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陈欣博士上海站讲座笔记整理(一)
第一个小时主要是陈欣博士的讲座,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与孩子相处。
陈欣博士提到了三个关键词:真诚、感同身受、优柔寡断的支持(?),即真挚的情感,感同身受,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
第一,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开放的感情,尊重儿童的感受
面对孩子的时候,感情要真实,孩子要活在现实世界里。具体来说,就是妈妈们不必假装超人,也要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很多妈妈喜欢隐藏自己的情绪,认为在孩子面前不发火不生气就是好妈妈。比如他们刚下班很累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不会直接拒绝孩子陪他们玩一会儿的请求,就陪着孩子。其实有时候即使你不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你的情绪也总是客观存在的。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地表现出烦躁,而这种负面情绪往往会通过其他原因释放出来,比如开始为孩子怎么连这么简单的拼图都拼不起来而生气,怎么乱扔玩具,怎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这往往不是很好。不如告诉孩子:“妈妈累了,想休息一会儿再陪你玩,好吗?”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又不会以另一种方式释放负面情绪,给孩子体谅自己的机会。
陈欣博士举了一个他自己孩子的例子。她上白班,回家接孩子的路上堵车。车停在路上,动不了。孩子们希望他们的妈妈在这个时候和他们一起玩游戏。陈欣医生试着和孩子商量:“妈妈今天真的很累,我想休息十分钟,陪陪你,好吗?”孩子同意了。10分钟后,孩子居然安静地等着妈妈休息,没有打扰她。陈欣医生说,当时她特别感动。父母有时候会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这个时候,你也要反思一下自己。你给孩子理解你的机会了吗?假装自己是一个不累不病不需要孩子照顾的超人,孩子怎么知道你有自己的需求?
当然,恰当地表达需求并不意味着要求孩子容忍自己的情绪。陈欣博士说,有一次一位母亲问她关于她和她的孩子,这位母亲实际上说她已经三天没有理他了,因为她的孩子让她生气。言下之意好像是孩子会跟她道歉,哄她,她才会愿意跟宝宝复合。陈欣医生问她孩子多大,她说孩子只有三岁左右。陈欣博士会气得大笑。你是几十岁的成年人,需要一个只有几岁的娃娃来包容你的情绪!适当的表达不代表孩子要包容你。一定要在孩子的承受范围内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不要过度。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情商低,想把孩子送到某个情商培训学校。但是,情商和情绪管理不是冲出来的,而是每天与人相处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点点滴滴的经历积累起来的。孩子最初的互动是和周围的人。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和孩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要尽量做到对与不对。比如孩子做错事,不要说“你不是个好孩子”,而应该说“你的行为是错误的,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当大人做错事的时候,一定要毫不费力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知道,妈妈和老师(还有其他大人)都会犯错。没有人是超人。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有喜怒哀乐,都会累,都会犯错。没什么。犯错是好事。
做一个真诚的父母会让生活轻松很多。
第二,移情
陈欣博士提到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移情。我觉得共情类似于情绪管理中经常提到的“* * *情绪”。我觉得“* * *情绪”不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手段,而是一种应该用在自己身上的思维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尽力理解孩子的情绪。这才是* * *爱情的本质,而不是那些干巴巴的句子:“我知道你现在感觉很不好,你感觉怎么样?”这种句式用不好就会变得自以为是。
陈欣博士说,同理心是从他人的角度理解事物。有了同理心,人就会更宽容。
