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要预习?预习如何有效?
预览。
这是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答案。
但是,纵观很多学生的学习节奏和习惯,以及很多家长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预习并没有被放在必要的位置,甚至被忽视。
说到这里,有人要“造反”了——孩子每天晚上写作业写这么晚,哪有时间预习?
好吧,我们不妨先停留在“起义”这个问题上。
“孩子每天晚上写作业写这么晚,哪有时间预习?」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它可以引发很多思考。
一:为什么备考要向作业让步?是因为老师会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而不是预习吗?
第二:为什么写作业晚?是因为数量多还是效率低?
第三:这些人需要花很多时间准备吗?不然怎么可能挤不出20分钟左右的预习时间?
第四:我还是知道预习的必要性,但是无法转化为行动或者习惯。
总结起来,核心问题是对预习的定位有误差,对预习的认知不够深入,对预习的方法没有很好的理解。
什么是预览?
预习是指学生在听老师讲课之前,提前自主学习老师要讲的新课内容,从而带着问题听课,跟上老师的思路,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很多培训机构都在寒暑假开设“预习班”。老师先带学生学下学期想学的东西。这样有效吗?
影响很小。
这种课程还会产生两种后果:
第一,提前在培训机构学习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知道以后还要重新学习,不会很认真。
第二,返校时,大部分同学并没有因为之前学过一次而好奇自满。
所以这种课程不能称之为预习课,因为不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和上课能带来的问题。更准确的说,应该叫高级班。
提前学习就是上课复习,只是从整体上延长了学习时间,并没有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要认识到,预习是预习,不是提前学习,也绝不是花整整一个小时努力学习,自己攻克所有新知识点。
为什么要预习?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预习的意义,那就是:预习是为了减少整体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为什么预览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它的作用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上课前”
角色1:复习和巩固旧知识
要理解新课的内容,基本上需要用到旧知识。这里的旧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上节课学过的;一种是之前学过的,与新课相关的知识。
为了能够处理新的内容而不被迷惑,复习已经忘记的旧知识自然成了预习的第一要务。
千万不要小看对旧知识的复习。
一、复习旧知识相当于巩固旧知识,是有目的的复习(为了了解新的学习内容),也是区间复习,巩固效果极佳。
有多好?远胜于死记硬背考试,远胜于专注大规模复习。
因为几乎没有人能逃脱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魔咒,区间复习才是王道。
时不时的学习,叫学习;考试临时抱佛脚叫应付考试。
目的不同,结局也大相径庭。
其次,新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和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长久记忆。在为了理解新知识而复习旧知识的时候,就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为下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想一下,老师在课堂上教授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用学生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因为这是教授新知识的基本原则。
但如果旧知识被学生遗忘了,他还能听懂老师教的新课吗?
所以预习看似每天每科多花5分钟左右,但实际上预习不仅每天复习进步一点点,还大大节省了集中复习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角色2:加强心理表征
什么是表象?
代表意味着代表和象征。也就是一个东西代表另一个东西,或者说一个信号代表一个东西。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独立于学习主体的外部信息结构;首先是反映外部信息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前者称为外在表征,后者称为内在表征,即心理表征。张向阳
外部信息没有进入大脑进行加工的就是外部表征,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门课程等等。
外部信息进入大脑,经过加工后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存储,可能是一种生物电,也可能是其他形式,暂且称为内部表征,也就是心理表征。
外部表征,如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门课程等,是独立于学生的外部信息结构形式。当外部表征进入大脑后,其中一部分会被加工成内部表征。
有多少外部表征会被加工成心理表征,取决于学生原有的心理表征。
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同一个话题或者知识点,有的同学一听就懂,有的同学完全不懂。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没学过导数的学生,一说起导数就会一头雾水的原因。
因为学生和学生的心理表征不一样。
很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心理表征都是知识的过滤器。
换句话说,老师讲了9个知识点,学霸的心理表征可以理解所有知识点。
而弱校,可能因为他的心理表征不够强,只能看懂其中的四个或者更少。
长此以往,两种心理表征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就很像长在同一个地方的两棵大小不一的幼苗。老树的根系和叶片都比较茂盛,但面对同样的光照、水分和营养,吸收能力不同,所以生长速度也不同。
此时,预览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
因为预习时需要复习旧知识,这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增强的心理表征。
另外,预习新知识相当于生成新的心理表征。那就是“一本书读一百遍,你就会明白你的意思”。
一本难懂的书,看了一遍会觉得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是看第二遍第三遍,不懂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少。
这是因为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新的心理表征逐渐产生,进而可以吸收更多的外部表征。
预览也有同样的效果。
“在课堂上”
功能1:增加心理带宽
什么是心理带宽?
心智带宽是心智的容量,是衡量人的计算能力、注意力能力、决策能力、坚持计划的能力和抵御诱惑的能力。
精神带宽支撑着人的认知、行动和自制力。
当精神带宽降低时,认知能力、行动能力、自制力都会大大减弱。这时候就会容易失去判断力,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或者急于求成,难以抵挡快感的诱惑。
心理带宽什么时候会降低?
