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路英语
1.你读经典原著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我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通论》(学过的同事可能听说过马歇尔、熊彼特、庇古等人的著作),但一开始尝试之后,真的很疑惑,就放弃了。后来才渐渐明白,看这样的作品确实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否则真的很难深入。甚至有可能产生误解,更何况书中的一些内容也值得批评。作为初学者,当然不知道怎么识别。所以,如果我对原著没有浓厚的兴趣,初学的时候最好不要看。只要看一些“指南”就能大致了解了。比如你知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提出分工的重要性,这就够了。至于原著中其他丰富的思想,那当然是个宝库。
明路老师有一句话,不能说绝对正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目前经济学最前沿的思想和方法都在纸上,经典的原著都是几十年到几百年前的思想。在此期间,经济学取得了很大进展。即使是一本教材,也是作者几年前甚至更久以前自己研究成果的总结,所以要了解前沿的理论、问题和方法,就得从论文入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初学者开始看纸。课本其实是非常好的入门读物。教材可以提供学科的整体框架、体系和发展脉络,并且友好易懂。所以初学经济学的同学,一定要好好学习课本。这又涉及到下面这个问题。
2.教材怎么读?
在“怎么读”的问题之前应该有一个“读什么”的问题,“读什么”一般涉及几个问题:
读外国经典教材还是读中国学者的教材?
很多同学可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他们都是留学过的,国内的教材不值得看。其实这种观点还是有些片面的。的确,不可否认,现在经济学研究的前沿不在中国,外国老先生写的入门教材非常“友好”,像讲故事一样讲。高级教材需要大师的技巧才能胜任,而国内这样的大师很少,实力超群的往往没有精力和时间写教材,所以阅读国外经典教材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另一方面,国外的教材大多以美国为例,在很多方面与中国国情不同,国内引用的例子和数据很少,不利于我们了解我国的经济状况和问题,但这些都很重要。所以,有时候读读中国学者的教材,会有所收获。但是,我并不是只选择一本国内的书来学习。个人觉得这里面有猫腻。
首先,选择年轻教授,而不是老教授。这不是质疑和不尊重老教授的学术能力,而是出于不得已。一些著名的老教授在同行的研究中很优秀,但由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他们往往一开始就接受批判性的西方经济学。就像已经去世的高老,他的《西方经济学》销量在全国前列,但凡是读过高老的书的同学都会发现,在每一章的“结论”中,高老都要对这一章的内容进行批判,同时又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实际上,这些质疑和批评,大部分都是在西方经济学的进程中得到改进和解决的。这样的批评有时有点与时代脱节,初学者很容易产生困惑:以前很难理解的理论,现在怎么会被批评?我应该怎么学?所以我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择年轻教授的书。
其次,选择知名院校的不一定选择自己的院校。这一点我想大家都能理解。中国的经济研究本身与世界前沿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内的研究水平更大。基本上硕士水平的人很难出现在一个普通的学院里(你可以不同意这个观点,这是由于我的浅薄理解,无意冒犯)。所以即使就概率而言,你的风险也是最小的,对吧?当然,如果我们学校有很棒的老师,用他的教材会特别有好处,因为我讲自己的教材感觉完全不一样。我不怕这里有打广告的嫌疑。有几本入门书确实不错,比如赵晨和明路合著的《微观经济学》,易纲的《宏观经济学》,袁志刚的《宏观经济学》。赵晨和明路都是复旦大学的年轻教授,我就不用介绍易纲了。袁志刚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在图书馆看就行,不需要买。
看英文版还是中文版?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看中文翻译版的好处是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缺点是怕翻译错误,很难理解或者简单的学习错误的东西。看英文版的好处是可以和高手进行地道的交流,不用担心翻译错误。“缺点”是你阅读速度慢,英语水平不一定比翻译好。
建议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建议你:
首先,如果你英语水平不错,一定要看原版。其实课本上的英语并不是很难。看了几页,你会觉得好多了。如果你真的不能理解句子,看看翻译。当然,我个人感觉看英语教材记不住,就要做一些读书笔记,反复读。
英语不是很好的同学也不必气馁。可以先看翻译版。如果你不明白翻译的版本,再去看看英文版。这听起来很奇怪,其实不然。往往你看不懂的那句话是因为译者的误译,所以有时候直接看原文的这句话就知道意思了。当你熟悉了中文版的内容后,再全文阅读英文版,借此机会锻炼你的英文阅读能力。因为你对书的内容已经很熟悉了,即使是看英文版也比以前轻松很多。
具体看什么书?
