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幼儿教育是谁写的?
1466 10 10月26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的一个牧师家庭。天主教牧师罗杰·杰拉德(Roger Gerard)和一名医生的女儿婚外生下了这个孩子。他成了从中世纪向现代过渡的人物。他年轻时进了修道院。伊拉斯谟自幼丧母,在大教堂学校受教育,才华横溢。十二岁时,他就精通古典文学。1486年,他的监护人把他送到鹿特丹附近的一个女修道院。虽然他不喜欢那里的生活方式,但他打下了良好的教育基础。1492年,康布雷主教被任命为伊拉斯谟的教师。然而,他从未做过教堂牧师,而是担任主教的秘书。1495年,伊拉斯谟进入巴黎大学学习神学。他喜欢古典文学中的西塞罗,教父中的杰罗姆,还写过劳伦提斯·瓦拉。从语言学上来说,华拉揭露了所谓罗马教廷向罗马捐赠君士坦丁,其实是八世纪的伪造,动摇了罗马自称优越的基础。
1499年,伊拉斯谟访问英国,结识了当时政界和宗教界的重要人物,包括威廉·拉蒂默、托马斯·莫尔和圣保罗大教堂的首席牧羊人约翰·柯莱特,并被介绍给英国国王亨利七世和王子,以及后来的亨利八世。是科勒教导他,神学必须从枯燥的经院哲学回归圣经,从教条回归实用智慧。所以他在牛津大学学的是希腊语,但没有达到拉丁语那样的巅峰。1506到1509年,伊拉斯谟去了意大利,深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获得都灵大学神学博士学位。
1509年,他又去了英国,住在摩尔家。写《愚人颂》(英文版Encomium Moriae是对愚人的赞美)。这本书在他的一生中至少再版了27次。该书以讽刺的笔调写成,通俗幽默,不涉及低级。教皇利奥十世,非常喜欢。他应邀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教授希腊语和杰罗姆语。
1514,女修道院的老朋友,请他恢复出家生活。他很快写了一封信,说他对文学感兴趣,并向他表示感谢。是教皇利奥十世做了一件好事,命令伊拉斯谟不穿和尚的衣服,去过庭院外的世界的生活。到了1517年4月,更是被允许解除出家誓言。
1520年6月15日,教皇利奥十世驱逐路德。显然有人把他写给路德的信给教皇看了。9月13日,伊拉斯谟写信给教皇,仍然对路德大加赞赏,并为自己的立场辩护。
1520年12月5日,支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撒克逊人选择了腓特烈,向他询问路德的情况。伊拉斯谟说,“路德犯了两宗罪:他撞了教皇的皇冠,撞了牧师的肚子。”伊拉斯谟看到了形势的发展,倾向于极端;教皇阿德里安六世仍然被建议避免使用激烈的手段,原谅过去的错误,改革教会的腐败,召集中立的人开大会。他的建议没有被接受。
1524年9月,伊拉斯谟发表了《自由意志论》,认为人只有拥有自由意志,才能拥有道德责任;但承蒙上帝的恩典。
伊拉斯谟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关系也日益疏远。伊拉斯谟成为改革的倡导者,但没有参加改革运动。此后,他继续写作,编辑古代教父的作品,并撰写《要理问答》、《论十诫》、《主祷文》等。
1536年7月12日,伊拉斯谟去世,享年七十岁。他去世前,包括弗洛伯恩在内的三个朋友去看他。他甚至幽默地把自己比作约伯,把他们当作三个安慰者,要约伯撕破衣服,把灰撒在头上。他的遗言是:“哦,主耶稣,请仁慈;主啊,拯救我;主啊,结束它;主啊,求你开恩给我!”
