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学生到天涯海角:陪留学生利弊分析
可是,孩子真的被送出去了,孩子已经不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了。父母不放心,担心孩子在国外吃的好不好?看不惯?你能跟上你的学习吗?会变得更糟吗...很多问题随之而来,很多家长觉得与其在家里坐以待毙,不如带着孩子出国留学,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督促孩子学习生活。但“陪读”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关键看家长怎么处理...
陪学生出国留学的优势
和学生一起出国留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母子随行签证是一些国家对未成年学生开放签证的一种签证,允许未成年子女在本国学习,但考虑到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安全问题,为了他们更好地学习,对父母开放。此前只有新加坡开放了陪读母子签证。后来随着中国未成年学生数量的增加,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也允许母子陪读,以至于很多家长使用商务、旅游签证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陪读,使得母子陪读成为近年来留学热门话题。和学生一起出国留学好不好,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总的来说,孩子陪伴母亲和孩子是有好处的。因为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青春期非常需要父母的关爱。一些国家,如新西兰,允许非常年轻的学生,甚至是10岁以下的学生出国留学。这必须有他们的父母陪同,否则是不可想象的。那些刚上初中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他们的情绪可能会因为异国文化的差异而发生很大的变化。没有父母的及时引导,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在陪伴学生的过程中,许多家长不仅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还陪孩子学习,辅导孩子的功课,积极与孩子交流思想,使孩子的海外学习和生活顺利愉快。
一个15岁的男孩,2002年在新西兰留学,入学前几个月随父母来到新西兰。因为父母提前计划好了,所以他先跟着母亲去新西兰的名胜古迹游玩,提前消除了对新西兰文化的恐惧。安顿下来后,他在母亲的安排下找了一个很好的英语家教,帮助他提高英语,并“一对一”了解新西兰中学的学习情况。到他入学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基本消除了他的羞怯和恐惧。他进入中学后,经过学习,他的母亲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来帮助他提高英语水平。不到半年的时间,他的孩子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能够流利自如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后来,母亲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孩子的喜好,安排了打球、游泳等课外活动,使孩子的学校和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完全融入了当地学生的生活圈。因此,孩子们变得自信,越来越喜欢他们的学校和当地环境。现在,这个学习优秀、兴趣广泛的孩子,即将完成在当地高中的学业,准备高考。他和母亲的感情,当然是越来越近了。
陪同学生出国有利于及时与学校沟通。
如果孩子离家很远,父母在家,父母往往会因为空间遥远而无法真实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忧心忡忡。如果出国留学,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学校的老师沟通,可以及时了解和指导孩子的学习。在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允许陪读的国家,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在学校办公室与老师交流。与老师沟通,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校表现,更好地教育孩子;同时也能强化老师对孩子的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学校接受公平教育。
我有一个朋友在悉尼陪我。这两年来,她一直陪着上初中的孩子读书。她的经验是,必须定期甚至经常去找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因为孩子性格内向,刚在国外上学,语言不好,容易被当地同学欺负;因为孩子表达不清楚,老师不明白学生怎么了。刚开始,她看到孩子放学回来撅嘴也没当回事,但直到孩子连续几天这样,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她带着孩子去学校找老师。老师得知情况后,立即对欺负别人的学生进行了批评。那些学生看到家长站出来,就不敢对孩子怎么样了,学习环境立马改善。母亲发现去找老师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她可以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她可以与老师培养良好的关系。老师也发现这个家长很重视自己的孩子,比较注重教育方法;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心和培养。
陪留学生的坏处
孩子觉得父母是负担。
但是,陪学生出国留学也有很多弊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量的陪读家长因为语言不通,无法很好的与外界沟通。事实上,他们只能呆在家里。与此同时,孩子的语言能力提升很快,两者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孩子接触到的很多问题,家长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有的问题,家长也解决不了。
在澳洲的一所学校,学生需要家长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或者发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陪同的家长因为不懂英语,无法融入当地的家长群体。即使参加活动,也像聋哑人一样,让一些孩子自我感觉不好。一次两次活动后,他们和父母的感情也渐渐疏远。而且因为父母帮不上忙,孩子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有些家长觉得特别难过:他们漂洋过海,离开中国去照顾孩子。结果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歧视自己,不理他们。有些孩子不喜欢父母在身边,觉得父母是负担。父母什么都不会,让他们很没面子。父母害怕回国后,没有父母的督促,孩子放任自流,不好好学习。虽然孩子的表现让他们很难受,但为了孩子,他们也要留下来努力。这样一来,虽然父母和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他们以前在中国生活不了。