论坛上经常有同学问:我想学经济学,应该看什么书?数学读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有一个好办法。你可以去书店看看,发现NPC出版社或者北大清华出版社引进的国外教材一般都不错。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问老师。这里我只推荐一些基础的书,不提曼昆原理。看完了可以看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宏观可以继续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这些书你都学得很好,已经很好了(作为一个刚入门的本科)。还有很多其他的教材,比如平迪克的微观,尼科尔森的微观,巴罗的宏观,布兰查德的宏观等等。至于看什么,之前发了一些帖子,回复了一些帖子,论坛里也回答了很多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刚刚讲了这么久“读什么”,我觉得有必要思考一下“怎么读”。我想你们对此都有自己的想法。我来说说我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首先,读一本书要看它的轮廓。先看目录,看看这本书怎么说。你能从中找到一些联系吗?试着看一看,想一想,对接下来读这本书很有帮助,因为你知道每一章讲的是什么,你可以知道你现在读的是整个框架的哪一部分,起什么作用,这样你就可以对阅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就不会迷失方向,也不会奇怪为什么你学这一章,下一章学那个,这样就提高了阅读效率。
其次,我觉得读书要读透,不能只是模模糊糊的知道内容,这样一段时间就会忘记。那么如何读透呢?第一,要多看几遍。第二,主动阅读。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可以想想这本书接下来要讲什么。记不起来也没关系,只要你这么想,然后读下去,你会印象深刻。第三,如果合上书,能写出书的大纲和主要模型的推导吗?如果不是,那么卡在哪个步骤了?回去翻翻书,会加深你的印象。这三点只能保证你记住并初步理解书中的内容,但不能保证你真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那么最后一招就是做书后面的题目。一般国外的教材在书后都有丰富的习题。这些习题是国外教授精心编制的,非常有价值,所以做题不仅是考试,也是很好的学习。
最后,如果完成以上步骤后,你还能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对书籍有了更深的理解。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讲模型的时候会把各种情况都考虑进去,自然会有疏漏。如果你想到了,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这可能意味着你可以开始尝试做研究。你怀疑吗?你觉得你离做研究太远了吗?“不要等到所有的基础都打好了才开始研究。只要你有一些基础扎实的基础,就可以边做研究边学习,效率更高。”田国强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那我就稍微说说我对做经济研究的理解。
第二,我现在可以看纸了吗?
很多学生还处在看课本的阶段。说到看论文,他们经常说,我现在才本科,不需要看论文。这其实是不对的。正如明路老师所说,教科书的内容并不前沿。如果想做一些有趣的经济研究,还是要看论文。只有看了论文,才能真正感受到经济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乐趣。所以如果你有兴趣做经济研究,即使是本科生也可以多看论文。大家应该对顶级期刊有所了解。世界上最好的:AER,JPE,QJE,RES,计量经济学,很难读。想在国内读的话,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季度经济学,世界经济都不错,当然有些也可以读。
谈做学术研究;
1.题目怎么定?
明路老师有丰富的实证研究经验。他曾经告诉我们一个原则,你有话题是不够的,而是要有问题。比如我曾经说过,我想研究教育不平等的问题。明路老师马上问道:“你想研究教育不平等的哪个方面?”?是机会不对等还是结果不对等?如果是机会不平等,那你想解释什么?是机会不平等的后果还是原因?为什么要研究它?你的研究有哪些创新?是否使用了新的理论模型?新的测量方法?还是新数据?还是什么?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当然,任何文章都不可能没有贡献。如果从3.141592到3.1415926计算pai,也是贡献,但是必须考虑贡献吧?陆老师的话让我醒悟,我再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理解。
2.2.paper什么时候能停止阅读?
我们都知道,要写论文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首先,你可以了解你之前研究的成果和来龙去脉。第二,可以避免自己做重复性的工作。第三,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的知识。但是论文那么多,每篇论文都有自己的参考文献,每个参考文献都有自己的参考文献。如果像金字塔一样往回走,恐怕一辈子都读不完。那么你应该什么时候停止阅读文献呢?
有幸请教了数学系的陈树兴老教授。老教授简单回答:这是你导师应该做的。换句话说,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个这方面的老师,向他请教,这样可以事半功倍。方汉明说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像背自己的论文一样,背几篇和自己研究最接近的论文。其他相关文章,只需要看一下摘要和结论,觉得有用再看全文。而方汉明老师说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其实你的研究思路和前人完全一样的概率是很小的,你不必因为怕重复而在乎把论文都看完,这是没有必要的。
3.自己做模型可以吗?
