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的?

1.19世纪中期,由于与五个港口的贸易,广州成为中国人从实用角度学习英语的最早地方。当时广州出现了一本叫《鬼子的话》的英语教材。事实上,这本旨在教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教科书只是对带有汉语注音的英语词汇的肤浅介绍。比如今天注为“地”,人注为“人”。1884,上海点石斋,用英文刻写了堪称最早的900句会话书。这本书叫《自学英语记录》。本书突破了《鬼故事》仅以文字为核心的编排,以翻译成中文的英文句子为核心来代替。当然,它仍然使用中文单词来标记英语发音。比如:这本书有几章?这句英语被记为“美丽但迫使泰西的儿子关心,因为牧师不能。”此外,在上海,英语发展成了洋泾浜英语,通俗易懂,押韵如打油诗。这就是支竹词的所谓“别亲”。“别琴”这个词,本来和英语商务的中文发音差不多。后来英国人恶意取笑这种不准确的发音,于是就用发音相近的英语单词pidgin来表示编造的、不规范的、不准确的英语。洋泾浜英语已经成为“洋泾浜英语”的代名词。比如大家都笑了:“早上和猫见面(早上见面就说早上好),互相亲切(说你好);不从中心市场挤(意思是敲诈),怎么找市场叫先生(先生就是先生)。”

2.从英语习得的历史来看,在这个英语学习的“启蒙时期”,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方法的特点是:(1)完全以单词为中心,极其简单;(2)强迫英语完全屈从于中国文化的现实。换句话说:“以字为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汉语管外国人。”但是,对于洋鬼子来说,这样学英语真的很辛苦。

3.1898,一个叫马建忠的人出版了一本影响很大的书——《马史文通》。这是中国人写的第一本汉语语法书,用欧洲语言的所谓“语法”系统地解释了古代汉语的文言文。“格律”,一种总结语言规律的方法,被马建忠用来“以洋制中”,让中国人觉得文言文也有语言“规律”可循。从英语习得史来看,进入这个以“以句子为基础”的英语学习为特征的“理解期”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方法转变为强调“语法”,即注意力转向英语单词之间的“成分关系”,重视完整的句子,以理解英语的“意义结构”。对于启蒙运动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英语学习方法的革命。

我认为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很早就学习英语。当然,如果学校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那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如果没有,孩子也没有开始表现出这方面的兴趣,那像你这样的孩子就没有必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学英语,只会让他们讨厌英语,最后不愿意学。如果你真的怕孩子掉队,想让他学英语,可以先有意识地给他看一些英语动画片,或者带他去看看他朋友学英语的地方,或者平时在你孩子面前假装说几句英语,这样你的孩子就会觉得很有趣,对英语产生好奇心和兴趣,然后再开始考虑让孩子参加专门的英语学习。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