牺牲父母的事业。
虽然陪读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享受到浓浓的亲情,但这至少牺牲了父母一方的事业。有些父母为了孩子,放弃了国内的好工作,去国外陪孩子。这时候如果一切顺利,但是如果孩子忘恩负义或者家庭出现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遇到了一个陪我从新西兰回来的妈妈。她曾经在国内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一个经理的职位,但是她辞职去了新西兰陪她上初中的女儿。因为不懂英语,除了给孩子洗衣做饭,偶尔和当地华人聊天,她没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孩子们觉得妈妈不懂英语,帮不了自己,就不向妈妈汇报学习情况。生活上的事情不和她商量,母女关系特别紧张。虽然这个陪读妈妈多次想出去打工,但是因为不会说英语,可供选择的工作很少。对英语要求不高的工作都是重体力劳动。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想到曾经令人羡慕的工作和曾经光鲜亮丽的国内生活,再想到尴尬的现实,她感到极度失落。与此同时,国内的老公也因为她离开太久而听她诉苦,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分崩离析。
陪读期间,她总是被家庭琐事困扰,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摆脱,以至于最后心理压力很大。
现在回国看到以前的同事升职发财了,但是她在国外好几年了,回不到原来的起点。我觉得特别遗憾。她说,两年的陪读生活,她完全牺牲了自己,根本不值得。
很容易影响孩子的世界观。
在陪读群体中,也有一些家庭并不富裕的。他们坚持把孩子送到国外,然后父母以陪读的名义来这里,其实是打工给孩子挣学费。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有很多这样的“工作父母”。
在新加坡,有的陪读父母因为家境不好,一天要在餐馆或者超市打几份工,就像赶集一样,一天要去好几个地方。在加拿大,一些有“访问签证”却是“陪读”的家长甚至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虽然这样可以缓解留学费用的压力,但实际上很难照顾和帮助孩子。一天的工作下来,家长往往很累,和孩子的沟通不多,对孩子学习的监督也形同虚设。而这种靠打工赚学费,陪父母打工的地方,往往是嘈杂的流通场所,接触到的社会阴暗面更多。所以他们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带出一些很现实的想法,很容易影响孩子的世界观。有些有事业心的孩子,看到父母很辛苦,就会很努力,好好学习;而很多孩子看到父母天天打工挣钱,天天说多少钱好,学费多贵,反而会产生厌学的想法。而父母,工作压力大。他们看到孩子学习成绩稍差,就会大发雷霆。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增加心理压力,缺乏上进心,达不到留学的目的。
解决陪读的负面问题
这些陪读带来的负面问题是有办法解决的,关键看家长怎么做。
首先,家长要放下“海外文化差异”的包袱。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学不了语言了,学不了了,根本不想接触当地社会。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自己和当地社会的差距就越大,信息的渠道就越窄,这就造成了和孩子沟通的障碍。但是,有些家长很开明。四十多岁了,还背起书包学习外语,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活动,了解当地的民俗,这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
有些辞职后出国陪读的家长,早就计划好了陪读期间要做什么。比如在陪读的这段时间里,我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写一些有质量的研究文章和研究项目;也可以接触一些国内的报纸,成为一名海外作家。还有一些家长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学一些他们认为重要或者有趣的东西,比如英语、初级会计、音乐或者书法。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缓解内心孤独,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很多打工赚学费的陪读家长也很关心孩子的情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尽量把工作时间安排在孩子上课时间。即使赚的钱少,也希望和孩子多交流学习经验。所以陪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自己。
专家提醒:要不要陪,你要慎重考虑。
了解各国配套阅读政策
出国陪读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各个国家的陪读政策。留学随行签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情侣随行签证,大部分留学国家都有,申请资格主要是正式配偶,不承认男女朋友或未婚夫妻。另一种是父母陪读的签证,这种签证只存在于部分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根据新加坡的相关政策,可以有配偶和父母陪同,但后者必须是16以下子女的母系亲属。
很多国家是不允许陪学生打工的。
虽然很难找到和读者一起工作的机会,但新加坡仍然是众多留学热门国家中最轻松的一个。其他国家的陪读政策往往非常苛刻。在德国、法国、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没有明确的陪读签证,但父母、亲属可以通过申请访问签证的方式陪同学生出国,期限一般为三个月。有些国家规定有多次出入境记录的可以放宽到半年,但这些国家不允许陪同读者工作。
大多数国家规定,申请陪读者必须有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作为保证金,以保证陪读期间的资金安全。
陪留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出国留学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虽然有些父母在国内工作很好,学历也很高,但一旦出国,就只能做服务员、收银员等工作。,甚至成为全职家庭主妇。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好,陪读的妈妈也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然而,陪伴学生的好处不应该被掩盖。很多留学领域的人士表示,父母陪伴有利于未成年留学生的照顾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消除小留学生的孤独感,避免亲情缺失。最重要的是家长可以在学习和心理上对孩子进行引导。一些年轻留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较重。如果父母在身边,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不至于把孩子引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