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比较中英文的名词?

英汉名词修饰语语序对比及其认知分析

英语和汉语在语序上有一定的* * *度,这是我们对比英语和汉语语序的基础。英语和汉语在名词修饰语的顺序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不仅可以为人类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一个遗留的证据,也为解释人类的认知机制,特别是人类的认知选择及其映射在语言中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机制提供了一个理解的窗口。

关键词:修饰语;比较;文化差异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上有一定程度的共性,这是我们进行英汉语序对比的基础。英语和汉语在名词的修饰顺序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不仅可以为人类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证据,而且可以为解释人类共有的认知机制,特别是语言和信息处理能力和机制中所反映的人类认知选择和优先性提供窗口。

关键词:修饰语;比较;文化差异

引用的段落

英汉对比研究是建立在人类语言共性的基础上的。语言* * *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形式通用的,如范畴特征、语序、疑问形式、否定形式等。一种是功能通用的,比如表达功能和语篇功能(丁金国,1996)。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可以分为分析型和综合型。分析性语言的主要特点是语序相对固定,综合性语言的主要特点是语序灵活。汉语是分析型语言,语序一般是固定的,没有曲折。它的单词组合取决于词序和虚词。英语是一种以综合为主,向分析性过渡的语言,语序既相对固定又灵活。所以英语和汉语在语序上有一定程度的* * *性,这是我们对比英语和汉语语序的基础。本文拟从英汉名词修饰语的前置和后置、多个修饰语的排序分析两个方面对英汉名词修饰语的语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究它们的异同,并试图从不同角度探究其成因。

1前置修饰语和后置修饰语。

修饰语根据与中心词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前置修饰语和后置修饰语。前置修饰语包括出现在中心词之前的所有修饰语;后置修饰语包括出现在中心词之后的所有修饰语。英语名词修饰语在短语中的位置是灵活的,而汉语名词修饰语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这是两者的一大区别。

1.1英语名词修饰语既有前置修饰语,也有后置修饰语,而且都是无标记的。前置修饰语主要由代词、数词、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使用;后置修饰语主要由介词短语、非限制性关系从句、限制性关系从句、不定式、现在分词短语、过去分词短语和较长的形容词短语组成。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英语中后置修饰语有明显的前置倾向,即后置修饰语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前置修饰语。这种转化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介词短语作后置修饰语转化为复合形容词作前置修饰语;其次,定语从句转化为复合形容词作为前置修饰语;第三,整句直接转化为复合形容词做前置修饰语(张发科,1996)。另外,英语名词修饰语与其中心词是分开的,即分离修饰。例如:

没有任何事故报告给我们。(任何事故的报告及其修改人都单独留给我们。)

2)我必须对我所做的这个项目进行尽可能合乎逻辑的调查。(张振邦,1999)。(我参加的这个项目的调查和它的修改尽可能分开。)

1.2大多数学者认为汉语名词修饰语是前置修饰语。比如王伉和萧炎(1981)认为现代汉语中所有的定语都放在修饰性中心语前面。沈家轩(1996)指出,汉语在中心词前总是有修饰语。王武星(2003)进一步提出,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一般在名词之前,即使几个定语连用或长词组作定语,也要放在前面。虽然这是一个普遍的看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汉语名词修饰语主要是前置修饰语,后置修饰语也有。汉语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在文学作品中,少数句子的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或者在中心语之后单独形成,多属于出于修辞需要的一种异位语序(熊文华,1996)。例如:

3)(雪)在我们的玻璃上画出各种格式的花草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挂的(颜路的雪)。

另一个例子是:

