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代词?
代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分类,但一般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复数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连接代词、关系代词等等。
代词通常表示人称和数的区别:一般区分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单复数。还有很多语言中的代词表示格的不同(如英语中的第一人称复数主格“we”和宾格“us”)、性的不同(如法语中的阳性“il”和阴性“elle”)或是否是生物的不同(如正式汉语中的“it”和“it”)。同一种语言不同方言的代词也有很多变化。
在某些语言中,第一人称代词区分“包含性词语”和“排他性词语”。比如在北京话口语中,如果是和特定的伙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一般会用“我们”,而不会用听者。但有时“我们”也可以泛指听话人,这在其他地区更明显,很多人会用“我们”来代替(有些方言里没有“我们”这个词);在很多地方,这两个词会有相反的意思。巴布亚新几内亚的Tokpisin也有类似的差异。
“他”、“她”、“它”等英语代词都是传达第三人称的意思。
斯拉夫语系有两种第三人称代词。在塞尔维亚语中:
Ana je dala Mariji njenu knjigu。安娜把(她的)书给了玛丽亚。
我也是。安娜把(她的)书给了玛丽亚。
代词可以包含尊敬和谦逊等情感。许多语言中的代词分为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尤其是第二人称代词。比如德语中的“Sie”和“du”都是“你”的意思,但前者更有礼貌。罗马语系中有一种现象叫做“T-V歧视”,这种歧视来源于代词开头的T或V(如法语中的“tu”和“vous”)。日语中甚至有三套以上这样的代词,比如“ぁなた”、“きみ”、“ぉまぇ”都是指你。现代汉语已经失去了大部分这样的代词,日常口语中只有少数“有”这样的代词。
通常代词也能区分语法差异。比如罗马名词失去了拉丁语名词格变化的现象,而代词格变化却保留了下来。属于日耳曼语系的英语也是如此。没有第三人称代词并不少见。这些语言通常使用指示代词(“这个”、“那个”等)。)或完整的名词短语,而不是第三人称名词。拉丁语中没有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所有的指示代词来代替(这些指示代词实际上是后来罗马语言中所有人称代词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