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角度(个人、企业等。),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以防止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否认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网络安全应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机密性:信息不被未授权的用户、实体或流程披露或使用的特征。
完整性:未经授权不能更改数据的特征。也就是说,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变、不被破坏和丢失。
可用性:授权实体可以访问并根据需要使用的功能。即需要时是否能访问到所需的信息。比如网络环境下的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相关系统的正常运行,都是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控制信息传播和内容的能力。
可审计性:在安全问题出现时提供依据和手段。
从网络运营和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进行保护和控制,以避免“陷阱门”、病毒、非法访问、拒绝服务和非法占用控制网络资源等威胁,阻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对于安全部门来说,他们希望过滤和阻止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从而避免机密信息的泄露,避免对社会造成危害,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阻碍社会稳定和人类发展,必须加以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从单一的基于计算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内部业务处理和基于简单内网的办公自动化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网、外网和互联网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遍布全球。在系统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随着连接信息和流通能力的提高,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整体网络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物理安全、网络拓扑安全、网络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网络管理安全。
所以电脑安全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就像家家户户的防火防盗一样。当你甚至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目标的时候,威胁就已经出现了。一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