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童话庆祝六一!!!急需(⊙ o ⊙)!

德国版的格林童话叫做儿童和家庭童话。

在我国,我们有着悠久的阅读和理解历史。灰姑娘、白雪公主这样华丽的名字,可能会让很多人想起那种依然愿意相信那个浪漫美好的东西的感觉。

然而...真相往往超乎想象,有时候,你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重新评价和阅读格林童话,是因为我看到了童话里一个故事里的一首歌:

我妈妈杀了我,

我父亲吃了我,

我妹妹,小玛丽莲,

捡起我所有的骨头,

裹在丝绸手帕里,

埋在杜松树下。

看完之后好激动。放在儿童柜台里太可惜了。

让我们来看看关于这首歌的故事。

一个男人死了他的妻子,带着一个男孩,娶了一个女人。不久后,女方生了女儿,开始讨厌男生。然后用斧头砍下他的头,给父亲煲汤。爸爸把所有的汤和肉都吃光了,还把骨头吐到桌子底下。知道真相的小女孩含泪捡起哥哥的骨头,埋在门外的刺柏树下。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最多也就是一个孩子的悲剧,但看看后来的发展,男孩的灵魂变成了一只鸟,到处宣扬自己的经历,用从喜欢它唱歌的人那里获得的石磨“把后妈打成了浆糊”。看到这里,我终于忍不住笑了。对一个可爱的死去的孩子真的很残忍。这种哈姆雷特式的故事,德国人更熟悉。

还有灰姑娘,大家都很熟悉,也很喜欢。被改编成玻璃鞋和玫瑰的浪漫爱情故事。有哪些阴暗的情节?

桑德拉本人是个沉默寡言的女孩,所以她经常被她的两个姐姐嘲笑。但是请注意,这种类似的场景并不少见。现在的世界,那种土气内向的女生还是会时不时的被嘲讽的吧?而那两个姐姐只是“笑”了笑并没有伸手打她,还有那些扔抹布给她洗的行为……你没有被公司里厉害的学长欺负过吗?但是这两姐妹最后被鸟啄瞎也太严重了吧?但是如果对象是我的老板...而我想想就觉得舒服,这就是童话故事带来的“宁静的幸福”吗?

还有切掉鞋跟放进鞋里的细节。真的很搞笑。当时的德国女性真的是因为爱美或者爱情才这么做的吗?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如此生动有趣的东西。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有女孩为了参加一个有心上人参加的舞会,把38码的脚放进37码的漂亮鞋子里。是不是很可爱?

最黑暗的是灰姑娘在逃离舞会时丢了一只鞋。

在德国的传统习俗中,有一个女孩跳过火的仪式。如果女生跳过火的时候鞋子掉了,说明她已经不是处女了。而我们的灰姑娘小姐最后穿着鞋子离开了舞会,所以西方的书评人认为这是暗示那晚灰姑娘和王子发生了关系...啊,这真的是孩子们读的东西,它是如此微妙。如果没有专家指导,恐怕到现在也看不懂。

不过,想想也有道理。舞会上一夜情不是在好莱坞电影里很常见吗,把仅仅一夜情发展成婚姻的离奇解决方案,在童话里只能毫无怨言的接受。

第二集

由于安徒生语言风格的独特魅力,长期以来他一直厚此薄彼。现在再看一遍格林童话,并不代表他已经继续前进了,而是他在成长为中年人之后,多方面多角度的拓展了自己的视野。

从西方的恐怖小说到现代的鬼故事,很少有人这么大谈肢解人体。即使有,他们也会侧重于对气氛或者人物心理的一些客观描写。然而,格林兄弟的《给孩子的童话》中有很多这样震撼的场景。绝对神奇的是,作者与自己无关,也没有自我反省去想当然这样的情节。除了“没必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让他们知道就行了”的狡辩,也许正是因为法律之家的背景,让他们习惯了这种事情。

鹅妈妈

看看这一段:

“他们拖着另一个女孩,已经喝醉了,没听她哭。他们喝了她的酒,和...女孩喝的时候心都碎了。然后他们脱下她漂亮的衣服,把她放在桌子上,把她漂亮的身体切成碎片,撒上一些盐。可怜的未婚妻在水桶后面瑟瑟发抖。她可以清楚地看到强盗给她安排了什么样的命运。一个强盗发现被谋杀的女孩的小指上戴着一枚戒指,但他不能一下子把它取下来,于是他抓起一把斧子,砍掉了她的手指。不料手指高高跃起,飞过大桶,正巧落在未婚妻怀里。”(《强盗的未婚妻》)除了最后一根手指飞舞的可爱描述,其他场景都让人心理毛骨悚然,但当人们高呼“怎么会发生这种事”的时候,真正想说的是格林兄弟在受害者这样的情况下,还有闲情逸致和野心加入到符合童话标准的想象中。真的是

还有一个更可爱的描述关于粗大的神经:

“房间中央放着一个血淋淋的大盆,里面放着一些剁碎的死人,旁边立着一个木砧,上面横着一把锃亮的斧子。她害怕得要死...【巫师】把女孩推倒在地,抓住她的头发,拖进血房,把她的头按在木砧上,用斧头砍她,让她血流了一地。.....她看到了...她的两个亲爱的姐姐被肢解了,扔进了盆子里!”后面可爱:“(女生)鼓起勇气,把四肢凑在一起,把头、身体、手、脚拼接起来...最后,两个女孩睁开眼睛,又活过来了。”前面血腥的描写,熟悉格林童话的人都耳熟能详,但真正能成为灵感源泉的,是后面的一段。把它编造到极致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而且似乎主角认为死去的人拼接尸体后还能复活。虽然是很可爱的小公主心态,但还是忍不住担心:刚上映的时候,这个故事后面有一个声明:请不要模仿小朋友。

除了这种残酷血腥的描写,还有《格林兄弟》...爱憎观念极其强烈和明确。

在刺柏树的故事里,后妈被“砸成了肉酱(真可爱,爆笑)”,但我之前说过,在灰姑娘的故事里太苛刻了,只是嘲笑一个脏女孩...

仍然让人耿耿于怀的是圣母玛利亚的孩子受到的惩罚。女孩只是不承认自己给圣母开了门,没有伤害任何人,却被圣母赶了出来,被罚不说话。后来她嫁给了国王,圣母又来骚扰她,或者让她承认是她开的门。女孩不会说话,就带着孩子。第二年,她回来了,又做了同样的事情,被拒绝后,她带着第二个孩子。第三年,她回来了,把第三个孩子打死了...天啊,这是什么世道?你不就否认开门了吗?后来女孩被误解为会吃人的怪物,要被烧死。当她被绑在柱子上时,她终于流下了眼泪,奇迹般地发出了声音,说:“是的,玛丽亚,我打开了那扇门。”话音刚落,女王(?)出现了,把孩子还给了她,并亲切地说:“悔过自新的人会得到宽恕的。”

虽然是完美的结局,但我还是冒了一身冷汗。如果女孩最后不肯开口,她真的会这样死去吗?而原因是因为她没有向圣母承认她在完全没有做出任何不良行为的地方开了门?

说到这里,已经很清楚圣母玛利亚只是因为“居然敢骗我”而生气,但她却做出了如此强硬霸道的事情。世界上哪个女人能比得上这种任性程度?

啊,是你母亲拥有永恒的权威和荣耀。阿门...

第三集

主角仍然是一个童话....

早在看《尼伯龙根之歌》的时候,就有“格林希尔德殿下处处都好,就是嘴有点破”的感叹,最后因为这个小缺点,酿成了惊天动地的悲剧。作为“日耳曼民族的精神源泉”,这部史诗对格林兄弟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看看童话里可怜的女孩。《圣母的孩子》里的女孩因为不承认开门,被罚五年不说话。在《十二兄弟》里,姐姐为了救哥哥七年不能说话,而在《六只天鹅》里,是六年。这些女人要么是被抢走了孩子,要么是被丈夫陷害误解,但她们都有莫名其妙的理由不说话。

最诡异最好笑的是,铁炉子里的王子选了三个地方娶了一个国王的女儿,然后因为公主跟他说了不止三句话就抛弃了她,消失了!

