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领略中式英语(第一章:不必要的名词和动词)

第一部分:多余的单词

好的作家一般认为优秀的文笔简洁易懂。

(题外话:我强烈推荐畅销书《风格的要素》,讲的是如何写作。这本书的主旨是强调文字的简洁。)

这本书认为,几乎所有的英译文章或中国人写的英文文章都会包含不必要的单词。翻译的初稿往往充满了不必要的文字,最终的版本或多或少都会有他们的痕迹。生活中充满了多余的词,比如食品上的标签,商场的公司名称。中式英语的一大特点是使用不必要的单词。

接下来,我们解释不必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冠词。

第一章多余的名词和动词

1.名词

在我们撰写或翻译的英语文章中,不必要的名词往往以短语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它们还带有不应该出现的冠词和介词。所以当你去掉不应该出现的名词的时候,你也省略了多余的冠词和介词。

大部分冗余名词都很容易找到,因为它们的含义往往在原句中有所体现。

例如:

1)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答: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

加速经济改革

小可爱能找出哪个版本更好吗?为什么是b?

因为加速=加快…的步伐

2)农业丰收

农业获得了好收成

乙:收成很好

A和B哪个版本更好?嗯,先感受一下?然后再想想?

B版更好,因为丰收往往指的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或服务业。

3)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答: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城乡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A和B哪个版本更好?明显是B吗?生活水平必须参照人。你是什么时候听说“大猩猩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所以相信你的直觉和储存的知识。其实你已经知道很多了,大胆去做吧~

上面说的冗余名词很容易看出来,接下来要讲的冗余名词就有点难了!看看谁是黄金眼吧~

1)这对加强国防建设至关重要。

答:加强国防建设至关重要

加强国防是必要的

A和B哪个版本更好?你试着翻译了吗?哪个更接近你的翻译?

B的版本稍微好一点。因为“加强国防建设”中的“建设”明显是汉语成语,如果对应英语,那什么是“加强国防”?是否暗示“加强国防”?

2)解决的关键在于削减开支。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缩减开支

解决办法是缩减开支

可爱,为什么不自己试着翻译一下

现在比较一下A,B,C(你的翻译),哪个更好?

最好翻译成b版,不过,我姐看不到你的翻译。可能你的翻译比b版好,加油。

“关键”这个词的意思是有用,详见脚注~但是“解决方案”这个词的意思已经包含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是有用的,不是吗,所以“关键”这个词可以省略。至于文中提到的“在于”这个词是多余的,洁小姐认为平克汉姆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到简洁,如何做到。如果动词“be”的一个词可以解决,就不要用两个词来代替。不过杰小姐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因为英语提倡词的多样化,所以“是”的意思刚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动词“be”,后来可以用“serve as代表;关于;Lie in等词进行替换,以体现我们所写或翻译的文章的真实性~

重头戏来了,做个小板凳听听~

类别词出道!

类别词往往是我们很容易翻译的词,不应该出现在英语中。概念干,直接举例吧~

经济领域的改革

答:经济领域的改革

b:经济改革;或者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这个词是明显的范畴词吗?如果翻译成英文“经济改革”,是不是暗指经济领域?如果不是领域,你能想到哪个词?哈哈,欢迎留言~

2.动词文本

好像有句话叫动词和名词不分家~然后名词就有问题了,动词兄弟怎么能缺呢对吧?所以类似于不必要的名词,大部分不必要的动词往往以短语的形式出现。这些动词往往很有意思,以为只有“我”才能出现在画面中,但是名词哥哥、冠词小姐姐、介词小姐姐却要一起出现,我们有福同享。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句子中会有很多不必要的词吗?

