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外来文化

如何看待外来文化

社会变化影响我们对外国文化的态度。社会需求和社会心态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和研究外来文化。文化是人类的财产。人类的交流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提供了机会。因此,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在文化接触中,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条件和自己社会的需要来决定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自己的文化受到冲击,更严重的是自己的文化被别人鄙视。可能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最早的例子可以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找到。中国近代史上强烈的民族主义与外来文化的压力有关。民族国家处于衰落期,把自己的文化身份作为维护自己民族的武器,把外来文化和国家的生存联系起来,导致孤立和排斥。或者认为外来文化的任何优势在自己的文化中已经具备。梁启超说:“清朝在季承读书的人,喜欢把西学说成是中国固有的。”也是这样的环境下的产物。

第二种态度

第二种态度是崇洋媚外,认为什么都不如别人,这是对外国的过分崇拜。虽然很多人对“假洋鬼子”不以为然或嗤之以鼻,但难免认为他们不如别人。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接受西方文化很长一段时间后,中华民族某种程度上就有了这种心态。这充分表现在各种社会行为、学术行为、文化行为、语言行为上。在一个中英双语的社会中,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语码转换或语码混合,发现中国人在汉语中使用英语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在英语中使用汉语的情况非常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是我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更是说“英语”被认为是高学历,代表着很高的社会阶梯。

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他们在各个领域都主张全盘西化,但有些人又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的价值源泉,于是产生了民族主义情绪和文化自卑的矛盾,这也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然而,在这一特征中,“抛弃黄土文化,接受蓝色文化”的现象是占主导地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倾向。

第三种态度

第三种态度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客观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中对自己有利的元素。充分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打断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还会极大地促进自己的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外来文化不是洪水猛兽,外来文化人也产生了无数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就不可能充分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当今文化的发展必然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结合。这种态度通常只有在一个人的民族自信心建立起来之后才有可能。当民族国家处于繁荣时期,文化认同不仅强烈,而且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吸收对自身发展有利的东西。这一时期的文化态度通常更加开放和宽容。

这是一个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各种价值观、文化形态、信息都在改变着我们,无论是中国的新生代,还是那些提出新生代不要取名“Xi”的人。随后,这样一种现实的模式必然会影响我们的文化性格。我们不再像一百年前的中国人那样闭关自守,傲慢自大。我们已经开始具备睁着眼睛看世界的能力。我们变得开放包容,积极向上是多元文化时代应有的文化品格,也是与过去绝对不同的文化品格。

传统文化当然不能丢弃,但它的生命力必须取决于它能否与现代文化和文明相融合。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是什么?从一本叫《增广贤文》的书中不难得到答案。但我始终认为,面对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我们需要丢弃的是传统文化中中庸、封闭、内向、小富、无为等特征的国民性。

我们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如何一下子回归传统文化,这本身就忽略了文化的应有发展。因此,我们要面对的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意识相融合,培养一种真正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品格。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没有与时俱进就很难代表最早最接近的生产力。所以文化本身就隐含着一种“转化”能力,可以化敌为友,化腐朽为神奇,化人为本,化外为内,化西方为中国。所以,对于那些为“Xi”姓现象焦虑的人来说,换句话说,对于中国未来文化性格的培养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下建立一种“转化”的机制。这种“改造”是一种利用,但也是一种扬弃。没有这一点,我认为不可能阻止外来文化的进入,也不利于现代文化意识的成长。

关于姓氏社会的问题,我们争论了很多年,但这种争论最终被历史地统一到了发展上;我们又开始争论中姓和西姓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样的论调也需要统一到发展上来。21世纪,中华民族重建自信。有人认为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民族自信心的重建,使中华民族重新审视外来文化,更加客观地对待和研究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成为可能。立足于自身文化,自信、客观、包容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对其有利的元素。如果不能通过吸收外来的、有益的文化来丰富自己,不断扬弃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就会阻碍自身的发展。只有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先进因素,才能有助于自身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