当注意力被抓住时。
只要注意力被捕获,心智带宽就会降低。
如果不预习,很多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的——即使你以前学过,也会忘记。
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大脑不会马上停下来。为什么?
因为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就意味着这个知识的匮乏,一旦这个知识匮乏,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这个知识上,学生就会在一瞬间用尽全力去思考这个知识。
高水平的老师讲课速度是照顾到全班平均水平的,不会因为一个学生暂时不理解某个知识点而停留太久(这是在遇到高水平老师的前提下。如果你遇到一个不在乎学生理解的速度和参与的质量,只在乎自己讲课的舒适度的老师——或者一个整节课说话都带节奏的老师,你就呵呵了)。
此时,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他同学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了知识点三的学习。这个学生也关注知识点一,他也想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但是因为知识点一的稀缺性,他会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直到他完成知识点一的闭环,这样就有可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时候老师可能已经讲到知识点四了。
这只是危害之一。
还有一个更大的危害。这些“新”知识点一个接一个地不断高强度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他的心智带宽降低,也就是认知能力、行动力、自制力下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逐渐走向课堂的舒适区——走神、小动作、交头接耳、看小说等等。
如果我预览一下呢?
吸引他注意力的,是更多他预习后仍然不懂的知识,会抓住他的注意力,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而且因为预习过,对不懂的知识也不是完全不懂。大概率是他不懂一两个小点。此时,经过老师的讲解,你可能很快就明白了,然后完成真正的闭环,跟着老师的节奏进入下一个知识点。
即使这个无法理解的点因为老师的讲解不能很快解决,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下一个知识点很可能就是他学过的点——因为他预习过。
角色2:能源的合理分配
一节课45分钟,学生无法100%集中注意力上整节课。好一点的同学能集中注意力25分钟就不错了。
如果学生预习,会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会自发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个原理简直就是好奇心——因为他们预习的时候没看懂,就在大脑里种下了对这个问题好奇的种子。
没有人的大脑喜欢不确定的东西,因为不确定性意味着大脑还需要思考,思考会浪费能量,这是大脑不太喜欢的——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一旦学生有了“我明白了”的想法,也就是确认了,他的大脑就会关闭循环,不再去想它。这就是上面说的提前学习(不是指预习)会让学生对好好听课没什么兴趣的原因。不是学生不想好好听课,而是提前学习让大脑产生了“我懂了”的想法,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预习中未解决的问题牢牢占据了学生的注意力——把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到重要的事情上,让学生有限的精力在课堂上得到合理的分配,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角色3:舒适区的边缘学习
如上所述,如果不预习,很多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的——即使之前学过,也会忘记。
面对高密度的“新”知识,学生处于学习的困难区。
最好的学习区域是在拉伸区域和舒适区的边缘。在这方面,既有成绩,也有挑战,进步最快。
其实就是难度匹配:既不太难也不太容易,难度适中的地带就是学习的流动通道。
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他们的能力都是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的。如果他们想有效率地成长,他们必须一直处于舒适区的边缘。如果贸然进入困难区,他们会很沮丧,但如果总是停留在舒适区,他们就会停滞不前。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处于舒适区(即拉伸区)的边缘。
“课后”
讲课质量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就高,学生就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娱乐、阅读、与父母交流和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上,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怎么预习?
由于不同学科的编制方法不同,总的原则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时间限制。自由散漫的预习,一是让孩子待在舒适区,太舒适了注意力不集中,预习效果差;其次,每天晚上没有太多时间预习。
预习时间一定不能太长,否则违背初衷。
一开始不知道怎么预习的时候慢一点,可能需要10分钟;后来,我就熟悉了。每科只需要3-5分钟。一般高中生每天需要预习的科目不超过3门,即每天预习时间最多15-20分钟。
第二,阅卷。用铅笔在不明白或忘记的地方标上显眼的符号。
第三,查写。翻翻之前学过的资料,查阅参考书,不明白的地方写下查阅的结果和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第四,练习。试着在脑子里把课后练习过一遍,看看有没有思路。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还是手工做。如果一下子做不出来,也不用担心,因为这是预习,这个无法理解的问题准备在明天的课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好事。
我如何知道我的预览是否有效?
一个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就是是否有明确的疑问和疑点。问题够具体够清楚吗?
写在文章的最后
预习很重要,然而还是有很多家长在作业上和孩子较劲——除了要求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家长还买卷子给学生做了一大堆题。
这种方法效果不好。
第一,因为家长不能准确地帮孩子选择题目——专项练习——尤其是新知识,专项练习可以称为复习——如果孩子对某个知识点不了解,你每次都让他们做不同的题,而这些题目中有综合题——运用了一些与知识点无关的知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那叫复习吗?
第二,因为这是本末倒置,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才是正确的学习打开方式。预习没做好,听课效果差,没有复习习惯,但在作业上不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