冗余动词bro经常以以下两种形式出现:

1)不必要的动词+名词

2)不必要的动词+不必要的名词+其他连接句子的词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一种形式“多余动词+名词”

最典型的代表是“我们必须改进我们的工作”。

在这个句子中,谓语动词“make”是弱动词,强动词improve的原句作为名词“improvement”处理。根据平克汉姆的《简明英语》,具有动词性质的名词可以直接作为句子的谓语动词,省去不必要的弱动词。

这里有个可爱的问了一句:“弱动词”和“强动词”是什么鬼?动词有强弱之分吗?雾更大吗?别走,小可爱。呆看两分钟~我现在解释一下弱动词和强动词。

强动词:目的性强或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动词,用来描述具体的动作或行为。比如:改革、引进、购买、扶持。

弱动词:感情色彩较淡,行为抽象的动词。例如:制造,拥有,给予,看见。弱动词可能有许多意思。例如,make可以表示和某人交朋友、做蛋糕或让某人做某事。简而言之,它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有许多含义。在英汉翻译中,这些词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意义,所以被划分为弱动词。

在将汉语翻译成书面英语时,汉语中的强动词转化为英语中的弱动词和强动词的名词化形式。我们将改革经济体制。翻译这句话的时候不能说要改革我们的经济体制。相反,我们应该说:我们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这种方法叫做动词过渡,是一种传统的英语表达方式,但不建议在现代简明英语(如本书)中使用这种过渡现象。

看到这里,你认为“我们必须改进我们的工作”应该如何改变?

是不是应该改成“我们必须改进工作。”你能感觉简单一点吗?

小姐,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吧。让我们感受一下。能不能把握住感觉~

1.他们应该对…进行仔细的检查

他们应该仔细检查…

2.答:改变这种状况。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3.答:直到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

?直到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

刚刚介绍完主动语态,现在被动语态要隆重登场了!我们的动词“兄弟”很有趣。我们出现在镜头里总是要带着孩子去结婚的,绝对不会丢下被动的哥哥不管。

我刚刚感觉到主动语态中动词的冗余。让我们感受一下被动语态。

1.答:所有这些项目都应该得到批准

所有这些项目都应该得到批准

2.答: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只能通过…

?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才能解决

下面是组合(不必要的动词+不必要的名词)挥舞着小手向你走来。

来,让我们看看第一位组员:令

调查=调查

仔细研究

作出决定

提出…的建议

有没有发现make后面的名词都有动词形式?

这时候可以去掉make,把后面的名词改成动词形式,重新组合句子。

第二个队员:跟着第一个队员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来吧,让我们感受一下他们的热情

不喜欢

信任=信任

对...有影响

有需要=需要

可爱一定发现have后面的名词都有动词形式。

这时候可以按照make的套路,去掉have,把后面的名词改成动词形式,重新组合句子。

当然,除了make和have群体,还有其他一些不太知名的小群体也想露脸。就当是自己的好意卖个面子勉强看一眼吧~

给…以指导

向…提供帮助

进行改革

增长

我们已经介绍完了流行的组合“多余动词+名词”。我们来看看新组合“不必要动词+不必要名词+其他连接句子的词”。

先说顶盘“我们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这个词在英语中往往对应着“我们为达到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但是,你想一想,我们在中文里喜欢用“目标”、“问题”、“状态”这样的范畴词吗?汉译英的时候应该去掉这些类别词吗?因为不管有没有它们,在英语句子里都能感受到。反正都有存在感。既然已经有他们的影子了,就没必要再加一个了~

那么如何改变那句“我们为达到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还记得昨天小姐姐讲的修改方法吗?不记得了?呜呜呜(呜呜呜)...

快点,快点,小妹妹,再唠叨一遍。记住这次~

如果发现动词后面的名词有动词形式,这时可以把动词从句子中去掉,把后面的名词改成动词形式,重新组合句子。

所以原句要改成“我们为现代化所做的努力”。

当这个新群体出现时,往往需要多带一个名词兄弟或动名词兄弟出来。他们可能觉得上台很辛苦,多赢一个是一个。然后谁热谁再赢~

这个团的小哥哥们陆续登场了。让我们感受一下他们的冗余...

