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明宫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大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万年。

2.大约70-20万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会制作和使用工具,会使用自然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一般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在干栏房中;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种植谷子(中国是最早种植谷子的国家),一般使用地面石器。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有半穴的房屋所用的陶器一般是红色的,上面有花纹,称为彩陶。

4.颜地和黄帝是传说中的黄河部落联盟的领袖。在他们共同击败斯努尤之后,两部分走向了联合组建华夏民族。颜地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尧、舜、禹成为黄河流域部落首领时,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方法称为“退位制”。大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化:

1,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虞死后,他的儿子齐继承了他父亲的位置,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元前1600年,唐建立商朝,公元前14年,盘庚迁都殷,后人称商朝为殷。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周,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夏商周三霸:夏桀、商周、西周。

2.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戚、英雄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了无数的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皇帝进贡,带兵与皇帝作战,定期朝见皇帝。(角色)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加强统治,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奴隶国。

3.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解体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争夺霸权。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先后争霸,史称“春秋五霸”。公元651年,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4.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齐、楚、燕、汉、赵、魏、秦相继出现。被誉为“战国七雄”。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发生了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法抵抗秦军的进攻。

5.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功能)岷江洪水消除,大面积农田得到灌溉,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6.在战国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变法:(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种,多产粮布者可免徭役;根据兵役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不服兵役的旧贵族特权;郡县制的实施是由君主直接派官员治理。(角色)变法后,秦国富强,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末期最繁荣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吞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战国时期,经过政治改革,各国逐渐建立起封建制度,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的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封建社会就形成了。

8.商朝的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了,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铸在商代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铭文”和“铭文”。西周晚期出现了《大篆》。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蘸墨的毛笔在竹简和帛书上写字。

9.商朝是中国青铜文明的辉煌时期。比较著名的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和四羊方尊。中国最早的日食记录是在夏朝。夏朝有历法。商朝有闰月。战国时期,人们确定了二十四节气。

10,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能用针灸、按摩和煎药来治疗疾病。并总结了中医常用的四种疾病诊断方法。战国楚人屈原吸收了民歌的精华,用楚语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楚辞。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世界和平委员会指定他为世界文化名人。

1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仁”、“礼”、“以德育人”、“以礼治国”,创办私塾,因材施教,尽职为师,著有《论语》一书。孟子主张“仁政为民”,“民贵于君”;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法治与中央集权》;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李冰于12年修建的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春秋战国时期“钟鼓乐”的盛行,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高度。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3)统一的秦汉帝国:

公元前1年和公元前230年——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吞并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政治上采用“皇帝”称号;中央政府设宰相邱,兼古代秀才;实行县制,全国分为36个县;经济上统一程度、数量、平衡和货币——圆方孔货币;思想文化的统一——人物——小传:焚书坑儒加强意识形态控制;军事上,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御匈奴,开发南疆修建灵渠。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南至南海。那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国家。

2.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光武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张楚政权在陈建建立。

3.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武帝在政治上削弱了封国的权力(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视儒术为封建正统。从而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的统一,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此外,太学在长安举行。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主要教材。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军事上,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攻,夺取河套、河西走廊地区,实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的大统一,从而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4.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处处荒凉,西汉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到了文景时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景之治”出现。

5.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现在新疆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现在的新疆——经过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加强了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6.公元25年,西汉皇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非常黑暗。东汉末年,加上连年饥荒,绿林赤眉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7.汉武帝曾经下令治理黄河,东汉武帝也命令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汉代已经有提花机用于丝织品,染色技术也很高。东汉南阳知府杜氏疏通排水,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到了汉代,铁兵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兵器。

8.秦汉时期,匈奴的杰出领袖莫都汗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在北方大漠大败主力。从此,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公元前一世纪,匈奴分裂成几部分,其中一部分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投降。

9.汉朝时,人们把今天甘肃的玉门关、阳关,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及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掌管西域事务。从此,西域归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管理西域,公元166年。

10.西汉早期用麻作纸,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在12世纪之后,欧洲才开始用纸代替羊皮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把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论》,“神医”华佗做了麻药“麻沸散”。他还创造了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写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1.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司马迁写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历史巨著,主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实。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D)政治权力分离和民族融合

1,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余万大军南下,试图统一南北,却在赤壁被孙权、刘备击败。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末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229年孙崛起),国号吴,建业为都,三国鼎立。

2.263年,三国中最弱的首先被魏所灭。266年,司马燕篡位建立金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颉颃、氐、羌等少数民族迁入,与汉族长期杂居。316年,一支内迁的匈奴武装消灭了西晋。

3.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重建金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公元4世纪后期,氐人建立了先秦政权,前秦王苻坚为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黄河流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383年,前秦和东晋在淝水展开激战。结果前秦战败,统治崩溃。420年,东晋武帝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

公元4、4世纪后期,东北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时期迁都洛阳。

5.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线”,在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世界早了近1,000年。

6.北魏贾思勰的《齐·姚敏书》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7.北魏的李道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书中以稻作制为纲,详细介绍了山川河流、城镇、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历史遗迹等。

8.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魏晋时期,书法的字体由篆书、隶书变为楷书,草书、行书开始流行。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被后人称为“书圣”。

9.东晋顾恺之绘画优秀,代表作有《一幅女史》、《一幅洛神》。当时说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画、痴。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为了摆脱现实的苦难,人们纷纷信佛,统治者也大力支持。佛教非常流行。反对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南朝著名思想家范真撰写了《神仙论》,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阐述了无神论。

11.北朝统治者为了宣传佛教,在许多地方让人凿崖、挖石窟、刻佛像。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最著名的两个石窟。

12.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西晋末年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发展;优越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南方战争较少,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