笑~看来Ziggy Filit的悲剧真的是被德国男人嚼烂了。

除了这种“不许说话”的惩罚,当时德国比较现实的惩罚是“穿红鞋舞死”这一招。在著名的《白雪公主和爱情罗兰》中,坏女人都是这样死去的。

说起在滚烫的烙铁上跳舞这种残忍的事情,我不禁想起凌。她一开始不喜欢《北斗星拳》,但每次都被那个走在火烤的铁舞台上的女孩感动。她自然希望和阿健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她在最后一刻意识到自己喜欢巴特,“让生命在战斗中燃烧”的最后结局实在令人沮丧...

回顾格林童话,说起近年来在西方广受争议的童话《白雪公主》,真的是一部另类前卫的文学作品,带有各种后现代的特征。真的没有实验剧团来改编吗?

像众所周知的母女“恋母情结”或者白雪公主自身性格的阴暗阴险,阁下都做了非常透彻深入的描述,但是有恋尸癖的王子还是让人欲罢不能。

不仅要在看到白雪公主的尸体后带她回城堡,更神奇的是“每天都要在白雪公主的水晶棺材旁吃饭,不然就吃不上饭”的设定,这一切都是对的。毕竟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还是坚持无可厚非,但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人意外地发现了王子的适应能力,大胆无畏的精神,以及随兴趣乱扩大迷恋的精神。

当他看到死尸突然坐起时,他并不害怕,而是非常高兴地表达他的爱。“你在我身边...我很喜欢你。你能和我一起回城堡吗?”这.....真的是对尸体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你能很快分辨出醒来的是公主而不是其他三等生物吗?是王子殿下极其高贵勇敢。此时,他身边的仆人和随从都已逃得无影无踪。

根据《格林童话》第一版中的描述,公主并不是因为棺材撞到了一棵树才醒来的,而是因为没日没夜地背着它的奴隶,怨恨地鞭打它的后背,然后吐出了毒苹果而被王子责骂。

第四集

终于进入了解谜之旅,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阴暗的诡辩。

反正就是聊天。

想要深入探究格林童话,真的得提起那句老话——尼伯龙根之歌。

一开始决定看这本书,解放初人民出版社翻译引进的,但在当今世界绝对不多见。当然是因为《年薪大盗》《家庭与道德的敌人》《行走的不道德》组成的流放集团的故事,但看完之后,我还是忍不住拿它和两部希腊史诗做比较。感觉自己的爱情比后者好。

故事内容的宏大和情节情感的跌宕起伏已经不在后者之下,但作恶杀人的不合理动机更适合个人的黑暗口味。

故事从一开始就是尼德兰王子杀死了龙,直到前尼德兰女王被斩首。其中死的人很多,死因难分,甚至和匈奴的大战都比希腊史诗精彩。但是,“你”只能成为北欧民族甚至日耳曼民族的精神财富。

这真的违背了基督教教义或人类的精神渴望。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格林童话了。

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游历德国各个地区后收集的集子,所以格林兄弟不是作者,只是在讲故事。换句话说,这个童话与马林堡大学法律系的格林兄弟无关,而是格林兄弟收养的社会中下层或郊区民族精神根深蒂固的人的产物。这群人所知道的这些故事,大多是在当地流传的,或者是从父母那里听来的。所以格林童话和尼伯龙根的歌一样,都是基于日耳曼民族的精髓,而不仅仅是“给孩子听的故事”。

所以,那些血腥、残酷、哥特的场景和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德国人民的喜好。笑吧。

想起读书的时候读《诗经》,很喜欢课本上选的“剑”或者“说”(说真的很可爱),于是带着那份向往和敬意自己去读了全集。当我第一次读到“我停下来了,但我的心却落下了”这句话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后来经专家指出,我想通了:所有的东西都是没文化的农民口头唱出来的。他们能有多优雅?我想孔老师第一次面对它的时候一定是比较原始粗糙的。这样编译真的不容易。

啊,来杯红茶吧~

所以,格林童话里有谋杀、乱伦、恋尸癖这种属于普通人,不应该出现在王子和公主的世界里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是植根于人民的东西。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对吃人的场景感到不舒服。为什么,德国人也有人肉情节吗?