人道主义
伊拉斯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生活的目的是回到真理的源头,这是在他的地方。
在这个时代,首先是要把流传了几个世纪的《圣经》还原到它的本义,用他探索真理的精神把智慧传递给世界。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路德的宗教改革做准备。但是,事情往往不按常理发展;当新事物雪崩般到来的时候,人们往往很难看到那些长流不息,默默无闻,却又持之以恒,具有开拓前景力量的工作。
霍尔拜因用银笔和粉笔画出了伊拉斯谟的手。
伊拉斯谟1509之后,在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神学和希腊语,成为剑桥大学第一位传播新知识的老师,对激发英国人文思想起到了很多作用。伊拉斯谟的代表作是《愚人颂》(1511年)。
他的其他教育著作包括:《论正确的教育方法》、《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论儿童的温和教育》、《论早期青少年的温和教育》等。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
批评和提倡
批判陈腐的经院教育,倡导个性自由、和谐发展的世俗教育。
早在巴黎大学读书时,伊拉斯谟就对学校里迂腐的学风和枯燥的说教感到失望和厌恶。后来,他在代表作《愚人颂》中,无情地批判了这种已经失去“启蒙”作用的学派。他以舞台上“愚人”演讲的形式,用大量的事实和犀利的笔触,对教皇、僧侣和经院哲学家逐一进行了讽刺和嘲讽。他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教会的愚昧行为,嘲讽了天主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攻击经院哲学的谬误和中世纪教育的弊端。指出人类进步的主要障碍是“愚蠢”,经院学者挂着“哲学家”的招牌,其实是一些“愚蠢的学者”。那些作家是“那些表面上被认为是最有学问的人”,但实际上“他们可能是一些最可怜、最奴性、最可恨的人”。
伊拉斯谟在抵制陈腐的学校教育的同时,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理论问题。他相信人性本善,坚信自然是善良的、普遍的。如果用古典文学来陶冶人性,那发展一定是好的。他不反对宗教,但反对宗教的“原罪论”,认为宗教信仰绝不是感性的、神秘的,宗教是人的理性功能。为此,他提倡个性自由、和谐发展的世俗教育教学。主张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只有自由和幸福、知识和理性才能构成道德和良知的重要因素。他的理想是一个治理有序、和平共处的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非常重视教育教学的巨大作用。他说:“一个国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对年轻人进行适当的教育。”
强调后天培养
它主张培养有知识、善良的人,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的作用。
伊拉斯谟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知识、善良的人。他说:“人不是生来就是人,而是受过教育的人才开始成为人...是理性让他们成为人类。”道德规范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目的融入了道德的目的。他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早期开始,甚至从婴儿期开始,在孩子的思想尚未形成的时候就让孩子的头脑充满有益的思想,因为“没有什么比他们早年所学的东西更根深蒂固”。因此,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年轻人的头脑中播下虔诚的种子,让年轻人热爱并认真学习自由科目,习惯基本礼仪,为生活做好准备。
伊拉斯谟非常重视后天教育和学习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他指出,个人的发展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天性,即“一部分是先天的接受教育的能力,一部分是天生的爱德”,这显然是遗传因素;二是教学,即“教育引导的熟练运用”;第三,实践,即“放下我们自己的主动性,也就是大自然赋予的主动性,通过训练来促进这种主动性。”他认为三者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自然”是强大的,辅以“教”和“练”就更强大了。
重视优雅的价值
注重精品学科的陶冶价值和语文内容的教学。
伊拉斯谟重视古典学习和人文学科,尤其是拉丁语和希腊语。人们认为,文言文和古典文学包含了各种重要的人类知识。因此,他积极倡导对古代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研究。他认为古希腊和罗马是人类的黄金时代,欧洲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的改善应该以希腊和罗马为榜样。他认为研究古希腊罗马著作有助于人类摆脱愚昧,提高人类道德,甚至可以改善社会,净化基督教。他强调古典文学对教学和实践的价值,要求学生孜孜不倦,加以培养。久而久之,他们会改变自己的气质,成为完美的人。