她举了一个例子。现在国内很多一二年级的孩子作业任务很重,总有大量的抄写作业。有的孩子写字就开始乱涂,很多家长看到会很生气。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正确,不认真,乱写乱画,应付作业。其实家长更应该做的是,理解孩子,小小的孩子,那么大的力气,那么重的作业任务,写字都没力气。真的没有办法让他们的字一直保持整洁美观。不是孩子不认真,而是作业负担真的太重了。
还有一个问题也困扰着家长:孩子总是忘事。其实忘事真的不是不认真的主观态度。成年人也会忘事。如果真的想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不如每次都帮他写个清单。陈欣博士发现在他孩子的班级里有许多小邮箱。邮箱上写着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老师会把孩子们需要带的资料放入邮箱。每天班里都会有一个单子,上面会写着每个孩子需要从邮箱里带回家的东西。孩子只需要按照清单把应该拿走的东西从邮箱里拿出来,这样就几乎不会出错,不会丢东西。这种行为启发了陈欣博士。后来,她在孩子的书包上贴了一张单子,上面写着需要带到学校去的东西。孩子们在上学前一天晚上按照清单收拾好书包,第二天早上刚拿走。刚开始的时候,你需要看一下清单,看看你是否忘记了什么。时间长了,你就习惯了,孩子几乎什么都不会忘记。
陈欣博士说,怀着同理心,我们应该用具体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一味说教是没有用的。比如中国学校喜欢用“好好学习”的口号,那么怎么才能好好学习呢?这个口号太空洞了。提倡“团结友爱”,团结友爱如何实现?美国学校的口号就具体多了:“和别人玩,不要排斥其他孩子。”上面提到的列表是一个具体的方法。抽象空洞的说教确实很难达到目的,但是具体化之后就容易多了。
谁都会讲道理,讲道理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特别正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但其实还是理解别人的感受,做一些互相帮助的事情比较好。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情绪应该优先于讲道理。毕竟,当我做错事的时候,我已经很难过很自责了。这个时候,谁都不希望别人来弥补。“看看吧,我以前跟你说过,不要做这个或那个,你要做这个或那个,现在没事了,balabala”这种说法无济于事,除了给对方添堵,引起对方反感,并无实质性作用。
陈欣博士和她的小儿子分享了一个故事。我儿子有一次把书包落在车里了。早上她开车走了,所以儿子到学校的时候发现没带书包。打电话给她,那天她正好没什么急事,就不厌其烦地开了半个小时的车给儿子送书包。当我晚上回家时,陈欣医生告诉孩子们,以后别忘了给我带书包。我妈发给你很麻烦,也没多说什么。但是过了几天,儿子又把书包落在妈妈车上了。这一次,母亲真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没有把包送给孩子。那天,儿子的书包里正好有作业。美国学校的每一次作业、小考、日常表现都要记录在孩子的总分里。如果老师认定这个作业不合格,孩子就要多次完美才能保住最后的成绩,所以孩子也很害怕。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我妈第一反应是想了想,安慰孩子,问孩子有没有跟老师解释过。可能老师这次没算他不合格吧。孩子说和老师沟通过,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处理的。陈欣博士在这里做得很好。他没有习惯性地指责孩子“你看看,你看看,我上次叫你别忘了你的包,你又忘了,所以成绩不好。”你这样说,孩子除了厌恶,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还好宽容的老师没有给孩子扣分。孩子很开心,带着感激想起了这些事情。从那以后,他基本上再也没有把包放在妈妈的车上。
有时候父母和老师的宽容能启发孩子对自己的事负责,共情要一直在。
第三,无条件接受和支持
不轻易评判别人,世界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立场来说,所有的行为都是合理的,每个人都要加强自己的边界意识。
面对孩子时也是如此。你不能把你的想法强加给他们。
陈欣博士说他的第二个宝贝是一个敏感内向的婴儿。他小时候就放弃学足球了,因为足球需要和别人的碰撞和接触,让他觉得很不适应,改学了棒球。在一次学校的棒球比赛上,他帽子上的扣子松了,而此时他妈妈就在比赛的防护栏后面,没办法帮他扣上。母亲直接对孩子说:“你去找教练,让他帮你扣。”儿子没反应,我妈有点急,就催了一次。然而,这一次,陈欣医生发现她儿子的表情和身体都很僵硬——孩子非常紧张,然后母亲知道她很唐突。我觉得“没什么”,但是孩子不这么认为,而且我觉得小时候儿子现在过得不好,现在过得很好。于是,陈欣博士悄悄地走开了,把空间留给了孩子们自己。过了一会儿,教练来到孩子身边,发现孩子帽子的扣子松了,顺手扣上,问题就解决了。
和孩子交流时,“怎么了?”很突兀。这就是孩子的性格。并不是说内向有什么不好。内向的人不是没有朋友。没有必要过分强调某一种性格。
中国人有个特点,从小到大都一样,就是行为上无法无天,思想上却束手束脚。美国人则相反,他们从小就不束缚孩子的思想,而是更守规矩。美国的孩子比中国的孩子更守规矩,很多事情都有很多规矩。他们在行为上不像中国的孩子那样自由,但思想上自由奔放,值得深思。