叶在交,枝满枝头”。

教师的根在文化。

慈善家、摩根财团创始人皮博迪说,“教育是这一代人欠下一代人的债”。作为我们的语文老师,我觉得我们欠学生的,就是这么一笔巨大的“文化债”。要“还债”,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水”去哪里找?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有源头活水。”所以,语文老师的努力不是课堂上的口若悬河,更多的是源于个人的修养和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积累。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语文老师要时刻把自己当成学生,自己需要做更勤奋的“学生”。陶行知先生曾告诫,“学生要好学,就要好学。只有学而不厌的君子,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来说,中学语文承担的教学任务是母语教育和文化沉浸。在有限的课堂容量内,教师必须能够让学生从一滴水中看到阳光,让学生从一首诗、一首诗、一部剧、一部小说中感受到背后的文化积淀。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有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力。只因为“深入”,所以能磨成精,见微知著;只因为“简单”,所以可以遵循和引导,春雨润物。学习和培养是语文教师最内在最根本的东西。不是“举旗为虎皮”的空洞姿态,而是“学得越晚越好,犹豫输不输”的实际行动

语文教师的积累和素养应该是深而广的,以“两脚重文化,一心评宇宙篇”为宗旨,以“学而后知不足”为精神,落实在脚踏实地的读书学习中。同时,这种文化素养应该是内在的,而不是炫耀的;应该是积累,而不是炫耀。“子曰:‘施也!“女人把它给那些懂得更多的人来学习,”是:‘当然,对与错?’说:‘不。给它一个一致的。“教师的文化积淀真正内化为一种无形的、持之以恒的修养,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得心应手。

教师的根在学生。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实施“教”是为了“育人”。要“育人”,首先要“懂人”;要想“懂人”,首先要“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充分关爱学生,用心去理解他们。舞蹈家林怀民说:“艺术没有技巧。艺术是情感交流。”。我觉得教书也是如此。“技术进步在道”,教学也不熟练。所有的技能都融化在对学生深深的爱中。爱的切割,内心的真诚,所有的方法都在里面。

裴斯泰洛齐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需要一个母亲的眼睛,时刻从她的眼睛、嘴巴和前额的动作中准确地理解她内心情绪的每一个变化。”从对学生的热爱出发,促进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对学生的认识不应该是肤浅的、想当然的,而应该“看他们是什么,他们是什么,他们在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既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又要区别对待每个个体。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他们的问题和诉求,才能有的放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学记》云:“知其心,则可救其失。教的人,长得好,救输的人。”课堂不是老师的“个人秀”,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和交流。“良师使人随其志,其言亦欲达,潜移默化,难以比较,可谓随其志。”教师是“引路人”,而不是“培训者”。他们可以被理智说服,但绝不能被武力征服。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道必导,强者必抑”,在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中达到教学目的,这就接近古人所谓的“君子之教”。

教师的根在当下。

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是为了充分吸收传统的精华;植根于学生的精神土壤,是为了充分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但是,大时代的语文教师也必须能够把自己的“天线”伸出房间,接受各种形势变化的信号,才能深刻把握现实,使语文教学的脉搏与时代和社会的节奏相协调。

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就是不要停止对国家民生的了解,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思考我们语文教学的定位和使命;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就是不断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了解教育前沿动态,随时为语文课堂增添新鲜血液;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就是在当下的环境中看待我们的文化,走进我们的学生,“淡泊过去,庸俗不堪”,把对文化的学习,对学生的理解,放到活生生的现实中去;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现实中找到语文学习的方向和归属。“若能为天下各国所用,皆是学问”,让郎朗的书声与时代节奏相呼应。

唐智的潘明说:“如果你是新的,你就会是新的,你就会是新的。”鲁称赞:“新的一天叫做盛德”。我们语文教师要以这种意识为动力,一切教学理念和设计都要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要最终落脚在当下。陶行知先生说:“时代在不断前进。我们必须参与现代生活,与时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适时教育”永远在路上。

我想成为的就是这样一个“扎根”的老师:根植于文化,所以我才能渊博,知识渊博;根植于学生,能理解他们的感受;植根于当下,才能永生,随时变化。只有稳住教师的根基,才能走稳教师之路;只有走稳教师这条路,教师梦才能实现。梦想在远方,路在脚下。

格罗夫说:“改变是我们的爱。”然而,我想,有时候,是爱让我们改变。爱一支粉笔,爱一个三尺讲台,爱一份耕耘,爱一份收获,爱一双求知的眼睛。热爱一个职业,所以我不再只是把它当成一个职业;热爱一种生活,于是在生活之上,就有了永无止境的前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修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一个“扎根”的老师,我会以极大的热情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