因为珍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伊拉斯谟也非常重视儿童古典语言的学习。他认为教学从语言开始。学习一门语言,首先要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所以他主张大量阅读优秀作品;其次,就是学习语法和表达技巧。他反对死记硬背语法规则。
努力和兴趣
人们认为学习既需要努力,也需要强烈的兴趣。
在学习方面,伊拉斯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学习既需要努力,也需要浓厚的兴趣。首先,好好学习。他说:“就我而言,我所知道的学习方法无非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敬业学习的精神,靠的是毅力!”也就是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努力。
其次,伊拉斯谟非常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他认为孩子对事物的兴趣不能被破坏,没有兴趣的孩子很难坚持学习。因此,他建议老师研究孩子,不要想象他们的兴趣和成年人一样,也不要期望他们的行为像成年人一样。他指出,有些人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年龄,总想让他们马上变成大人。他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能力去衡量和要求孩子幼小的智力。他告诫老师们要记住,你的学生目前只是个孩子,你也曾经是个孩子(这个思想对18世纪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很深)。因此,他要求老师在教学时要适合学生的年龄,把所学的东西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摆在学生面前。
重视教学过程
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倡导师生之间的友谊与和谐。
伊拉斯谟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优秀的教师对教学工作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应该选择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为此,他主张国家和教会应该提供足够的合格教师来促进教育。认为整顿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其重要性绝不次于整顿一支军队。”再者,他也对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主张教师首先要“爱”孩子,永远不要让孩子感到害怕。我们应该把一个自由人可以接受的引导性或批判性的话语作为我们的棍子,我们的惩戒应该是温和的而不是惩罚性的。即使使用惩罚,也应该以尊重学生的方式进行。他坚决反对恐吓和体罚儿童。
主要作品
《愚人颂》强烈指责教会和贵族的腐败,嘲笑有经验的哲学家和僧侣的无知空谈。
愚人颂[1]:
《愚人颂》是文学史上最精彩的讽刺文本。荷兰著名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是当时荷兰思想界的主教练,被誉为“16世纪的伏尔泰”。据说《愚人颂》是他去英国拜访他最好的朋友托马斯·摩尔爵士时,在短短的七天内写成的。这本书的拉丁文原名是“Encomium Moriae”,也与摩尔的名字谐音。在伊拉斯谟的众多作品中,只有《愚人颂》易于阅读且不被遗忘。一向保守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史密斯将这本小册子称为“幽默的训诫、善意的讽刺和伦理的嘲讽”。
伊拉斯谟在解释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时,用了一种玩世不恭的口吻:
既然人类盲目地想要疯狂,既然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从教皇到诺诺被动的乡村牧师;从有钱人到沿街乞讨的乞丐;从锦缎窈窕淑女到布衣村妇,整个世界都安定下来了。
他们没有得到上帝赐予的大脑,而是被贪婪、虚荣和无知所奴役。那么,为什么诸神中那几个真正聪明的人,会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让人类变成自己从未想成为的样子呢?让他们沉迷于愚蠢,不要剥夺他们最享受的东西——愚弄自己的权力。
在《愚人颂》中,伊拉斯谟第一次相信非理性和愚蠢的欲望在推动世界运动。然后,他想象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拟人化的傻子(“傻子”),穿着书生的袍子,头上却戴着傻子的帽子,在自恋、健忘、懒惰、享乐、淫荡、沉睡、纵容、疯狂等侍从的簇拥下登上讲台,对着一群各阶级、各身份的想象听众——侃侃说话。在随后铺天盖地的讽刺中,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嘲讽了他那个时代的所有制度、习俗、人物和信仰,矛头还涉及婚姻、战争、民族主义、律师、科学家、学者、神学家、国王和教皇。最刻薄的讽刺仍然是伊拉斯谟“给予”学者或法学家的:
当有人考证安卡塞斯(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王子)的生母,或者重新使用一些陌生的文字,废弃的文字,或者绞尽脑汁拼凑残破石碑上的文字时,天哪,他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他给予了多少祝福,仿佛他征服了非洲,占领了巴比伦!