1.我们的部队采用了缓慢推进的方法

?我们的部队缓慢前进

2.答:我们采取了撤退的政策

?我们退出了(或决定退出)

3.答:我们需要在意识形态上达到澄清的目的

?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意识形态

我们一直在说,“如果发现动词后面的名词有动词形式,这时可以把动词从句子中去掉,把后面的名词改成动词形式,重新组合句子。”但是,有时动词后面的形容词或动词才是领导。嗯,你不相信吗?那我们来看看例子吧~

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

形容词是支柱:

答:这项措施将对投机者的活动产生限制作用。

这项措施将限制投机者的活动。

Move two(句中第二个动词,类似电视剧中的男二)打头:

答:我们没有注意确保各种计划目标之间的全面平衡

b:我们未能保证计划目标之间的全面平衡

对于动态二的例子,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B版中必须有和各种都省略了?算了,想想吧,小姐这里留个悬念,欢迎留言~

这里Pinkham的话特别幽默,小姐姐一定要打出来给大家看看。她说,“它们(指不必要的词)对句子的意义并不比咳嗽增加更多。作者在进入正题之前确实清了清嗓子。

现在我们来谈谈动词短语。

你一定发现在动词短语后面加动词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政府宣传文本中更为常见。但是,学习了前三天,你有没有发现,往往是第二招才是支柱,抢顶卡的作用不是很大。(这里说“搬两次”不公平...)平克汉姆认为“动一动”只是在拖延时间,没必要加进去。

这里,我们举几个例子来感受一下:

1.a:特别有必要努力吸收其他文化的成果。

b:吸收其他文化的成果尤其必要。

分析:如果只看A,是不是觉得什么都好,什么都对?但是你看到B,是不是觉得“下大力气”就可以了?即使不付出很大的努力,但在做一些必要的事情时,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吗?

小贴士:除了努力,你还能想到什么类似的表达同样意思的短语?这里有两个超级常用的短语: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如果小可爱还能想到其他短语,不妨在文章底部留言,头脑风暴永远是最好的~

这些短语如何变成相应的动词?尽最大努力,尽最大努力,尽最大努力来表达他们的承诺和努力?所以你可以用:努力,努力或努力。其他类似的动词短语,小可爱们也可以尝试自己换成对应的动词~

2.答:所有企业都必须重视提拔优秀员工

?所有的企业都必须保证优秀的员工得到提升

分析:你能感受到这句话强调的是什么吗?是强调“重视”还是“提拔优秀工人”?今天答对了就给自己一个冰淇淋奖励吧~

是的,它强调“提拔优秀工人”。既然强调了这个信息,那么即使你不写,把注意力转向它,你确定你这样做的时候注意力会在它上面吗?所以在简洁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就不用费心去写了~

有哪些类似的词?小姐姐,这里举两个例子,剩下的就看你在评论区帮忙了~类似的话:偏重;重视.对应哪个对应动词?压力;强调.

Boss(尤其是Pinkham)有话说:她认为“下大力气”“注意”之类的动词短语用得太随便,没必要,费时费钱。它们只会让句子变得复杂,让人失去焦点。所以他们应该消失!别让我再见到他们...(有小姐姐导演和演技的视频,直接说重点。)

Boss在书中说:虽然她希望大家多关注这些多余的问题,但是很多英语母语的人也会犯这些毛病。你只要在外文期刊等英文资料上看到这种情况就知道了。虽然母语人士也会犯这些错误,但是既然打开了这本书,就要抓住要点学好它~

对吧,小可爱?