事实上,像我们这样热血的同学,都渴望尽快展现自己的水平。一听到哪个诺奖得主或者名家做了某某的榜样,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和成就,我们内心就承受不住波涛汹涌,就像摩拳擦掌,一展身手。某某优化法用刚学的某某定理,建立了一个只有我自己能理解的复杂模型,满怀信心和希望去找老师,结果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被骂。
做模型没那么简单。也许我们觉得自己的模式很好,但是当我遇到下面这些老师可能经常会问的问题时,我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
你的模型有文献支持吗?
你的模型有微观基础吗?
你的模型解决了这个问题?能推广吗?如果只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我就用一句话解释为什么需要模型。
你的模型背后的经济学意义是什么?
你的模型所表达的意思早已被做成更一般的模型,你的只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能应付以上问题,那么你的模型已经很好了,只是理论上的东西有时候不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4.“了不起”有什么用?!
我曾经做过一个学术资助的项目。期中答辩的时候,我很自信的说:我用面板数据法估计了这个联立方程模型,结果是我需要检验的所有变量都在1%显著。。。。。。一个年轻的教授(呵呵,我比较佩服的老师)打断我说:卓越有什么用?!我当时就惊呆了。诚然,我的计量经济模型对某些因果关系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我自己也没有找到解释的方法,但却清晰显著,判断系数接近0.7。自我感觉非常好。但后来想想,确实如此。理论上不清楚。有什么明显的用途?更不用说伪回归的问题了。就算变量真的很重要,是一个机制造成的还是几个机制叠加造成的?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就没那么重大了。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一直深感不解的事情,希望大家提出更好的意见。
第三,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说起这个话题,恐怕会是一场争论的开始。有些人非常反对数学,他们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被滥用,而另一些人则非常支持。他们还强调,经济学要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数学是不可或缺的。就我的理解,我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有以下优点:
1,数学强迫你列出问题的假设。
我们都知道,任何经济理论,或者更广泛地说,其他科学理论,都有一定的前提。自由落体定律的前提之一是真空,经济学的讨论也必须有前提。否则大家都在争论政策应该怎么执行,理论应该是什么。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不同的原因和逻辑。其实到最后,事实证明假设是不一样的。所以数学的好处之一就是逼着你写前提假设,因为数学推理的严谨性是建立在很多已知条件的基础上的,而这些条件在普通的字面推理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
2.数学为复杂的逻辑推理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逻辑天才。我们可以在大脑中开始推理N个变量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在大脑的帮助下进行M步推理。就算我们推理能力再好,记忆能力也不够。我们只是想到一个方面,但如果要想到另一个方面,就会忘记之前的事情。所以,数学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更复杂的推理和演绎的方法。
3.数学提供了统一的语言。
有时候看哲学名著,发现这位学者和那位学者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看不懂?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语言不统一,尤其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他们有自己的研究来源和路径,当然学术语言也不统一。但是,数学为经济学的讨论提供了统一的语言。通过数学公式,不同领域的一些学者可以快速了解对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其实是效率的提高。
4.数学带来精确的论证。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没有计量经济学,当前的经济讨论会活跃得多。没有人会认为他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它很难接受科学现实的检验。
除了以上,数学方面肯定也有不足。
(1)数学定义和抽象可能会遗漏重要的解释因素,这也是社会学家一直指责的经济学的一个方面。你怎么知道那些抽象不重要?所以有时候建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通过巧妙的方法避免了遗漏的可能。
(2)经济学是数学吗?这个问题有点傻,但我相信有学过“三高”的同学会点头。最后给人的感觉是,微观抽象成非线性规划,宏观抽象成最优控制理论,测量更是矩阵化,分布满天。那么经济学不就是数学吗?
我的回答是:不会,很简单的一句话,如果你能说出这个公式背后的经济学含义,那么经济学就不是数学,就像垄断定价的一阶条件:P+P'Q=C ',数学上很好读:P加上P对q的导数乘以q等于C对q的导数,这就是数学,你根本不认为这是经济学。那么经济学呢?如果你把两边的dq相乘:pdq+dpq = DC,你可以看到左边的第一项是来自更多生产单位的收入,第二项是由于更多生产单位导致价格下降而造成的所有商品的损失。等式的右边是更多生产单位的成本,所以左边是更多生产单位的收入,右边是成本。这个解释更像经济学。如果再换个形状:(P-C')/p=1/e,你会看到左边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比值,右边是弹性的倒数。这就成了众所周知的逆弹性定律,这就是经济学。如果用数学来解释,你绝对想不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