在伊拉斯谟看来,试图揭开自然奥秘、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家同样可笑:
当他们为自己建立了无数的领域,当他们像拿着卷尺一样一寸一寸地测量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当他们解释闪电、风雨、日食等神秘现象的成因时,他们毫不犹豫,仿佛他们是创造自然的私人秘书,是上帝的议会代表。当他们说大话的时候,大自然会洋洋洒洒地嘲笑他们,嘲笑他们的假设。
可见人类的每一个追求都被愚者照顾到了。同样,也有赚钱的商人。
追求永恒的诗人,渴望成功的勇士,听到骰子滚动声心跳加速的赌徒。这些人和其他人的命运已经被傻瓜主宰了。
《愚人颂》很大一部分是愚人对教会和基督教的阐述。那些神圣的名字和经典,教皇和主教的显赫地位和世俗观念,都没能逃过伊拉斯谟辛辣的笔锋:
他们认为文盲是一项神圣的成就。他们在教堂里像驴子一样喊着赞美诗。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他们认为这声音对神圣的人来说是甜美的。托钵僧沿街嚎叫...他们是一群肮脏、无知、无耻的流氓。
伊拉斯谟的同时代人称赞《愚人颂》,而其他人则愤怒地批评它。但无论如何,这本书备受关注,仅作者在世时就出版了43版。
《愚人颂》的伟大之处在于文艺复兴初期,拉开了人文主义的帷幕。虽然对时代是潜移默化,间接的,但也不失其强大的作用。正如20世纪伟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指出的,“没有狂欢面具的《愚人颂》是当时最危险的书籍之一。在我们看来,这似乎是一场幽默的烟火,但实际上是一颗炸弹,引爆了德国的宗教改革之路。”
希腊圣经新约的注释深刻地批判了当时的宗教理论。
在《论死亡的准备》一文中,他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永生的保证不在于教会中的圣礼和仪式,而只在于对基督赎罪的信仰。
基督教骑士手册。
论儿童的教养(论儿童的礼貌)
圣经和新约的新拉丁文和希腊文版本。伊拉斯谟安排翻译。伊拉斯谟的作品很多,但最重要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希腊新约。但是,因为他只是为了赶在西班牙主教前面,所以没有做详细的考证,只是把他的希腊文笔迹整理了一下,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语言,就选看起来最通顺的一种。因为找不到启示录的最后一部分,他用三世纪甘道夫的拉丁文圣经反过来翻译。这本圣经后来被马丁·路德翻译成德文,成为基督教世界的第一本圣经。
性格评估
中世纪末期,出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巨星,最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熟读古典文学和圣经,文笔机智犀利,受到欧洲所有文化和宗教界的称赞。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没有人达到他的名声。
当时,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称赞他。有人称他为“圣人”;有些人特地从远处走来看他,以示他们朝圣般的崇敬。当他去一个大城市时,他受到官方的欢迎,受到国王般的待遇。欧洲各国国王请他当顾问;历任教皇都曾就时事问题征求意见;有些人甚至给他一个红衣主教,但他拒绝了。很多贵族以和他交朋友,送他礼物为荣。
马丁·路德知道伊拉斯谟的好处,并坦率地承认他在文学方面远远落后。早在1516,路德就观察到了他的弱点,恐怕是他对恩典的认识不够。路德为了真理勇往直前,即使他愿意去死;另一方面,伊拉斯谟认为,为了寻求和平,我们不妨牺牲一点真理,也许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舒适。1524年4月,路德写信给伊拉斯谟说:全世界都可以见证你在文学上的成就,这使我们对圣经有了真正的了解;神的恩赐在你身上奇妙的展现,让我们感恩。
在《愚人颂》完成500周年之际,比利时发行精制银币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也是“欧洲著名人物”系列之一。银币成色92.5%,重18.75克,直径33毫米,面额10欧元,发行量15000枚。背面是伊拉斯谟的肖像,上边是伊拉斯谟的名字;正面是荷兰地图,上方是面额和年号,从左至右分别是荷兰语、法语和德语的比利时国名,以及象征欧盟的12颗星星。
胡伊津加称伊拉斯谟为“圣人”,说他细腻圆滑的灵魂源于他对友谊与和谐的渴望和对争斗的厌恶。自古以来,“圣贤”必如此。他们必须带来更多的爱而不是恨,更多的和谐而不是纷争,更多的超越国界、民族、教派的思想,尽管他们在现实中往往被人们视为虚幻和幼稚。
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