说了这么久,你有没有改正自己翻译或者别人翻译的冲动?谁说官方翻译处处完美?研究这本书后,我们可以找出各种官方文本中的错误。这会提升我们的自信心吗?(大咖翻译的文字你都能发现错误,你也很厉害。)

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修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我们的第一次翻译中,不必要的名词和动词非常常见。《风格要素》的作者(初一作者推荐的书)

风格要素)认为一个句子中不应该有多余的词。(书中原话是:“一个句子应该不包含不必要的词”)所以当你重读自己的译文时,把你认为不必要的词删掉,自信一点,只要能找到依据就勇敢一点,永远迈出第一步。你看,这本书你已经看了五天了。离起点有一定距离吗?

下面详细说说修改中的注意事项。

1.当你想删除你认为是“多余”的词汇时,一定要找出依据,确定是不必要的词汇,然后修改删除。

原因是:最近四天看到的词组其实是有意义的,不然你也不会用这么嗨吧?一定有什么含义。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无异于画蛇添足,但偶尔他们只是派上用场。平克汉姆一直强调“简洁”、“简明”、“简明”,所以她对这些词进行了批评,但这时候,她提出,小伙子,你现在要修改你的译文吗?等一下,我得告诉你,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我说的只是一般情况,你看,有特殊情况~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被平克汉姆看好的没有被斩首的词。

1.在

现在有必要…

在这个句子中

Present(现在,现在)可能是指以后需要的东西可能是暂时的。

2.按照自力更生的原则,所有部队都应…

你熟悉画水平线的部分吗?是前几天平克汉姆批评的名词短语bro吗?但在这句话里,平克汉姆认为自力更生只是一种能力,并没有什么原则,所以在这里加上这句话还是挺合适的,不用删掉。

3.我们昨天严厉制止的诸如尽力而为、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之类的动词短语可以偶尔出现,如:我们必须在教育方面下大力气;你会不会说上次这个动词短语后面跟着另一个动词,所以这个短语用处不大?那我们再来看另一句带动二的话:我们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走到这一步。平克汉姆觉得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任务会特别艰巨,于是把这句话加到了锦上添花上。

(此时,你有没有觉得脑子发晕?什么时候加,什么时候不加?就像之前的@FirefliesTown仙女一样,大家肯定会有这样的疑惑:

什么时候用名词化动词比较好?因为我经常说英语是静态语言,用名词会显得正式,但会啰嗦...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

小姐姐觉得:这本书主要是写给英文作家看的。希望他们的话能干净利落,直击要害,而不是拖拖拉拉。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读者知道意思。但政府公文一般要强调安全和委婉,而不是简洁。所以名词化结构经常出现。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文章中指出的Make?最好避免明显的冗余改进。总之,政府翻译中名词化结构较多,但你写其他文体时,要看具体语境,多注意简洁。CATTI考试是看你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只要把意思表达出来,没有翻译错误和语法错误就可以得分。如果单词用得更新一点,句式用得好一点,分数一般不会低~

所以来吧,小可爱。

回到书中,平克汉姆反复强调,当你截词时,你必须反复确认并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个词在原文中有实际意义吗?

2.对原文的连贯性有影响吗?

3.这是从中文到英文的逐字翻译吗?

这里有一个反例:

资产阶级采取了动摇的政策;

分析:画横线这个动词短语有点讽刺的意思,因为摇摆不定是人的本能。哪里能称之为政策?那么这句话应该怎么改呢?学了前三天,小可爱肯定能改。那就是:资产阶级动摇了。

最后,我们以一个正面的例子结束:

我们必须遵循质量第一的方针。

这句话的原作者可能是强调了政策这个词,所以这里应该保留政策,但这句话应该是“我们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作为我们的政策”。

学完今天的内容,是不是有点糊涂了?起初,我信心满满,决定大幅削减我的中式英语。平克汉姆今天突然补充道,等一下,不要冲动,还是有特殊情况的...

总之翻译的时候还是要看具体的语境,用词方面参考一下我姐对FirefliesTown问题的回答就行了。

书上还有20个修改过的例句和20个针对性练习,姐姐就不上来了。进入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对话框,回复“中式英语”即可获得该书的电子版。修改后的例句在16页,练习题在23页。好好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