4)她(祥林嫂)一手拿着一个竹青,手里拿着一个破碗,是空的;一手拄着比她长的竹竿,下端裂开了(鲁迅《祝福》)。

所以我们认为汉语中的名词修饰语和英语一样,既有前置修饰语,也有后置修饰语。不同的是,汉语名词的后置修饰语出现的少,有标记。

1.3英汉名词修饰语的语序差异可能是由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的认知方式差异造成的。人们对外界的感知所形成的概念结构与语言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或者说是象似性(沈家轩1996)。外部空间是立体的、三维的,人的感官系统面临大量的信息冲击,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也是有选择性的,总是聚焦于最突出的信息,而把其他信息当作次要的背景信息。人们在感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时,总是把一个物体作为注意的对象,把另一个物体作为它的参照。要注意的物体叫“图”,参照物叫“地”。对于一个已知的场景,“目标”和“背景”的确定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关键在于聚焦哪个物体。因为语言是一维的,所以在反映三维的外部空间时,就存在一个反映语言表达顺序的问题。目标是突出显示的物体,成为焦点信息,但焦点信息的位置只有两个选项:前或后,因为人感知空间的方式只有两种:从目标到背景或从背景到目标。这两种感知方式在影视制作中都有应用。刘宁生(1995)对曹禺戏剧《北京人》的舞台背景字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本族语者在感知空间关系时有一种从“背景”向“目标”转变的强烈倾向。沈家骅(1996)调查了萧伯纳《卖花女》的场景描写,发现英语和汉语一样,从“背景”到“目标”都有很强的感性倾向。名词修饰语总是以中心语为“对象”,以修饰语为“背景”,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一致的。根据以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名词修饰语应该是以介词修饰语为主,这与我们之前所描述的有所不同,但考虑到现代英语中日益明显的“后置修饰语前移”,这个结论也是合理的。

2多个修饰语的词序

多重修饰语是英语名词修饰语和汉语名词修饰语的另一个属性。多项式修改器可以分为单层多项式和多层多项式。单级多项式修饰语由两个以上属于同一逻辑范畴的修饰语组成,每个修饰语之间的关系是相等的。比如一束彤彤的、白色的、黄色的玫瑰,又比如长、宽、高方面,每一个尺寸也都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英语习惯,名词单层多重修饰语的语序一般由单词的长度及其在字母表中第一个字母的顺序决定。汉语多修饰语名词的语序是灵活的,只受语义逻辑和表达习惯的制约(熊文华,1996)。多层和多项式修饰语由两个以上属于不同逻辑范畴的修饰语组成,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是我们讨论和比较的重点。

2.1英语名词多层多重修饰语

有了各种修饰语,英语名词短语的语序一般是:限定词+描述性形容词+类别词+名词中心词+介词短语+关系从句。比如:

一本有趣的英文故事书,是由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写的。

英语名词短语修饰语的这种排列方式使人们能够基本掌握英语名词修饰语。但遇到一些复杂的名词修饰语时,修饰语之间有时会出现连词(and、but或or),有时会使用逗号。

2.2汉语多层次多修饰语名词

汉语名词修饰语的语序是严格而有规律的。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这种语序规律。熊文华(1996)认为增量式多重定语的“顺序”通常是:限制性定语(表示时空、数量、所有、范围)先于描述性定语(表示形状、特征、材料、方法、用途);带“的”的定语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在众多带“的”的定语中,所有格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表示地点和时间的名词,其次是短语、形容词和非所有格名词。在众多不带“的”的定语中,表示所有格属的词占首位,量词次之,形容词第三,非所有格名词最后。黄伯荣和廖旭东(1997: 83-84)认为“多层定语的顺序总是按照逻辑关系排列的,与中心语关系越密切的定语越接近中心语”,并以此为基础,把多层定语的一般顺序描述为:表示所有格关系的词>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指示代词或量词短语>动词词和主谓短语。陆(1988)从属性语义类型的角度总结了很多属性的排列顺序如下:时间>形状>颜色>材质和功能。

标签

英语和汉语在名词修饰语的顺序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不仅可以为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证据,也为解释人类的认知机制,特别是人类的认知选择和信息处理能力及机制提供了认知窗口。如前所述,汉语中前置修饰语占多数,长修饰语紧随其后的是语言事实的客观存在和英语中后置修饰语前移的倾向,这反映了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性(心理学家曾指出,人脑短时记忆的极限是7+/-2个单词,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大脑在同步“语块”,即, 几个相关的词组成一个组块作为记忆和理解的单位,一个容易记忆的理解世界的架子应该是(陆川:2001)。 重要修饰语后置反映了人们在处理和表达时,把未知的、突出的新信息放在句末的机制和策略。因此,研究和比较不同语言中名词修饰语的位置和顺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资料:

【1】丁金国。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3)。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宁生。汉语部首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语序类型学意义[J].中国中文,1995,(2)。

[4]陆川。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鲁·。语法研究与探索[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沈家煊。英汉对比语法三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7]王伉,萧炎。英汉语序对比研究[J].外语教研,1981,(1)。

[8]王武星。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熊文华。汉英定语、状语和宾语的位置[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张发科。论现代英语中定语的前移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