据我所知好像是我们邻居友好的大和民族的专利~

第五集

好像已经走向了停不下来的境地,擦擦汗,但还是因为想表达点什么,把美好的青春浪费在了键盘上。

是的,没有什么是没有理由或约束的。

虽然真理和能力存在的意义不值得探究。

格林童话即使在德国刚出版的时候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因为当时的书中有大量的淫乱和色情场景,经过多达7次的修改,才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不过在国内能看到的格林童话翻译可能还是有一些民族限制的。原版格林童话在德国以原版格林童话的名义重新发行,在中国台湾省也可以买到繁体中文版,分别称为初版格林童话或惊悚格林童话。

正是因为这些文集的出版,引发了关于孩子是否有必要读古典童话的争论。因为即使是童话,本质上也是以当时的社会人文为背景,反映当时的生活状况。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那些即使时光流逝也不会褪色的美好,以及未来要面对的一切。

同时,对于我自己来说,我真的找不到一定要看格林童话的理由。要不是无望的阴暗心理和成长为无所事事的中年人的苍白现实,语言贫乏,故事单调。影视舞台剧场挖掘出来的东西是否还能引起我的兴趣,结果完全没有价值。

另一本不得不提的书是一本与格林童话有着相同本质,但仍被广泛阅读为“学习英语必读书”的英国儿童读物:《鹅妈妈童谣》。

中国的孩子可能不熟悉这本书和书中的故事,但中国的成年人或多或少都熟悉这本书,比如著名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喜欢格雷戈里·派克或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朋友一定对这本书有过深入的研究。

《鹅妈妈》童谣里有一段话和格林童话里杜松树的故事很像。

我妈妈杀了我,

我父亲在吃我,

我的兄弟姐妹坐在桌子下面,

捡起我的骨头,

他们埋葬了他们

在冰冷的大理石下。

我不知道英国的孩子会如何联想和理解这样的场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童书里绝对不会有这种东西,但要问读童谣的孩子是否有足够的思维能力去理解所读的内容。

有一个男人,一个非常邋遢的男人,

谁的手指不见了

放进他的坟墓。

他把头滚到床底下很远的地方;

他留下了腿和胳膊

满屋子都是。

之所以要引用英文原文,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如果不清楚,可以试着背一下。是的,读起来很朗朗上口,可以断句押韵,不假思索的处理。(多精彩啊!)所以你可以通过英语中同样的现象来说明格林童话中的问题:那就是童话不是对孩子的思想熏陶,而只是对说话还不流利的孩子的语言教育。)。

最近拿到了一套东丽出版社的正版孔雀王。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封面上赫然印着:18岁以下者不得观看。我惊呆了: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还以为自己14、15岁,没觉得有什么不该知道的。

我打开书,感觉像是在被窝里吃栗子。到处都是尸体,天花板上的脸,或者浑身是血的裸体女人。很奇怪我对这样的撞击场面没有印象。直到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不经意间把书里的鬼影印了出来,我才含糊地咒骂了一句:满18岁才能看!

所以,所谓童话,是指给孩子看的东西,只有“无知无畏”的强大神经,才能承受各种火辣刺激的喜怒哀乐。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温暖宽容的态度,把这一片只能靠童真化解的冷漠还给孩子。毕竟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乐趣是属于成年人的。笑吧。

于是,就这样,我最终决定退出这个领域,就这样这场动机可疑的闲聊优雅地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